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
【作者】 齐艳玲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第五小学)
【正文】摘 要: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它博大精深,灿若繁星,既是情感的种子,又是智慧的语言。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会古诗优美的意境,感受诗歌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中华民族的“瑰宝”焕发新的光彩。
关键词:培养兴趣,体会意境,感受内涵,注重拓展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古诗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博大精深,灿若繁星。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想象力,体会古诗优美的意境,积累、运用古诗,让民族“瑰宝”焕发新的光彩呢?结合平时教学,谈谈我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图文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来自于兴趣。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主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低年级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不稳定,因此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不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都应把激发兴趣当作重中之重,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学习。代一、二年级时,我就特别注意学生年龄小,专注力差,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不高,如果像传统的教学那样,把文字分解开来理解,然后再理解诗句的意思,这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将是一个非常枯燥而乏味的过程。为了激发孩子们在古诗学习中的兴趣,调动起他们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我尝试运用书中的配图和我收集的精美图片制成课件,穿插到古诗的教学中,创设图文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古诗。通过画面来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境,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也让学生感受古诗中蕴含的美。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本中选入了四首描写景物的古诗,分别是《咏柳》《村居》《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因为古代的诗歌,大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写景的古诗更是描绘出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抒发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所以教学这几首古诗,我就采用“以画讲诗,吟诗作画”的教学方法,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中我用精美的图片展示,配上老师的解说,把学生带入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美景图画中。学生根据美景图轻松理解了诗意,并把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画在纸上,再让学生从画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的画面始终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从观看图片到欣赏文字再到作画,一直是兴趣盎然。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的活动中,学生对学习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思维,使他们领略到一种情趣深远的诗意美。这样,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轻松地理解了古诗,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中。学习的效果非常好,也为学生今后自学古诗,找到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二、运用故事感染力,体会优美的意境
故事是一种文学形式,生动有趣。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也是一群听故事的孩子。每一个故事就像润物的春雨,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孩子们从故事中知道了善恶美丑。懂得了学习什么,摒弃什么?从故事中获得各方面的知识,也对孩子进行了无声的教育。同时我也发现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许多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也会聚精会神地听故事,而且听得津津有味。由此可见,故事对孩子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很大。无论每一首诗都有一个个故事。诗人的创作背景,古诗中的科学知识,古诗的意境等都可以编成一个个趣味盎然的故事,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叩响学生求知的心灵大门。如教学古诗《池上》《所见》这两首古诗时,我抓住这两首诗的特点,都是描写孩子的童真、童趣的。教学时,我将天真的小孩偷采白莲怕人发现,还有小牧童在林中放牛发现鸣蝉时的可爱举动编成生动故事。如《池上》这首诗,我是这样给孩子编的故事:一条清凌凌的小河边住着一户勤劳人家,家里有个顽皮的孩子,扎着冲天辫,围着个红肚兜,可爱极了。这天爸爸妈妈下地干活去了,小孩闲着无聊,就来到了村头的莲花池边。他看到一个无人看管的小船,就解下缆绳,跳上小船,撑起竹竿,来到了白莲池里。白莲池里,荷叶碧绿硕大,荷花亭亭玉立,莲蓬颗颗饱满。