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初中美术教学创新教学
【作者】 李启伟
【机构】 (青海省都兰县第二中学)
【正文】摘 要:初中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是构成素质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主体人格和主体意识。美术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的需要进行创造性教学研究,积极地促使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美术;创新能力;教学;培养
和其他学科相比,美术课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强,由于没有过多的识记环节,也没有大量的作业和试题,因此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初中美术的教学情况却远非如此,初中生对于美术教学环节的参与力度不够,积极性也不高,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脱离实际,学生没有真正认同美术学习的价值所在,这些都限制了初中美术教学的发展。因此,要针对目前的情况,采用积极有效地措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发挥初中美术教学的真正作用。
一、初中美术教师要在教学理念方面与时俱进,进行创新
当前素质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然而多数教师对于改革的过程存有疑虑,他们对之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且有很强的依赖性,由此在教学方式的创新层面上止步不前,处于被动的状态。新时期的初中美术教师要学会持续性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辨认观念的正确与否,总结经验教训。之前的师生授受的教学模式趋干僵化,以老师为主体而学生为辅的教学构造必须进行改良,以往学生在美术课堂当中缺乏自信心以及勇气,畏首畏尾,很难去创造和想象更加美丽的事物,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传统教育体制所造成的,由于传统教育体制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观念,面对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培养工作,无法分清主次和首要目标,措施不够具体,再加之多数教师存在思维的局限性,也使得他们很难接受新理念新方式,对于美术课程的教学目的了解并不深入,甚至颇为含糊,尤其在创新实践工作开展方面存在很大不足。所以,初中美术教师必须在美术课程教学中转变教学模式和自身的教学理念,对课程进行持久的变革发展,便于满足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美术教学中,唯教材为本,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美术教材中有些教学内容是滞后的,有些教学内容在当地“水土不服”。为了兼顾不同区域,不同情况、不同水平学生的美术学习,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本土的实际、社会的实际,对美术教材进行相应的变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从而使美术的教学内容更具操作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如棕榈叶编,这一教学内容就可适当增加。因为它是民间流传的一项手工传统工艺,凭借草编、竹编等编织技巧,运用撕、缠、拉、绕、刺、编扣、打结、穿插、收边等手法,引领学生创作编制青蛙、蜻蜓、螳螂、蟋蟀、蜗牛等小动物。棕榈叶编材料易取,手法简单易学,创作编制成功后的一只只小动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色泽鲜艳,生动活泼,妙趣盎然,惹人喜爱,有利于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知,对民间美术的留意和对民间美术的审美,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
三、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
美术的载体形式有很多,给美术教育的形式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尤其是现代科技重视多媒体等视觉载体,给美术教育带来了很好的优势条件,因此,教师可以使用照明灯、摄像机、照相机、计算机等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形式和载体,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美术鉴赏,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开放式地学习。另外,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临墓较多、写生较少,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去野外开展各种写生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体验和收获得到双丰收。
四、让学生的想象展翅飞翔可拓展创新能力
学生有了观察基础,做好了充分的情感酝酿,便会把丰富的生活观察灵感凝聚于画笔之中,形成一幅生动的图画。所以,在引导学生想象时,可以进行组合想象,把几个事物联系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整体。还可以通过对比产生骤变的幻想。只要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不要指责学生把太阳的脸涂成绿色,也不要训斥学生怎么把草莓画在树上,谁敢断言他们今天的奇思妙想不是明天的现实呢!哪位老师又敢轻言今天的小调皮不是明天的大发明家呢!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只有在学习中真正地以客观实物为立足点,以生活为基础,认真观察、记录生活、去体验生活的乐趣,才能绘画出丰富多彩的画面。正如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所说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五、强化对初中美术课程教学评价,增强学生美术鉴赏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对美术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改变过去传统的学生评价模式,结合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相应的评价方式。具体说来就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对学生的创意性作品进行科学评价,开展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可以分为艺术常识、问题意识、探究性意识、综合意识等几个部分,测评形式主要有课堂提问、作品分析和创造等。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只有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好美术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应运用现代的教学观念,发挥教师应有的教学热情,提高初中生学习美术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培养初中生美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创新能力;教学;培养
