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传统节庆文化与劳动教育整合的实践研究

【作者】 周如嫣

【机构】 (广西陆川县世客城小学)


【正文】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是新时代劳动教育观深厚的文化底蕴,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路径。推动二者整合发展,具有丰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教育自信以及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教育价值内涵;本文从教材建设、师资培养、教法创新及构建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建共享整合发展机制等方面探讨优秀传统节庆文化与新时代劳动教育整合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优秀传统节庆文化;劳动教育;整合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重视劳动教育的开展,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当下我国仍然存在着“劳动教育弱化、劳动教育异化等问题,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是当务之急”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劳动教育要“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提出劳动教育要“继承优良传统,彰显时代特征”,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并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传统劳动和传统工艺的育人功能,与此同时,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作为我们文化自信最深厚的来源,也是我们教育自信的来源之一,将优秀传统节庆文化融入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行性。
  一、中国优秀传统节庆文化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关系
  (一)中国优秀传统节庆文化是新时代劳动教育观深厚的文化底蕴
  “新时代劳动教育观的生成,离不开各类优秀文化的滋养,如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革命性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等”。其中最深厚的文化底蕴当属经过5000多年历史沉淀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我国自古以来便崇尚劳动,把劳动作为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并由此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经过5000多年的历史延续,“勤劳”早已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灵魂中,而优秀传统劳动文化无疑为新时代劳动教育观提供了充足的历史养料与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中国优秀传统节庆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
  优秀传统节庆文化作为国之瑰宝,如何在当今传承与发扬显得甚为重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靠人们内化为观念且外化于实践,而教育,毋庸置疑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但是这种对传统节庆文化的教育却往往受限于目前以被动接受书面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所以收效甚微。若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渗透优秀传统节庆文化,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自然可以促使学生对优秀传统节庆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便可真正有效的达到对优秀传统节庆文化的传承。
  二、中国优秀传统节庆文化与新时代劳动教育整合的价值内涵
  (一)有利于丰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当下,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有“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几个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大致覆盖了个体成长所需的劳动,但是不能照顾到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以及满足个体发展的多样化需要。我国优秀传统节庆文化内容丰富多样,将优秀传统节庆文化融入劳动教育中,一方面可以促使劳动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另一方面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兴趣,满足学生个体发展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当下劳动教育的形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以及“劳动文化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将优秀传统节庆文化融入劳动教育中,一方面可以以优秀传统节庆文化陶冶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另一方面也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拓宽渠道、丰富其形式。
  (二)有利于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教育自信
  在我国改革开放与世界全球化发展下,世界各类文化思潮涌入国门,对我国传统节庆文化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冲击,同时也冲击着我们的文化自信。将优秀传统节庆文化融入劳动教育中,一方面可以充分展示我国优秀传统节庆文化的魅力,从而促进师生文化自信的提升;另一方面,新时代劳动教育结合我国优秀传统节庆文化与时代特征而发展,展示出“中国特色”,亦能促进师生教育自信的提升。
  (三)有利于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将优秀传统节庆文化融入劳动教育中,除了能有效推动传统节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还能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劳动教育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特征相结合起来,既能有效推动我国“工匠精神”之发扬光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除了利于传统工艺的传承,还能增加学生对职业的认知、进而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中国优秀传统节庆文化与新时代劳动教育整合的路径
  (一)积极研发特色劳动教育教材,为中国优秀传统节庆文化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整合构筑坚实载体
  教材是一门课程开展的必要物质载体与重要材料支撑,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也不例外。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与劳动教育相整合,除了实施国家统筹安排的课程,更需要结合地方特色开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而无论是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要其顺利开展,首先便需要依靠特色教材的建设。一方面,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结合地方本土特色,整合地方优秀传统节庆文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并适用于地方开展的劳动教育教材;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自身校园文化、发展特色开发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与劳动教育相整合的特色校本课程,并打造相应的特色校本教材。
  (二)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中国优秀传统节庆文化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整合提供有力保障
  劳动教育的开展,必须配备相应的师资力量。就目前来看,师范教育体系中还没有专门的培养劳动教育教师的门类,很多学校的劳动教育也是由其他学科的老师兼职代之。而对教师来说,要在劳动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元素,无疑是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因此必须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但值得注意的是,优秀传统节庆文化与劳动教育相整合,最本质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优秀传统节庆文化只是劳动教育的一个内容分支。因此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不能本末倒置,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教师对劳动教育本质内涵、教法技巧等的培训。(三)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为中国优秀传统节庆文化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整合搭建智慧桥梁
  优秀传统节庆文化与劳动教育相整合,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取得良好的劳动教育教学效果,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应有所讲究,应在常规的劳动教育教学方式上力求创新。一方面,可以开展组合教学的方式,即优秀传统节庆文化与劳动教育的整合课程由两个老师配合完成,同一时空,二者配合,共同开展;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
  (四)走出校门,探索政府、学校、社会共建共享的长效整合发展机制
  长远来看,优秀传统节庆文化文化与劳动教育的整合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因此除了学校,政府与社会都应积极参与到其中来。学校与社会可以合作共建优秀传统节庆文化与劳动教育整合发展基地,推动学校与社会创新交流方式,丰富交流内容,共享建设成果。
  总之,我国实行的是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家不仅仅对城市的教育很重视,对农村的教育也同样重视起来。在农村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活动中也加入了新的模式与传统节日文化整合的实践相结合。劳动教育活动比起平常的课堂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劳动教育活动与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相适应,以传统节日文化整合的实践相结合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带领学生走向一条新的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