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尝试
【作者】 陈雪妍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第一小学)
【正文】 阅读是语文课程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课标建议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整体把握能力。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合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或是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使学生“只见树术。不见森林”:或是脱离语言环境单打零敲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思路、文学艺术模糊不清,使学生对语文课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和热情。笔者结合新课改理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讲授阅读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系统的、有计划的阅读指导。使学生们不仅能够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会阅读,在课外自己也会阅读。
1、从课文总体结构入手,总揽全文。在教材中,有不少课文不仅语言精美,而且主要段落结构相仿。如《风姑娘送信》、《小兔和大树的对话》、《从现在开始》、《小猪问路》、《海上气象员》、《蜗牛学艺》,等等。这类文章在一、二年级教材中最常见。对这类课文,我们可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全文、精巧设疑”的方法,培养学生纵览全文、整体阅读的能力。例如:《小兔和大树的对话》的主体内容是讲小兔和枫树、桦树、松树的对话。每次对话内容在文章结构上相似。老师据此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小兔分别问了什么话?用直线划出来。然后让学生再读读枫树、桦树、松树回答的话,加以理解体会、发散质疑。
2、从课题的题眼入手。统领全篇。教材中有不少的课文题目高度概括了课文内容,被人称为“题眼”,它往往是人们理解课文的最佳途径。这类课文,文章的重点非常突出,教学时,可以抓住题眼精心设计统领全篇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阅读。如《手术台就是阵地》抓住题目设问:白求恩大夫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神秘的小岛》可以抓住“神秘”设问:为什么说格雷海姆岛是个“神秘”的岛?《珍贵的教科书》可以紧扣“珍贵”一词来提问:教科书“珍贵”在哪里?这样设计教学,不仅节省时间,而且重点突出、思路清新,整体感强,学生也会印象深刻。
3、从设计概括性练习入手,提挈全文。一般学生拿到一篇文章,总有想一睹为快的心理,在阅读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就要顺应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学生先通读全文,初步把握文章大意。在布置学生通读全文前设计一些概括性的练习,有助于学生能迅速进人状况,融入文章。为深入细致学习作充分准备,使我们进行片断学习时紧紧围绕主要内容,不会脱离全文,对文章各部分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也就能更迅速、更准确。
4、从重点词、关键词入手,领悟主旨。一篇课文是由许多句子连缀而成的。这许多句子,在课文中的地位不是平分秋色的,而是有主有次的。有些文章的作者常常在文中精心安排了关键句,或揭示课题,或点明中心。或概括内容。或凝聚情感。以一句串联全篇,对于这种课文我们可以从中心句切人,辐射全文。对中心句反复阅读,细细咀嚼,再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深人体会。这样由中心句向全文辐射,既把握了课文主要内容,又领悟了文章主旨。如《中彩那天》我就从“成年以后,回顾往事,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才明白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那贫穷的家最富有的时刻”这个中心句人手教学的。
二、坚持以写促读,巩固阅读成果
1、以读导写。“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良好的悟性。其中尤以语言的积累最为关键。要积累语言材料,一靠多读,要广泛阅读课内外读物,在阅读中自读自思、自我领会,阅读面扩大了,思路就会拓展,领悟力就会提高;二是多记。要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勤动手摘录好词佳句,勤动口背诵精彩片断,积累丰富的材料,对于学生的写作至关重要。
2、读中学写。如第十册第一组作文训练,要求学生写《春天的发现》,要写出春天景物的特点。由于第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春天的景物,用的词句非常优美,很有春天的特点。教学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背下来。在写作时可运用这些词句。学生的作文都用上了许多如“嫩绿的柳丝、光彩夺目的春天、蒙蒙的细雨……”写出来的文章生动、具体,写出了春天景物的特点。
3、读写结合。我们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练笔,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生动地概括了读书与作文的关系。如《白杨》一课,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想想这段写了什么,然后指导朗读。再问学生这段话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师生总结出借物喻人。然后再让学生利用这种方法写作。我还以课文为“例子”,组织一些改写、补白、续写等形式的小练笔。
三、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
为了更好地促使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学习,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与爱好,我们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在班中建立了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作为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且定期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信息交流。此外,还组织了故事会、朗读比赛、读书心得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拿到课堂上来,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每人都有一种收获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得法于课内,发展于课外。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大幅度的提高。促进了课堂教学更好地进行。很多学生由原来的不爱读书变成喜欢读书,一些以前学习态度较差的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也开始爱学习了。现在。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阅读教学尝试取得了可喜成果。
