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作者】 姜忠英
【机构】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乌尊布拉克乡学校)
【正文】新课程理念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在师生的共同合作下完成新知探究,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构建者和促进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数学活动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构建知识、训练技能、领悟数学思想,从而获得数学实践的经验。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学习最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可是应用题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每一学年,每一学期,每一位教师都在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同一个问题,笔者也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很多方法,认为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体验式探究学习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载体。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一、收集信息,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捕捉到很多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都对生活充满着好奇,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积累知识,让他们从自己身边发现问题,然后让学生尝试着去提出问题,最后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保证每个学生每天要至少做一个,长久下去,学生养成了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发现问题和探求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的内容时,笔者先让学生在课前从生活中去寻找信息,有的学生到超市看了商品的价格;有的学生到农贸市场去询问那些商贩,还有的学生体验了一次购物的乐趣等等。
第二天,开始上课了,笔者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而后让他们小组交流一下,这样一来,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的面,也为学生以后收集信息增加了信心。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寻找数学,让学生体验收集数学信息的过程。
二、交流分享,让学生体验整合信息的过程
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发展规律,认知特点。利用收集到的信息,让学生在班内口头编应用题,不同的学生会编出不同的应用题,在学生的共同参与下,老师把编好的应用题进行整合分类,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编出的应用题提出问题,每一个学生都很活跃,因为他们都想展示自己,都想让自己的成绩得到肯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整合分类,然后找出适合本节课内容的问题进行教学,而剩下的问题则让学生记录下来,课后交流探究。教师也要做详细的记录,争取把获得的信息保留完整,以备后用。对选出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着分析,然后再解决。学生都很投入,课堂也很活跃,教师也很轻松,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品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三、利用资源,让学生体验分析的过程
学生从自己生活中收集的这些资源,教师应该怎样利用?如何在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际应用题难就难在分析数量关系上,可是怎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分析数量关系的全过程呢?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经常把应用题编成小故事让学生去记忆,然后进一步理解,最后再解决。现在教学不能照搬他的方法,但是可以借鉴,可以把他的方法转化成适应现代教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从收集信息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新课改教材小学阶段计算量很大,而且也没有单独的应用题单元,教师可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计算,利用学生提供的资源创设不同的应用题,让学生分析。当学生看到自己提供的资源被利用时,就自然而然地对应用题产生了好感,就会发散思维的寻找应用题的乐趣,当学生进入应用题中自己探究时,老师还需要整日为学生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发愁吗?时间一长,学生都学会了思考,都能对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要想做好这一点,确实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让学生每节课都能体验到全新的感觉,让学生带着好奇去探究应用题与自身知识储备的内在联系。
四、了解学生,让学生体验学的过程
“以学定教”是新的教学理念,在新的教学理念下,为了找出最合适的切入点,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认知特点,让学生体验应用题探究的全过程。教师如果没有掌握学生原有的知识,乱用教学方法,不但提高不了教学效果,而且还会把学生带入死角。刚开始自己也走过很多弯路,那是新接手的班级,在没有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的前提下,就让学生收集信息,结果学生不知道从哪里收集,也不知道收集什么样的信息。第二天上课,学生都蔫了,没有一个敢正面看老师的,很怕老师提到自己出丑。后来通过了解才知道,学生以前根本没有经历过从生活中收集信息的类似体验,所以在收集信息的时候不知从何处着手,也不知道收集什么信息?没有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就让学生去做是造成这次失败的原因。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为了让学生收集到有用的信息,先让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与本节课有关的数学信息,这样学生收集的信息都能成为有利资源,有了这些资源,就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让学生享受学习应用题的整个过程,就能达到应用题的有效教学。
其实,应用题难在分析与理解上,只要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学生对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就迎刃而解,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当一个善于动脑筋的老师开挖学生思维空间的时候,教师自己的潜能也被开挖出来。平时的培养是给不同性格的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不论学生基础多差,只要教师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都能造就出可用之才,只要学生体验探究应用题的过程,都能掌握解决应用题的技巧。
一、收集信息,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捕捉到很多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都对生活充满着好奇,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积累知识,让他们从自己身边发现问题,然后让学生尝试着去提出问题,最后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保证每个学生每天要至少做一个,长久下去,学生养成了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发现问题和探求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的内容时,笔者先让学生在课前从生活中去寻找信息,有的学生到超市看了商品的价格;有的学生到农贸市场去询问那些商贩,还有的学生体验了一次购物的乐趣等等。
第二天,开始上课了,笔者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而后让他们小组交流一下,这样一来,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的面,也为学生以后收集信息增加了信心。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寻找数学,让学生体验收集数学信息的过程。
二、交流分享,让学生体验整合信息的过程
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发展规律,认知特点。利用收集到的信息,让学生在班内口头编应用题,不同的学生会编出不同的应用题,在学生的共同参与下,老师把编好的应用题进行整合分类,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编出的应用题提出问题,每一个学生都很活跃,因为他们都想展示自己,都想让自己的成绩得到肯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整合分类,然后找出适合本节课内容的问题进行教学,而剩下的问题则让学生记录下来,课后交流探究。教师也要做详细的记录,争取把获得的信息保留完整,以备后用。对选出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着分析,然后再解决。学生都很投入,课堂也很活跃,教师也很轻松,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品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三、利用资源,让学生体验分析的过程
学生从自己生活中收集的这些资源,教师应该怎样利用?如何在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际应用题难就难在分析数量关系上,可是怎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分析数量关系的全过程呢?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经常把应用题编成小故事让学生去记忆,然后进一步理解,最后再解决。现在教学不能照搬他的方法,但是可以借鉴,可以把他的方法转化成适应现代教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从收集信息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新课改教材小学阶段计算量很大,而且也没有单独的应用题单元,教师可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计算,利用学生提供的资源创设不同的应用题,让学生分析。当学生看到自己提供的资源被利用时,就自然而然地对应用题产生了好感,就会发散思维的寻找应用题的乐趣,当学生进入应用题中自己探究时,老师还需要整日为学生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发愁吗?时间一长,学生都学会了思考,都能对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要想做好这一点,确实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让学生每节课都能体验到全新的感觉,让学生带着好奇去探究应用题与自身知识储备的内在联系。
四、了解学生,让学生体验学的过程
“以学定教”是新的教学理念,在新的教学理念下,为了找出最合适的切入点,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认知特点,让学生体验应用题探究的全过程。教师如果没有掌握学生原有的知识,乱用教学方法,不但提高不了教学效果,而且还会把学生带入死角。刚开始自己也走过很多弯路,那是新接手的班级,在没有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的前提下,就让学生收集信息,结果学生不知道从哪里收集,也不知道收集什么样的信息。第二天上课,学生都蔫了,没有一个敢正面看老师的,很怕老师提到自己出丑。后来通过了解才知道,学生以前根本没有经历过从生活中收集信息的类似体验,所以在收集信息的时候不知从何处着手,也不知道收集什么信息?没有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就让学生去做是造成这次失败的原因。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为了让学生收集到有用的信息,先让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内容进行预习,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与本节课有关的数学信息,这样学生收集的信息都能成为有利资源,有了这些资源,就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让学生享受学习应用题的整个过程,就能达到应用题的有效教学。
其实,应用题难在分析与理解上,只要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学生对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就迎刃而解,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当一个善于动脑筋的老师开挖学生思维空间的时候,教师自己的潜能也被开挖出来。平时的培养是给不同性格的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不论学生基础多差,只要教师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都能造就出可用之才,只要学生体验探究应用题的过程,都能掌握解决应用题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