他赶紧摘了一片莲叶盖在头上,又摘了莲蓬、荷叶、荷花放在船舱里。忽然“扑通”一声,吓得他赶紧趴在船舱里。过了好一会儿,没什么动静才把头抬起来。唉,原来是一只青蛙从荷叶上跳到了水里,真是虚惊一场,他想赶快溜之大吉。赶紧划船到岸边,却又听到“咳、咳”的声音,慌得一溜烟跑回了家。回到家的小孩还以为自己偷得很巧妙呢,哪里知道浮萍早为他开了一条宽宽的水路。故事讲完后,学生在被故事吸引感染的同时也体会到诗歌中孩子的天真可爱,产生对美好童年生活的怀念、喜爱之情。这样把学生引入了古诗的意境中,不知不觉中达到了对学生进行一场爱的教育,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趣味读法,感受诗歌内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古语强调了读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小学生正处于机械识记占优势的黄金时期,过多的讲解一定会降低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诵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华古诗文语言精炼,内涵丰富,韵律和谐,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词句优美,节奏性强,易读易记,读起来琅琅上口,能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首先我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时,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要读好诗韵就要将平仄音读正确,还要读好重音,注意字音的延长和停顿。以《村居》为例,“天”、“烟”、“鸢”都是平音,不能读成仄音。韵脚“an”要读得正确中肯,适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和谐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人心脾的韵味儿效果。但这首诗中有“天”、“烟”、“鸢”三个韵脚,如果把这三个韵脚都重读的话,会使人感到重复乏味,这时应根据诗意的表现需要,重读“烟”“鸢”两个韵脚。然后我又指导学生注意停顿、重音、语速等,同时明确相对应的符号,如重音用“.”,停顿“/”,延长用“-”等。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一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最后,我又采用各种形式的诵读,如小组读、个人读,运用多媒体加上动画配音乐诵读,学生读得兴趣盎然。学生通过朗读整体感知古诗内容,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情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春晓》这首古诗,我抓住这首诗旋律优美,便于吟唱的特点,上网搜集这首诗的吟唱曲子,让学生在多次不同形式的诵读后,跟着我制作的多媒体学唱古诗,学生很感兴趣。学会后,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将别的古诗也拿来唱,唱得不亦乐乎。增添古诗的趣味读法,激发了学生对于传统诗词的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目标。
四、注重拓展积累,诗词浸润心灵
“腹有诗书气自华”。孩子从小浸润在多元化的诗词中,会让思想不断地升华,不仅陶冶孩子高尚的情操,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同时也造就孩子的性格。我想让我的学生成为有诗情才气的人,从小就要让他们更多地接受经典诗词的浸润。为了让学生多积累古诗词,我对古诗词教学进行了必要的延伸和拓展。平时,我注重加强课堂内外教学资源之间的联系及文本之间的整合。如我在教学《忆江南》这首古诗时,孩子们在感受了江南的鸟语花香、百花盛开、如诗画般的美景后,我进行了拓展延伸。我相继出示了在情感表达上主体相同的杜牧的《江南春》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古诗,运用“以一带多”的迁移手法进行延伸阅读,让孩子们领略到各位诗人眼中不同的又万般美丽的江南。这样的延伸阅读,既让孩子们欣赏到不同的江南美景,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又让他们归类似的积累了古诗。有时我为了拓展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空间,也会利用同题材的古诗或者同诗人的古诗帮助孩子积累古诗。如在学习了《绝句》后,我又展示了杜甫写的其他古诗《清明》《山行》。通过图片展示两首诗的画面,大略地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不同的时期写出不同的古诗,表达着不同的情感。重点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并把古诗抄写在古诗本上,达到积累的目的。这几年我们学校正在进行“经典文化进课堂”这一课题研究,我们每位老师都在积极地把古诗词引入自己的课堂,我的语文课堂上也是充满诗情画意。我上的阅读课,能够引用古诗词的地方,我都在课前认真搜集与课文内容和作者有关的古诗词,适当地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陶醉在诗词的世界里,也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常常静下心来思考,课堂上的拓展积累虽然不少,但是更应该抓住学校举办的各种教学活动,完成古诗词的积累任务。为了配合学校举行的“经典诵读比赛”、“古诗背诵大赛”、“古诗词书写比赛”等,我都会先在班内举行这些活动,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诗词的浸润,积累了古诗,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以上是我古诗词教学方面的一点小小的做法,收到很好的效果。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知识面拓宽,我的教学方法就要随着改变。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但是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好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好古诗词打下坚实的基础。“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今后我将继续让孩子们每天都在古诗词的海洋中浸润心灵,陶冶情操,让古诗词这一民族“瑰宝”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孙燕飞:浅析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词教学方法及其措施.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1):第631页。
