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
【作者】 张淑娟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102团学校)
【正文】摘 要:游戏化教学的模式采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教师实现“双减”背景下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任务。因此的探索“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策略在当前教学情形下是十分有意义的。通过探究实践能给学生减压之余,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
社会高效的发展也给教育也提出了新要求。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 的必要补充。但一些学校布置的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效果不佳,既达不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正在积极推动“双减”工作,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学生真正感受学习的乐趣。在这一背景下,游戏化教学的模式备受关注和倡导。所谓游戏化教学,是以传播知识为目标,以学习者为中心,将游戏元素和游戏机制融合进教与学的过程当中,通过有趣的教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专注力的一 种教学活动。那么,教师在“双减”背景下应如何开展游戏化教学?
一、导入教学游戏,调动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环节有助于学生清晰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 学习主体地位。在设计游戏化导入环节时,教师必须明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且这些目标应与数学 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技能紧密相关。 例如,教师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 时,就可以通过如下的游戏方式导入课堂内容。课前,教师带领学生简单复习图形面积的意义及正方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由此提出“如何计算多边 形的面积”的学习任务。课始,教师将学生分组(为学生有更好的游戏体验,各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均衡),并给每个小组发一副七巧板,让学生将七巧板
拼出不同的图形后,尝试去体验并感悟拼出的图形的面积大小。课中,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怎样计算拼出图形的面积,并建议不同小组间可以将拼出的多边形进行拆分比较,以便学生理解多边形面积的意义。学生在反复拼组、拆分七巧板的过程中,理解了多边形面积大小的变化情况,在动手操作中将抽象的几何直观呈现。进而,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将组合图形的知识和实际生活建立联系,让学生联想实际生活中哪些场景见到过类似的组合图形,对应的面积便可通过所学的面积计算公式得到。课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图形的面积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提出类似 “通过拼接七巧板,我们了解到图形面积变化情况, 如果想了解物体空间大小变化情况,我们又可以借 助哪些教具呢?”这样的问题,迁移本课游戏体验, 为学生下一步学习体积知识奠定基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利用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拼组、拆分七巧板的游戏化的形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二、把握教学时机,增加题目挑战性
数学知识具有严谨性、抽象性的特点,部分教 师传统且单一的“讲授”教学模式更让数学课堂索 然无味,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游戏化教 学可以通过增加竞争元素、设置奖励机制等方式, 让学生参与游戏,通过追求高分或胜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选择合适游戏,发散数学思维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 点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新课程标倡导,注重培养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发展实践能力。 游戏化教学可以在游戏情境中引导学生面对各种 问题,并通过思考、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 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时,对小学生来说,“时间”的知识比较抽象,为此,教师可以 运用游戏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展示出来。首先,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时间的理解是什么。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触摸心跳”的小游戏。在游戏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你对1分钟的 理解是什么?哪些活动刚好经过1分钟?1分钟相当于多少秒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教师还可以提问:“大家知道自己的心脏 1 分钟跳多少次 吗?”进而引出本次游戏的主要内容。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进行计时,学生同时数自己的心脏 1 分钟跳动的次数,计时结束后,学生进行交流。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 一说自己对 1 分钟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与理解,进而引导学生推算 1 小时心脏可以跳多少次。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时间知识形象 地展示出来,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率。
四、创设游戏情境,培养应用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数学知识通常以枯燥的公式和算式形式呈现,学生误以为数学的学习仅是 简单的背背公式、套套公式就可以了,对数学的理 解仅是停留在表面。久而久之,学生失去数学学习 的兴趣,对稍复杂的数学问题更是理解不透彻。而
游戏化教学能够通过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使学生 在愉快的氛围中参与数学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 习兴趣、加深数学理解。 例如,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目标是 让学生认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 单位换算。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文具店”的生活情境,假设自己是一名文具店的老板,并在讲台上摆放一些文具,具体标价为橡皮 1角,铅笔 2角, 小刀3角,三角尺5角,作业本5角,圆规1元。教师 向学生提出问题:假设你需要买一些文具,但手里只有 1 元,你该如何合理利用这 1 元钱?通过这个 情境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限定预算下购 买所需的文具。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并分享他们的思路和策略,这种交流和分享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通过游戏情境的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认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将游戏元素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同时,游戏化教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力。在实施游戏化教学时,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游戏的设计与教学目标一致,做到“减负提质”。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游戏活动,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有效的学习经验和成果。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
社会高效的发展也给教育也提出了新要求。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 的必要补充。但一些学校布置的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效果不佳,既达不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正在积极推动“双减”工作,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学生真正感受学习的乐趣。在这一背景下,游戏化教学的模式备受关注和倡导。所谓游戏化教学,是以传播知识为目标,以学习者为中心,将游戏元素和游戏机制融合进教与学的过程当中,通过有趣的教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专注力的一 种教学活动。那么,教师在“双减”背景下应如何开展游戏化教学?
