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精彩”

【作者】 阿努尔别克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143团第三中学)


【正文】  【案例】这是本班——一个普通班级的一堂常态课。“小朋友们,请大家再把这首儿歌读一下,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们一(2)班正在学习《识字3》。
  朗朗的读书声渐渐停了下来,紧接着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祖国好河山’是什么意思?”这是这首儿歌中理解上的难点,我料想学生会有疑问,于是按照设计好的思路胸有成竹地进行教学,很是顺利,心里有一种得意的窃喜。正欲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教学,邱晨灵不待举手就提出了质疑:“谈老师,为什么用青蜡笔画石头?”
  “那么,你认为应该用什么颜色的蜡笔来画呢?”我微笑着看着她,可我还没马上明白她这个问题的意思。
  “我看到的石头有红色的。”其同桌蒋磊峰抢先答道。
  “是的,我也看到过。”另一生马上附和。
  噢,我明白他们的问题了:他们认为石头不是唯“青色”的,应该还有别的颜色,不一定用“青蜡笔”来画。是呀!“红、橙、黄、绿、青、蓝、紫”不是彩虹的专用,同样也是石头的颜色。石头因为所含的矿物质不同,颜色也是多彩多姿的,有黑的、红的、灰的、黄的,还有绿的、白的……我到过桂林,去过浙西大峡谷,爬过武夷山、黄山和庐山,沿途看到的山石不也有青的、红的和棕色的吗?在“江南第一漂”的岸滩上,我们还捡到许多带着五彩条纹的美丽石头。脑中迅即闪过这些信息储备之后,我调整了教学思路,让孩子们就“石头的色彩”来个“实话实说”。
  “我知道青石头是溪水流过地方的石头。”朱成荫用自己的经验为书上的石头寻找着事实依据。
  “我看到书中的插图上,小溪里的那块石头就是黄色的。”经刘泽曦一点拨,大家都把目光“刷”地投向书上的“山水画”插图,我也特意看了一下。
  “真的!真的!”孩子们兴奋地叫起来。是真的,插图上溪流里的石头是棕黄色的,孩子们观察得很仔细。
  “我们学校门口的那块石头也是黄色的。”
  “对!对!对!”孩子们眼里闪着光,激动地连声赞同。学校那块写着校训的山石真是黄色的。
  “我看到过有花纹的石头。”
  “我看到过灰色的石头。
  “我在南京买的雨花石是五颜六包的。”
  邱晨灵的话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我惊讶、高兴、激动、振奋——为孩子们的发现、思考、探求和投入。
  “那么,这句话还可以怎么写呢?”我引导学生运用书上的句式来说。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答着,他们用自己的画笔“肆意篡改”着教材上的原句,让石头从青色“变成”了五颜六色——这本该属于它的颜色。
  看着那一张张因兴奋而涨红的小脸,我热情洋溢地赞美道:“小朋友,你们真了不起,敢于向书本挑战!这是一种勇敢精神。老师也要向你们学习。”
  “Ye——”孩子们做出“V”的手势,高兴地叫起来。他们似乎觉得自己真的很“伟大”。
  最后,我布置了一个延伸性的作业——找石头的资料,在班内开个“石头展览会”。“展览会”上,有从网上下载的图片,有实物,有照片,颜色多样、形状各异的各种石头着实让我和孩子们大开眼界,增长了见识。
  【反思】剖析这一堂课,它之所以能呈现一点儿亮色,留住一点儿精彩,是因为——
  1.精于设计,留有思考空间
  精于设计不是面面俱到,不加取舍;不是逐词逐句地分析讲解,肢解课文:也不是精耕细作,故弄玄虚。我觉得精于设计就是环节不宜太多太细,问题不宜太碎太杂。学生主体性的凸显、创造性的解放、独到见解的发表、个性的感悟、体验和张扬,必须依赖于问题设计的大容量、大空间。如:“你读懂了什么?”“读后有什么感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等。这样才便于学生深入思考,大胆想像,合作探究。这节课上,正是因为我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后说说“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给了他们充分阅读、思考的时问和空间,给了他们质疑问难的机会。几个学生才提出了“为什么一定要用青蜡笔画石头”这个挑战书本的问题。
  2.给予尊重,营造和谐氛围
  新的教育理念十分强调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要求教师要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关爱每一个学生,从而在师生与生生之间创造一种民主、平等、融洽的气氛,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潜能。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大水平。”课堂上,教师真诚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亲切的抚摸、热情的话语,无疑是学生放松心情、敢说、敢想、敢辩、敢质疑、敢挑战、敢批判的“催化剂”。学生的心灵解放了,才会思维敏捷、个性飞扬,才会主动参与、积极探求,才会有真正生动活泼的课堂。试想:如果教师成天板着个脸,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或是言语冷淡甚至讥讽嘲笑,学生还敢说吗?
  3.敏于倾听,捕捉生成信息
  教学活动是人的活动,课堂里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独特的思想、不同的生活阅历。“人”的复杂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恰恰是我们应该加以利用的“生成性”教育教学资源,新课程的理念十分强调这一点。叶澜教授在《熏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而这些生成性的资源是转瞬即逝、稍不留神就容易忽视的,要捕捉它,就必须学会倾听,敏于倾听。学生回答中的一个词、一句话、一种语调,我们都应该认真倾听,使有效的信息不成为“漏网之鱼”。
  4.善于引导,激活学生思维
  捕捉到生成的信息以后,我们该怎样处理呢?是熟视无睹、听之任之,让它“夭折”?还是怒气冲冲,责其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偏离了“既定”的目标?我想:这样做无疑是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扼杀了他们学习的热情。明智的教师都不会这样做。稍有一点儿教学机智的教师可能会这样处理:“你很会动脑筋,这个问题我们留到课后再交流。好吗?”但是,课后真正能去解决课堂上的问题的教师又有几个呢?就算真的找学生交流讨论了,可受益的充其量只是质疑学生本人,不能让全班学生因此而受到启迪。我觉得,很多问题我们都应该当堂解决,不留“隔夜饭”。我们需要凭借驾驭课堂的能力去积极地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师生、生生的思维在平等的交往中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正如新课程理念中所说的那样:教师要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案例中,当学生提出石头有多种颜色的时候,我马上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引导他们思考、交流,自己也积极参与。事实上,学生的兴趣完全被激发了起来,这节课,大家学得有滋有味。虽然这堂课上我少教了几个生字,可是我觉得这样做是值得的。
  这个案例告诉我,营造和谐的氛围是课堂精彩的前提,精心设计使课堂精彩成为可能,善于倾听和引导则是课堂精彩成为必然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