一、讲授阅读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系统的、有计划的阅读指导。使学生们不仅能够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会阅读,在课外自己也会阅读。
1、从课文总体结构入手,总揽全文。在教材中,有不少课文不仅语言精美,而且主要段落结构相仿。如《风姑娘送信》、《小兔和大树的对话》、《从现在开始》、《小猪问路》、《海上气象员》、《蜗牛学艺》,等等。这类文章在一、二年级教材中最常见。对这类课文,我们可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全文、精巧设疑”的方法,培养学生纵览全文、整体阅读的能力。例如:《小兔和大树的对话》的主体内容是讲小兔和枫树、桦树、松树的对话。每次对话内容在文章结构上相似。老师据此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小兔分别问了什么话?用直线划出来。然后让学生再读读枫树、桦树、松树回答的话,加以理解体会、发散质疑。
2、从课题的题眼入手。统领全篇。教材中有不少的课文题目高度概括了课文内容,被人称为“题眼”,它往往是人们理解课文的最佳途径。这类课文,文章的重点非常突出,教学时,可以抓住题眼精心设计统领全篇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阅读。如《手术台就是阵地》抓住题目设问:白求恩大夫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神秘的小岛》可以抓住“神秘”设问:为什么说格雷海姆岛是个“神秘”的岛?《珍贵的教科书》可以紧扣“珍贵”一词来提问:教科书“珍贵”在哪里?这样设计教学,不仅节省时间,而且重点突出、思路清新,整体感强,学生也会印象深刻。
3、从设计概括性练习入手,提挈全文。一般学生拿到一篇文章,总有想一睹为快的心理,在阅读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就要顺应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学生先通读全文,初步把握文章大意。在布置学生通读全文前设计一些概括性的练习,有助于学生能迅速进人状况,融入文章。为深入细致学习作充分准备,使我们进行片断学习时紧紧围绕主要内容,不会脱离全文,对文章各部分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也就能更迅速、更准确。
4、从重点词、关键词入手,领悟主旨。一篇课文是由许多句子连缀而成的。这许多句子,在课文中的地位不是平分秋色的,而是有主有次的。有些文章的作者常常在文中精心安排了关键句,或揭示课题,或点明中心。或概括内容。或凝聚情感。以一句串联全篇,对于这种课文我们可以从中心句切人,辐射全文。对中心句反复阅读,细细咀嚼,再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深人体会。这样由中心句向全文辐射,既把握了课文主要内容,又领悟了文章主旨。如《中彩那天》我就从“成年以后,回顾往事,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才明白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那贫穷的家最富有的时刻”这个中心句人手教学的。
二、坚持以写促读,巩固阅读成果
1、以读导写。“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良好的悟性。其中尤以语言的积累最为关键。要积累语言材料,一靠多读,要广泛阅读课内外读物,在阅读中自读自思、自我领会,阅读面扩大了,思路就会拓展,领悟力就会提高;二是多记。要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勤动手摘录好词佳句,勤动口背诵精彩片断,积累丰富的材料,对于学生的写作至关重要。
2、读中学写。如第十册第一组作文训练,要求学生写《春天的发现》,要写出春天景物的特点。由于第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春天的景物,用的词句非常优美,很有春天的特点。教学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背下来。在写作时可运用这些词句。学生的作文都用上了许多如“嫩绿的柳丝、光彩夺目的春天、蒙蒙的细雨……”写出来的文章生动、具体,写出了春天景物的特点。
3、读写结合。我们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练笔,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生动地概括了读书与作文的关系。如《白杨》一课,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想想这段写了什么,然后指导朗读。再问学生这段话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师生总结出借物喻人。然后再让学生利用这种方法写作。我还以课文为“例子”,组织一些改写、补白、续写等形式的小练笔。
三、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
为了更好地促使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学习,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与爱好,我们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在班中建立了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作为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且定期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信息交流。此外,还组织了故事会、朗读比赛、读书心得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拿到课堂上来,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每人都有一种收获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得法于课内,发展于课外。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大幅度的提高。促进了课堂教学更好地进行。很多学生由原来的不爱读书变成喜欢读书,一些以前学习态度较差的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也开始爱学习了。现在。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阅读教学尝试取得了可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