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作者】 胡春娥

【机构】 (陕西省洋县城南九年制学校)


【正文】1、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问题
  1.1分组不够科学合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小组的分设是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无法保证分组的科学合理有效,那么合作学习就会呈现无序无效的局面,课堂教与学的效果和效益就会大打折扣。当前分组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临时分组。
  教师以及课堂教学需要,临时成立若干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完成当堂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或问题,而下一节课教师没有合作学习任务,学习小组就没有成立,学习小组呈现一种可有可无状态,没有真正达到小组合作学习。
  (2)机械分组。
  按照班级原有4大纵排,4个或6个学生前后坐在一起形成一个学习小组,座位编排不打乱,座次位置不调整,无法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编排要求,这样就达不到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学习局面,再者组员位置没调整,也使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的要求无法达到,小组团队建设难于开展。
  1.2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于学生自身学习意愿不够强烈,合作学习意识淡薄,教师缺乏科学的指导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常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表面看起来惹人闹闹,其实并没有真正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主要表现为:
  (1)学生和而不作。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于学生自身合作意识和教师课堂管理等诸多原因,经常会出现简单问题学生完全可以自学,无需合作学习;较难问题学生合作也无法解决,即合作也没用的现象。抑或出现优秀学生回答,学困生旁听的局面,表面上场面热闹活跃的合作学习,实质成为优秀学生的“一言堂”,最终演变成优生乐意参与,学困生消极抵触的结果。
  (2)学生合而不学。
  课堂上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和设置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时机,简单布置合作学习任务,没有明确合作的问题和时间,结果学生只是按小组围坐在一起,成员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和具体的任务,放任学生自由学习,造成表面气氛热烈,学生却是私底下聊天,或是一两个学生在思考教师布置问题,其他的人无所事事,最后小组合作学习名存实亡。
  1.3缺乏合作学习的有效指导
  初中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加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如果缺乏教师对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管理和指导,那么合作学习的效果是无法达到预期目的。所以,教师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显得至关重要,但在日常合作学习教学中却常出现如下情况:
  (1)教师一上课没有经过铺垫和过渡就抛出问题,接着就开始让学生讨论,不让学生独立思考,没有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试想离开学生独立学习和深入思考的合作学习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教与学的效果。
  (2)问题设置不合理。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经常会出现没有根据学情设置针对性的问题讨论,导致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但问题还没说完,学生就已出现答案,或者设计的问题缺乏深度和广度,往往学生马上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问题变成只是让学生自己可以从书上找答案的填空题,根本不需要合作。
  (3)教师课堂指导随意。
  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见到一些教师抛出问题,发出合作学习指令后就放任学生合作,但却没有俯下身去倾听学生的讨论,不知学生存在的疑惑和存在问题,造成放羊式的小组讨论;或有时因为小组积分评价的鼓励措施,课堂上不同小组间往往为加分而争论不休,最后结果是造成教的游离和学得低效。
  2、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和建议
  2.1完善分组工作
  首先,小组人员构成要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学习小组规模控制在6人左右,考虑学习成绩、性别比例、兴趣爱好、守纪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可按长方形围坐或改变传统4大纵列为3大纵列,前后两排形成小组。其次,要进行小组的团队建设,可根据学生特长让每位学生担任不同类型的组长,如学、纪律组长等,这样就可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又可让每位学生得到锻炼。最后,教师要培养学习小组产生合作学习的愿景,教师可通过制定组间竞争积分原则和其它奖励制度,激发小组学习兴趣,并增强组员在情感、心理等认同感上趋向一致,小组成员之间愿意互通有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保持合作学习的持续动力。
  2.2加强教师课堂指导
  教师有效的课堂指导是小组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一方面,小组合作学习不同于传统讲授式课堂,课堂纪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不能保持课堂纪律,不仅达不到合作学习预期目标,更可能导致乱课、吵课,教学质量将无法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要得到保证,因为唯有学生独立的自学与思考,才有高质量的合作学习。针对以上情况可采取如下措施:第一,要制定相应的课堂合作学习的纪律管理和激励制度,确保成员形成一种自我约束的自觉及小组之间相互良性竞争的动力和激情。第二,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过程中,首先一定要预留时间让学生自主看书、思考而不急于讨论;其次要注意调控讨论氛围,不能让合作学习陷于争吵、纷乱之中,让合作学习处于失控;最后,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煽风点火”,激发小组内部的积极讨论,最后形成统一意见,进行组间交流。
  2.3重视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设计
  小组合作学习是完成课堂习任务来维系的,而学习任务更多表现为教师课前设计的问题,因此合作学习的持续和有效主要取决于问题的设计,只有高质量的问题才能使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得以开展、维系和深入。首先,要把握问题的难易度,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形成逻辑系列。学生在有序问题引导下,才能步步深入探究。问题设计要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要能调动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问题内容与难易度要紧跟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既不超前,也不滞后,容量恰到好处。有效的问题设计才能保证学生个人探究活动和小组内部的合作学习达到既定目标。其次,问题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形成一致,否则教学目标将成为空谈,有时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设计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主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如区域地理西亚教学中设计了基地组织、以巴战争等讨论主题,结果造成学生的合作交流信息背离西亚自然地理特征等教材主干知识,偏离了教学目标,最终导致教学目标的无效。最后,问题设计不能脱离生活。义务教育地理大纲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所以合作学习的问题设计不能脱离于社会生活的联系,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在问题合作探究中才会有解渴之感。
  3、总结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如何引导管理提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华师大教授崔允誋指出合作学习的本质:任何合作学习必须有具备主体的意愿,可分解的任务,共享的原则,互惠的效益等要素。因此改进和完善合作学习我们也可以从崔教授的诸要素入手,加以研究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