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口算能力

【作者】 钱兴琼

【机构】 (四川省冕宁县漫水湾镇沙坝中心校)


【正文】摘 要: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作为义务教育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技能,意义长远。而提高中高年级的口算能力,对于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口算
  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标准指出:会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和小数的加减运算,形成运算能力。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发展运算能力。”
  一位科学家研究,最能提高人的思维能力的两种活动之一是计算,特别是口算。作为口算能力来说,他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而且,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等。那究竟如何提高中高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下面就将我在平时工作中收集到的人口算能力的提高方法,和大家探讨一下。
  一、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
  1、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的言行举止乃至穿着无不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教师要做到把最佳的精神状态展现给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大部分口算不过关者,有自卑、不自信、又害怕老师的特点。教师如果对待学生宽容、信任,有充沛的感情,生动幽默的语言,相信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说喜欢,但至少不讨厌。与学生长此以往,相信逐渐会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2、做学生“心理激励的加油站”,让学生更自信。
  教师要有一颗“明察秋毫”的细腻心,面对学生小小的进步,要用放大镜的眼光去欣赏、赞扬和给予鼓励;而面对学生的计算错误,先有一颗宽容心,再耐心地引导他们找出出错的原因,最终由自己改正过来。最后一定要真心实意的表扬鼓励学生,还不忘让他马上给自己一句实在的鼓励话。
  二、提高中高年级口算能力之对策
  (一)新授课时讲好算理
  口算教学中,算理是敲门砖,得拿稳,掌握到位,才可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加以练习,提高正确率。讲好算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联系实际生活
  结合学生购物情境,讲解小数乘法算理。比如钢笔,每支钢笔6.5元,买3支多少钱,就是求3个6.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理解3个6.5就是3个6.5相加,可用连加的竖式结合乘法竖式找练习,让学生明白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类似,只是因数变成了小数。
  2、借助直观教具
  用计数器讲解多位数加减法的算理。在计数器上拨珠子,演示数位对齐和满十进一、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当十的过程,让学生直观看到数的组成和变化,理解相同数位相加减的道理。
  3、数形结合
  利用图形讲解分数乘法算理。如计算■×■时,可以画一个长方形,将其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表示■,再把这■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通过图形可以直观地看出结果是■,也就是■,从而理解分数乘法是分子相乘作分子、分母相乘作分母的算理。
  4、引导自主探究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如计算23×14,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有的会把14拆成10 + 4,分别与23相乘再相加;有的会用竖式计算。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乘法分配律在两位数乘法中的应用以及竖式计算每一步的意义。再如,让学生自己尝试推导小数除法的算理。如计算12.6÷3,学生可以先把12.6看作126个0.1,126÷3=42,那么12.6÷3=4.2。通过这样的自主探究,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算理的联系与区别。
  (二)注重化错教学
  《小学数学化错教学案例》中,华应龙老师说:“人生自古谁无“错”,包容、欣赏、悦纳,将不负学生不负“错”。像在沙滩上捡起美丽的贝壳一样捡起“错”,那错,虽是错,向前一步或不错!大禹治水和他父亲鲧最大的差异就是它不用堵而是用疏的方法。教育恐怕也不能用堵,而是要用疏的方法,化错过程中做到“让学生说的话比老师多”,师生之间营造一种平等对话的氛围。”
  1、如何化学困生的错
  面对学困生的错,老师首先要有一颗宽容、爱学生之心,加以鼓励,学生才敢大胆说出自己所想,而且要一边引导他发现错误一边给予合适的语言激励,让他能继续往下说。如:口算2.5-2.5÷5,结果算成了0,学困生对运算的顺序没掌握。
  2、如何化中等生和优生的错
  这两类学生的错大多有“自视甚高”的毛病,算法、算理多懂,还会出错,也即我们平时说的“粗心”。而这样的“粗心”也要深入剖析,且让自己剖析出来。然后给自己提个醒,即我们平时说说的“找自己的毛病”。如:口算题中■÷3,结果等于1,没看清楚,以为是乘法,数字看错……
  (三)发挥好教学主体的作用
  1、转变教师角色,注重学生当小老师
  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学生才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基于此,教师能否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为。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学习的表现与效果截然不同。当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气氛热烈而愉(下转第42页)(上接第43页)悦。教师亲切的教态,爱抚的目光和鼓励的言语,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融洽的合作气氛,使学生形成和保持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心态,把成功带给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不同的收获,既提出共同要求,也提出个别要求。而转换教师角色,让学生来当老师是一种好方法。学生当小老师,既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创造精神。如:计算5-■时,关注了中等偏下的学生,请学生上讲台去讲,一边讲计算过程一边板书。他们常用的两种方法:先把5分成4和1,1-■=■,再用4+■=4■。或者:先观察■的分母是3,就把把5也改定在分母是的的假分数,■-■=■。让学生当小老师的整个过程,不仅思路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他们还能从中感受到同学和老师给他的肯定,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特别是对中等偏下的学生更有激励作用。
  2、多种方式结合起来练
  视算是通过眼看题、口说得数,要求通过耳听、脑记和计算方法能算出得数,难度较大。所以口算时眼、耳、脑、口、等多种器官同时参与练习,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训练形式。在进行口算练习时,我们可以采用开火车,对口令,口算竞赛等形式加以强化练习。
  3、注重习惯培养,提高正确率
  口算虽然不借助任何计算辅助工具,但是其在头脑中必须要经历完整的计算过程。而为了提高中高年级学生的口算正确率,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会说计算过程,也要注重对学生验算习惯的培养,让学生不仅能够快速完成作答,还能够主动进行反思与检验,从而提高答案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例如,中高年级的小数、分数四则运算:让学生说口算过程的同时,让学生动手在原数下面写出变化后的数。比如口算小数除法2.5÷0.05时,先将被除数变成5(就在0.05下面写5),除数就变成250(就在2.5下面写250),即250÷5等于50。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这样口算速度快,正确率也高。学生说口算方法的过程就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就能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算理,口算能力必然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面对小学中高年级口算能力的提高,我们要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优质的课堂氛围,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注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发挥好学生小老师的角色,更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华应龙等著《小学数学化错教学案例》 中华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年9月第1版
  [3]钱兴琼.数学教学中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策略探 [J].教育研究 2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