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优化策略

 

【作者】 邓 涛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程家集学区刘庙小学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设,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对小学生的价值取向、人格完善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肩负着对小学生品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的重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把握着育人的发展趋势。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受传统教学方式及观念影响,教师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教师衡量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是指小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程度,也正是教师这种过于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知识性的定位,使小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陷入了单一的状态,小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的认识停留在一个抽象、乏味的状态,也就形成传统意义下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但忽视了对小学生思维以及探索能力方面的培养而且影响到品德与社会课堂结构的改革,也成为了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及组织形式改革和优化的制约。

【关键词】 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优化;策略

>>>点击阅读全文

  • 【点击频次】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