和其他学科相比,美术课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强,由于没有过多的识记环节,也没有大量的作业和试题,因此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初中美术的教学情况却远非如此,初中生对于美术教学环节的参与力度不够,积极性也不高,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脱离实际,学生没有真正认同美术学习的价值所在,这些都限制了初中美术教学的发展。因此,要针对目前的情况,采用积极有效地措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发挥初中美术教学的真正作用。
一、初中美术教师要在教学理念方面与时俱进,进行创新
当前素质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然而多数教师对于改革的过程存有疑虑,他们对之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且有很强的依赖性,由此在教学方式的创新层面上止步不前,处于被动的状态。新时期的初中美术教师要学会持续性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辨认观念的正确与否,总结经验教训。之前的师生授受的教学模式趋干僵化,以老师为主体而学生为辅的教学构造必须进行改良,以往学生在美术课堂当中缺乏自信心以及勇气,畏首畏尾,很难去创造和想象更加美丽的事物,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传统教育体制所造成的,由于传统教育体制束缚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观念,面对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培养工作,无法分清主次和首要目标,措施不够具体,再加之多数教师存在思维的局限性,也使得他们很难接受新理念新方式,对于美术课程的教学目的了解并不深入,甚至颇为含糊,尤其在创新实践工作开展方面存在很大不足。所以,初中美术教师必须在美术课程教学中转变教学模式和自身的教学理念,对课程进行持久的变革发展,便于满足学生学习多样化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美术教学中,唯教材为本,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美术教材中有些教学内容是滞后的,有些教学内容在当地“水土不服”。为了兼顾不同区域,不同情况、不同水平学生的美术学习,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本土的实际、社会的实际,对美术教材进行相应的变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从而使美术的教学内容更具操作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如棕榈叶编,这一教学内容就可适当增加。因为它是民间流传的一项手工传统工艺,凭借草编、竹编等编织技巧,运用撕、缠、拉、绕、刺、编扣、打结、穿插、收边等手法,引领学生创作编制青蛙、蜻蜓、螳螂、蟋蟀、蜗牛等小动物。棕榈叶编材料易取,手法简单易学,创作编制成功后的一只只小动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色泽鲜艳,生动活泼,妙趣盎然,惹人喜爱,有利于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知,对民间美术的留意和对民间美术的审美,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
三、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
美术的载体形式有很多,给美术教育的形式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尤其是现代科技重视多媒体等视觉载体,给美术教育带来了很好的优势条件,因此,教师可以使用照明灯、摄像机、照相机、计算机等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形式和载体,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美术鉴赏,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开放式地学习。另外,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临墓较多、写生较少,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去野外开展各种写生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体验和收获得到双丰收。
四、让学生的想象展翅飞翔可拓展创新能力
学生有了观察基础,做好了充分的情感酝酿,便会把丰富的生活观察灵感凝聚于画笔之中,形成一幅生动的图画。所以,在引导学生想象时,可以进行组合想象,把几个事物联系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整体。还可以通过对比产生骤变的幻想。只要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不要指责学生把太阳的脸涂成绿色,也不要训斥学生怎么把草莓画在树上,谁敢断言他们今天的奇思妙想不是明天的现实呢!哪位老师又敢轻言今天的小调皮不是明天的大发明家呢!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只有在学习中真正地以客观实物为立足点,以生活为基础,认真观察、记录生活、去体验生活的乐趣,才能绘画出丰富多彩的画面。正如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所说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五、强化对初中美术课程教学评价,增强学生美术鉴赏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对美术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改变过去传统的学生评价模式,结合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相应的评价方式。具体说来就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对学生的创意性作品进行科学评价,开展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可以分为艺术常识、问题意识、探究性意识、综合意识等几个部分,测评形式主要有课堂提问、作品分析和创造等。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中,只有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好美术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应运用现代的教学观念,发挥教师应有的教学热情,提高初中生学习美术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培养初中生美术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