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分层作业设计新探

【作者】 崔新宇 张惠惠

【机构】 (山东省安丘市职工子弟学校)


【正文】摘 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亟需优化,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学习效率。本文基于分层教学理论,探讨小学语文单元分层作业的设计策略,提出“基础巩固层”“能力提升层”“拓展创新层”三级作业模式,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旨在实现作业的个性化、趣味化和高效化,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分层作业;单元设计  
  一、引言  
  2021年,“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同时要求“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传统“一刀切”的作业模式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分层作业设计能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身水平的任务中获得成长。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单元分层作业的设计路径。  
  二、分层作业设计的理论依据
  1.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学生的发展存在两种水平: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分层作业应立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难度适中的任务,使其在挑战中进步。
  2.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学生的智能发展存在差异,分层作业应兼顾语言、逻辑、空间、人际等不同智能类型,提供多样化的任务选择。  
  3. 双减政策的核心要求  
  减量提质,减少机械重复性作业,增加探究性、实践性任务。 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设计弹性作业。  
  三、分层作业的实施建议 
  “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分层作业成为实现减负增效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动态分层、作业设计、评价反馈、家校协同和技术支持五个方面,提出小学语文单元分层作业的具体实施建议,旨在优化作业结构,提升学生学习效能。
  (一)、动态分层,科学调整学生层级 
  1. 初始分层依据  
  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合理划分学生层次。  
  学情分析:结合课堂表现、单元测试、朗读能力等数据。  
  学生自评: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难度层级(如“基础”“提升”“拓展”)。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学习兴趣等。  
  示例:在四年级上册《神话故事》单元前,通过字词听写、阅读理解小测初步划分A、B、C三层。  
  2. 动态调整机制 
  定期评估:每单元或每月重新评估学生表现,调整层级。  
  弹性升级:设立“挑战任务”,鼓励学生主动尝试更高层级作业。
  避免标签化:采用“星号”“颜色”等隐性分层方式,保护学生自尊心。
  (二)作业设计:兼顾基础性、趣味性与选择性 
  1. 基础层(A层):重巩固,抓习惯 
  内容设计:以字词抄写、课文朗读、仿写句子为主。  
  形式创新:  
  用“汉字闯关游戏”代替机械抄写。  
  录制“课文配音”提交语音作业。  
  2. 提高层(B层):重思维,促表达 
  内容设计:增加阅读理解、人物分析、短文写作等任务。  
  形式创新:  
  设计“神话人物朋友圈”创作活动。  
  开展“故事接龙”小组协作写作。  
  3. 拓展层(C层):重创新,强实践 
  内容设计:融入跨学科任务,如创编剧本、调查访谈、手抄报等。
  形式创新:  
  组织“神话故事展演”,结合美术、音乐学科。  
  布置“家庭神话访谈”,记录长辈讲述的民间故事。  
  关键原则:  
  选择性:每层提供2~3种任务供学生自选。  
  趣味性:融入游戏化、情境化元素。  
  (三)评价反馈:多元激励,促进成长  
  1. 差异化评价标准  
  A层:关注字词准确性、作业完成度,采用“进步积分制”。  
  B层:侧重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逻辑性,提供详细批注。  
  C层:鼓励创新思维,采用“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结合的方式。
  2. 可视化反馈工具  
  “成长树”记录表: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可粘贴一片树叶。  
  电子奖章系统:通过班级优化大师等APP发放虚拟奖章。  
  3. 错题资源化  
  建立“分层错题本”,针对性推送同类练习。  
  示例:A层学生高频写错“竭泽而渔”,则推送相关词语搭配练习。
  (四)家校协同:明确分层意义,消除焦虑  
  1. 面向家长的沟通策略  
  说明会:解读分层作业的目的,强调“因材施教”而非“区别对待”。
  示例展示:对比传统作业与分层作业的学生成果,用数据说话。
  2. 家庭辅助建议  
  基础层家长:鼓励每日10分钟亲子共读。  
  拓展层家长:协助孩子完成实践类任务(如采访、拍摄视频)。
  注意避免让家长直接批改作业,减轻其负担。  
  (五)技术赋能:智能工具助力分层落地  
  1. 作业推送平台 
  利用“智慧课堂”系统,根据学生层级自动分发作业。  
  示例:A层学生收到字词练习,B层收到阅读理解题。  
  2. 数据分析支持 
  通过AI分析作业完成时间、正确率,动态调整分层。  
  工具推荐:班级优化大师、一起作业APP。  
  3. 资源库建设 
  建立校本分层作业资源库,按单元、难度分类存储,供教师共享使用。  
  小学语文分层作业的实施需要教师精准把握学情、创新设计任务,并通过动态调整和多元评价确保实效。在“双减”背景下,唯有让作业真正适合学生,才能实现“减量不减质”的目标。未来可进一步探索“跨学科分层作业”“AI个性化推送”等深化路径。  
  四、结语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分层作业设计是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教师应立足学情,科学分层,让作业成为学生乐于完成的学习任务,而非负担。未来,可进一步探索“AI+分层作业”“跨学科整合作业”等新模式,推动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021.  
  [2]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1934.  
  [3]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