[2]谢斯燕:低年级古诗教学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1(1):45。
关键词:培养兴趣,体会意境,感受内涵,注重拓展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古诗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博大精深,灿若繁星。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想象力,体会古诗优美的意境,积累、运用古诗,让民族“瑰宝”焕发新的光彩呢?结合平时教学,谈谈我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图文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来自于兴趣。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主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低年级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不稳定,因此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不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都应把激发兴趣当作重中之重,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学习。代一、二年级时,我就特别注意学生年龄小,专注力差,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不高,如果像传统的教学那样,把文字分解开来理解,然后再理解诗句的意思,这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将是一个非常枯燥而乏味的过程。为了激发孩子们在古诗学习中的兴趣,调动起他们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我尝试运用书中的配图和我收集的精美图片制成课件,穿插到古诗的教学中,创设图文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古诗。通过画面来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境,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也让学生感受古诗中蕴含的美。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本中选入了四首描写景物的古诗,分别是《咏柳》《村居》《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因为古代的诗歌,大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写景的古诗更是描绘出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抒发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所以教学这几首古诗,我就采用“以画讲诗,吟诗作画”的教学方法,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中我用精美的图片展示,配上老师的解说,把学生带入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美景图画中。学生根据美景图轻松理解了诗意,并把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画在纸上,再让学生从画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的画面始终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从观看图片到欣赏文字再到作画,一直是兴趣盎然。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的活动中,学生对学习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思维,使他们领略到一种情趣深远的诗意美。这样,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轻松地理解了古诗,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中。学习的效果非常好,也为学生今后自学古诗,找到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二、运用故事感染力,体会优美的意境
故事是一种文学形式,生动有趣。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也是一群听故事的孩子。每一个故事就像润物的春雨,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孩子们从故事中知道了善恶美丑。懂得了学习什么,摒弃什么?从故事中获得各方面的知识,也对孩子进行了无声的教育。同时我也发现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许多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也会聚精会神地听故事,而且听得津津有味。由此可见,故事对孩子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很大。无论每一首诗都有一个个故事。诗人的创作背景,古诗中的科学知识,古诗的意境等都可以编成一个个趣味盎然的故事,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叩响学生求知的心灵大门。如教学古诗《池上》《所见》这两首古诗时,我抓住这两首诗的特点,都是描写孩子的童真、童趣的。教学时,我将天真的小孩偷采白莲怕人发现,还有小牧童在林中放牛发现鸣蝉时的可爱举动编成生动故事。如《池上》这首诗,我是这样给孩子编的故事:一条清凌凌的小河边住着一户勤劳人家,家里有个顽皮的孩子,扎着冲天辫,围着个红肚兜,可爱极了。这天爸爸妈妈下地干活去了,小孩闲着无聊,就来到了村头的莲花池边。他看到一个无人看管的小船,就解下缆绳,跳上小船,撑起竹竿,来到了白莲池里。白莲池里,荷叶碧绿硕大,荷花亭亭玉立,莲蓬颗颗饱满。他赶紧摘了一片莲叶盖在头上,又摘了莲蓬、荷叶、荷花放在船舱里。忽然“扑通”一声,吓得他赶紧趴在船舱里。过了好一会儿,没什么动静才把头抬起来。唉,原来是一只青蛙从荷叶上跳到了水里,真是虚惊一场,他想赶快溜之大吉。赶紧划船到岸边,却又听到“咳、咳”的声音,慌得一溜烟跑回了家。回到家的小孩还以为自己偷得很巧妙呢,哪里知道浮萍早为他开了一条宽宽的水路。