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

【作者】 陈桂丽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幼儿园)


【正文】摘 要:现代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手动脑进行探究是幼儿的一大心理需求,孩子经常是不知疲倦地在动手操作和探索。实践证明,幼儿经常无意识的做力所能及的事,独立地从事一些活动,就能促进他们的身体、智力、能力以及性格、情绪等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劳动习惯;培养
  幼儿教育就是起步教育,对幼儿进行爱劳动的习惯培养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今后一生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作用。众所周知,在现代中国家庭中,面对独生子女偏多的残酷现实,绝大多数幼儿家长对孩子舍得智力投资,所以孩子的智商高、知识面广、精力充沛。许多独生子女父母出于“爱心”片面强调幼儿年龄小、不懂事,对孩子过分照顾,不让幼儿进行劳动锻炼,因此造成了不少幼儿饭来张曰,衣来伸手,普遍存在缺乏劳动技能和懒于动手的现象。让幼儿参加劳动,不仅是生活对幼儿提出的要求,而且是孩子自身发展的需要。劳动地孩子的意志锻炼、情操陶冶、品格塑造甚至对其一生的成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在教学中开展了“爱劳动”系列活动,对过“我有一双小小手”、“值日生”、“自己动手种植”等活动,培养幼儿从小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一、根据年龄特征确定劳动教育的内容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幼儿的劳动内容应该符合幼儿的现有能力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增加难度,让幼儿能在他人帮助下通过必要的努力来完成。教育者要根据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步扩大劳动的范围,加深劳动难度,提高劳动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水平将他们分为大、中、小三个组。小班的幼儿体力弱,动作不灵活,劳动应该相对简单并且可以短时间内完成,可以以自我服务活动为主,如独立吃饭、睡觉、起床等;中班幼儿的动作比小班幼儿灵活,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对于他们的劳动教育,教师应该在他们自我服务的基础上尝试增加为集体服务的劳动,如餐前整理,清洁活动室等;大班幼儿已经基本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劳动活动可以扩展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服务,如为幼儿园内草坪、花坛浇水等。
  二、以个性化教学为契合点,满足幼儿群体化差异
  由于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年龄较小,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因此,教师在将劳动教育理念渗透到具体的教学活动时,应对幼儿的心智、情感、认知等综合方面,进行具体的层次性划分。针对园中的小、中班幼儿来讲,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在园中举行小型的劳动活动,进而可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那么,对于学前班的幼儿而言,应以锻炼幼儿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主,目的是让幼儿在幼升小前做好过渡。例如:大多数幼儿园的班级等级划分为小、中、大、学前班。因此,教师可针对班级等级特点,对幼儿进行不同阶段的劳动教育。第一,对于小班的幼儿而言,教师应主要培养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主,如,学生每天在幼儿园午睡时,教师应让幼儿自己脱衣、穿衣、叠被子,并将其养成习惯。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首先,教师应将上述题材作为教学手段,在园内进行一次小型的劳动比赛活动,如“劳动小达人”。其次,教师可让幼儿在比赛前一周,对比赛内容进行练习,包括(叠被子的速度、整齐度)。再次,在比赛当天,教师应将幼儿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重点是教师在进行组员划分时,应注重男女生比例适中的原则,还应考虑到幼儿的性格差异化特点。最后,教师应扮好演裁判员的角色,在比赛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各组叠被子的速度、标准度进行评比,最终在比赛结束后的获胜方,教师应当给予奖励,并颁发劳动证书。如此一来,教师深入浅出的劳动教育策略,在主观上,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客观上,辅助幼儿建立爱劳动的意识。第二,针对学前班的幼儿角度出发,教师在此阶段应制定班级的劳动体系制度,规定幼儿每天对教室进行打扫,如,扫地、擦桌子等,使幼儿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得以有效地锻炼。
  三、在手工活动中,培养劳动兴趣
  手工活动是幼儿很喜爱的活动,对孩子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他们对折纸、剪纸、造型手工技能等有着强大的好奇心.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并观赏了许多精致、美观的作品后,更是激发了孩子创作的兴趣和欲望,他们会尝试着自己做做.我班的小制作区就是相当受小朋友欢送的地方,每当动手制作时,孩子们都十分快乐地选择自己喜爱的材料来进行创意制作。
  四、寓劳动于家庭教育中,巩固劳动的习惯
  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幼儿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的问题是要使幼儿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劳动教育单靠教师在园的教育和培养是不够的,劳动教育还要渗透到家庭中,让劳动在家庭中得以延续,才能巩固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
  家长在家里要给幼儿提供劳动的机会,让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平时家长在家庭中可让幼儿帮助摆餐具、摆鞋子、收拾玩具、扔垃圾、折衣服、洗袜子、洗毛巾等。家长还可适当地对幼儿的劳动成果给予肯定和奖励,让幼儿体验到劳动的愉快、成功的自豪。在劳动过程中的家长要发现幼儿闪光点,及时肯定和表扬,家长可拍下幼儿在家劳动的照片或视频,通过微信群和班上幼儿分享,在家长会上分享劳动教育的心得体会,让幼儿之间、家长之间互相鼓励,让幼儿在家庭中的劳动持之以恒。
  五、在生活坊中让幼儿体验与共享劳动的喜悦
  在生活坊中除了剥豆子、瓜子,还让幼儿制作《水果拼盘》。在这一区域中,学生不仅喜爱劳动,还有了任务意识,学生在班级群中报名,轮到谁,谁就预备好水果等材料带入生活坊。到了生活坊,在老师的关怀下,自己清洗水果,接着,用削、切、剥等技能,进行水果的创意拼摆,还制作了水果串,甚至还制作了果汁。制作结束,学生必需把生活坊整理清楚,该扔的扔、该清洗的清洗,可以感受到学生喜爱劳动的气氛。在评价环节,学生还主动共享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孩子一起品尝他制作的水果拼盘,这不仅让幼儿爱劳动、主动共享劳动成果,还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实施劳动素质教育不仅培养了幼儿的情操,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也是开展幼儿思维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不可少的,作为教育者,应通过多途径帮忙幼儿养成劳动的习惯和劳动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