一、导入教学游戏,调动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环节有助于学生清晰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 学习主体地位。在设计游戏化导入环节时,教师必须明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且这些目标应与数学 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技能紧密相关。 例如,教师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 时,就可以通过如下的游戏方式导入课堂内容。课前,教师带领学生简单复习图形面积的意义及正方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由此提出“如何计算多边 形的面积”的学习任务。课始,教师将学生分组(为学生有更好的游戏体验,各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均衡),并给每个小组发一副七巧板,让学生将七巧板
拼出不同的图形后,尝试去体验并感悟拼出的图形的面积大小。课中,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怎样计算拼出图形的面积,并建议不同小组间可以将拼出的多边形进行拆分比较,以便学生理解多边形面积的意义。学生在反复拼组、拆分七巧板的过程中,理解了多边形面积大小的变化情况,在动手操作中将抽象的几何直观呈现。进而,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将组合图形的知识和实际生活建立联系,让学生联想实际生活中哪些场景见到过类似的组合图形,对应的面积便可通过所学的面积计算公式得到。课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图形的面积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提出类似 “通过拼接七巧板,我们了解到图形面积变化情况, 如果想了解物体空间大小变化情况,我们又可以借 助哪些教具呢?”这样的问题,迁移本课游戏体验, 为学生下一步学习体积知识奠定基础。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利用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拼组、拆分七巧板的游戏化的形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二、把握教学时机,增加题目挑战性
数学知识具有严谨性、抽象性的特点,部分教 师传统且单一的“讲授”教学模式更让数学课堂索 然无味,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游戏化教 学可以通过增加竞争元素、设置奖励机制等方式, 让学生参与游戏,通过追求高分或胜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选择合适游戏,发散数学思维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 点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新课程标倡导,注重培养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发展实践能力。 游戏化教学可以在游戏情境中引导学生面对各种 问题,并通过思考、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 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时,对小学生来说,“时间”的知识比较抽象,为此,教师可以 运用游戏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展示出来。首先,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时间的理解是什么。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触摸心跳”的小游戏。在游戏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你对1分钟的 理解是什么?哪些活动刚好经过1分钟?1分钟相当于多少秒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教师还可以提问:“大家知道自己的心脏 1 分钟跳多少次 吗?”进而引出本次游戏的主要内容。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进行计时,学生同时数自己的心脏 1 分钟跳动的次数,计时结束后,学生进行交流。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 一说自己对 1 分钟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与理解,进而引导学生推算 1 小时心脏可以跳多少次。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时间知识形象 地展示出来,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率。
四、创设游戏情境,培养应用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数学知识通常以枯燥的公式和算式形式呈现,学生误以为数学的学习仅是 简单的背背公式、套套公式就可以了,对数学的理 解仅是停留在表面。久而久之,学生失去数学学习 的兴趣,对稍复杂的数学问题更是理解不透彻。而
游戏化教学能够通过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使学生 在愉快的氛围中参与数学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 习兴趣、加深数学理解。 例如,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目标是 让学生认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 单位换算。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文具店”的生活情境,假设自己是一名文具店的老板,并在讲台上摆放一些文具,具体标价为橡皮 1角,铅笔 2角, 小刀3角,三角尺5角,作业本5角,圆规1元。教师 向学生提出问题:假设你需要买一些文具,但手里只有 1 元,你该如何合理利用这 1 元钱?通过这个 情境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限定预算下购 买所需的文具。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并分享他们的思路和策略,这种交流和分享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通过游戏情境的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认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将游戏元素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同时,游戏化教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力。在实施游戏化教学时,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游戏的设计与教学目标一致,做到“减负提质”。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游戏活动,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有效的学习经验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