故事讲完后,学生在被故事吸引感染的同时也体会到诗歌中孩子的天真可爱,产生对美好童年生活的怀念、喜爱之情。这样把学生引入了古诗的意境中,不知不觉中达到了对学生进行一场爱的教育,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趣味读法,感受诗歌内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古语强调了读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小学生正处于机械识记占优势的黄金时期,过多的讲解一定会降低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诵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华古诗文语言精炼,内涵丰富,韵律和谐,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词句优美,节奏性强,易读易记,读起来琅琅上口,能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首先我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时,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引导学生读好诗韵.要读好诗韵就要将平仄音读正确,还要读好重音,注意字音的延长和停顿。以《村居》为例,“天”、“烟”、“鸢”都是平音,不能读成仄音。韵脚“an”要读得正确中肯,适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和谐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人心脾的韵味儿效果。但这首诗中有“天”、“烟”、“鸢”三个韵脚,如果把这三个韵脚都重读的话,会使人感到重复乏味,这时应根据诗意的表现需要,重读“烟”“鸢”两个韵脚。然后我又指导学生注意停顿、重音、语速等,同时明确相对应的符号,如重音用“.”,停顿“/”,延长用“-”等。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一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最后,我又采用各种形式的诵读,如小组读、个人读,运用多媒体加上动画配音乐诵读,学生读得兴趣盎然。学生通过朗读整体感知古诗内容,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情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春晓》这首古诗,我抓住这首诗旋律优美,便于吟唱的特点,上网搜集这首诗的吟唱曲子,让学生在多次不同形式的诵读后,跟着我制作的多媒体学唱古诗,学生很感兴趣。学会后,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将别的古诗也拿来唱,唱得不亦乐乎。增添古诗的趣味读法,激发了学生对于传统诗词的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目标。
四、注重拓展积累,诗词浸润心灵
“腹有诗书气自华”。孩子从小浸润在多元化的诗词中,会让思想不断地升华,不仅陶冶孩子高尚的情操,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同时也造就孩子的性格。我想让我的学生成为有诗情才气的人,从小就要让他们更多地接受经典诗词的浸润。为了让学生多积累古诗词,我对古诗词教学进行了必要的延伸和拓展。平时,我注重加强课堂内外教学资源之间的联系及文本之间的整合。如我在教学《忆江南》这首古诗时,孩子们在感受了江南的鸟语花香、百花盛开、如诗画般的美景后,我进行了拓展延伸。我相继出示了在情感表达上主体相同的杜牧的《江南春》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古诗,运用“以一带多”的迁移手法进行延伸阅读,让孩子们领略到各位诗人眼中不同的又万般美丽的江南。这样的延伸阅读,既让孩子们欣赏到不同的江南美景,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又让他们归类似的积累了古诗。有时我为了拓展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空间,也会利用同题材的古诗或者同诗人的古诗帮助孩子积累古诗。如在学习了《绝句》后,我又展示了杜甫写的其他古诗《清明》《山行》。通过图片展示两首诗的画面,大略地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不同的时期写出不同的古诗,表达着不同的情感。重点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并把古诗抄写在古诗本上,达到积累的目的。这几年我们学校正在进行“经典文化进课堂”这一课题研究,我们每位老师都在积极地把古诗词引入自己的课堂,我的语文课堂上也是充满诗情画意。我上的阅读课,能够引用古诗词的地方,我都在课前认真搜集与课文内容和作者有关的古诗词,适当地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陶醉在诗词的世界里,也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常常静下心来思考,课堂上的拓展积累虽然不少,但是更应该抓住学校举办的各种教学活动,完成古诗词的积累任务。为了配合学校举行的“经典诵读比赛”、“古诗背诵大赛”、“古诗词书写比赛”等,我都会先在班内举行这些活动,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诗词的浸润,积累了古诗,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以上是我古诗词教学方面的一点小小的做法,收到很好的效果。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知识面拓宽,我的教学方法就要随着改变。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但是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好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好古诗词打下坚实的基础。“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今后我将继续让孩子们每天都在古诗词的海洋中浸润心灵,陶冶情操,让古诗词这一民族“瑰宝”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孙燕飞:浅析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词教学方法及其措施.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1):第631页。
[2]谢斯燕:低年级古诗教学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