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互动教学的发展
【作者】 曾耀兴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金钟山乡初级中学)
【正文】摘 要:在新课程中,通过广泛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互动教学;互动环节
互动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它所关注的不仅是学生是否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如何参与的问题,即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我们所追求的是在学生期待得到新知的时候,通过全过程参与习得新知。
一、互动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1.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受到自己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让学生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教师要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团结和谐。
2.质疑问难,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学生采取“两欢迎、三允许”的政策,即“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教师要善于在留出的时空余地为学生创设a质疑的情境。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三个要素:提问的时间、环境(氛围)和问题自身。一言以蔽之,应在最佳的时间,最活跃的环境(学生的求知欲最强时),提出能激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向老师发问,同样要注意上面三个要素。教师课前要充分考虑,讲到什么时候让学生提出有利于全体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问题。
二、在关爱、激励、自信中实现有效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根据“罗森塔尔效应”,自信心对于学生学习非常重要。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从18个班中随意抽取了一些学生,以赞赏的口吻、煞有介事地将“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郑重交给校长和有关教师,并一再叮嘱:千万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八个月后进行复试,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个个成绩进步快,情绪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与老师的感情特别浓厚。为什么这些本来十分普通的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原因就在于心理学家通过“权威性谎言”暗示老师,坚定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信心,激发了教师独特的深情,教师通过眼神、笑貌、嗓音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唤起了他们的信心,点燃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自爱自强,一股幸福、欢乐、奋发的激流在学生心中荡漾,使他们学习时变得更加主动、积极。
三、教学互动中的行为状态
互动教学中师生、生生交互作用发展过程分三阶段:启动阶段、联动阶段和能动阶段,分引发、投入、耦联、加速、深入、强化、拓展七个环节。互动发展分为七个过程:准备互动—开始互动—初步互动—充分互动—深化互动—内联互动—发展互动。各阶段、各环节的基本含义和特点及其与认识过程的对应关系如下:
准备互动——引发:学生开课后即不同程度地被激发互动学习的欲望,创设情境,展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目标,产生求知兴趣,进入学习角色,感兴趣,开始引起内在兴奋复习旧知。
开始互动——投入:学生已将互动学习的欲望推入准运转状态架设桥梁,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唤起学习愿望,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产生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学习动机,从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感受新知。
初步互动——耦联:学生已将互动学习的欲望外化为互动学习的运行,提出学习提纲,教师指导学法,组织学生自学,运用学法,了解、摄入学习内容,质疑问难,兴奋趋于明显热烈——理解知识。
充分互动——加速: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在相应的层次上达到与环境互动的最大频率,以疑难为线索进行比较、分析、组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在讨论中畅所欲言,主动思考,多向交流,理解、消化知识,情绪高涨,外在兴奋达到最高点——消化知识。
深化互动——深入:形式上暂时降低互动频率,以巩固、内化获得,为更具创造性互动做准备。以反复训练为手段,进行评价反馈,把新知识综合为完整的体系,加深理解,加强练习,矫正错误,把知识内化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巩固知识,从外在兴奋转化为强烈的内在兴奋——巩固知识。
内联互动——强化: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作内在能动式的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再现、联想,诱发想象力,进行有深度的交流。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比较异同,找出规律,举一反三,出现多向交互活动的冲动,情绪强烈,再一次外在化——掌握知识。
发展互动——拓展:在一定量和质的互动学习基础上,学生向更广泛的外部环境互动学习、发展,指导学生学以致用,着重思维品质的改善,发展创造性,把所学的知识与方法用于学习和实践生活及新的学习中,并形成习惯。全体保持兴奋状态对运用创新产生欲望——运用知识。
总之,课堂教学蕴含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感情去灌溉,去融合,创造多样的、有效的互动方式,教给学生有生命的语文,让学生主动学习,实现教学的高效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互动教学;互动环节
互动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它所关注的不仅是学生是否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如何参与的问题,即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我们所追求的是在学生期待得到新知的时候,通过全过程参与习得新知。
一、互动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1.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受到自己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让学生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教师要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团结和谐。
2.质疑问难,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学生采取“两欢迎、三允许”的政策,即“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教师要善于在留出的时空余地为学生创设a质疑的情境。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三个要素:提问的时间、环境(氛围)和问题自身。一言以蔽之,应在最佳的时间,最活跃的环境(学生的求知欲最强时),提出能激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向老师发问,同样要注意上面三个要素。教师课前要充分考虑,讲到什么时候让学生提出有利于全体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问题。
二、在关爱、激励、自信中实现有效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根据“罗森塔尔效应”,自信心对于学生学习非常重要。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从18个班中随意抽取了一些学生,以赞赏的口吻、煞有介事地将“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郑重交给校长和有关教师,并一再叮嘱:千万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八个月后进行复试,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个个成绩进步快,情绪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与老师的感情特别浓厚。为什么这些本来十分普通的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原因就在于心理学家通过“权威性谎言”暗示老师,坚定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信心,激发了教师独特的深情,教师通过眼神、笑貌、嗓音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唤起了他们的信心,点燃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自爱自强,一股幸福、欢乐、奋发的激流在学生心中荡漾,使他们学习时变得更加主动、积极。
三、教学互动中的行为状态
互动教学中师生、生生交互作用发展过程分三阶段:启动阶段、联动阶段和能动阶段,分引发、投入、耦联、加速、深入、强化、拓展七个环节。互动发展分为七个过程:准备互动—开始互动—初步互动—充分互动—深化互动—内联互动—发展互动。各阶段、各环节的基本含义和特点及其与认识过程的对应关系如下:
准备互动——引发:学生开课后即不同程度地被激发互动学习的欲望,创设情境,展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目标,产生求知兴趣,进入学习角色,感兴趣,开始引起内在兴奋复习旧知。
开始互动——投入:学生已将互动学习的欲望推入准运转状态架设桥梁,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唤起学习愿望,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产生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学习动机,从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感受新知。
初步互动——耦联:学生已将互动学习的欲望外化为互动学习的运行,提出学习提纲,教师指导学法,组织学生自学,运用学法,了解、摄入学习内容,质疑问难,兴奋趋于明显热烈——理解知识。
充分互动——加速: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在相应的层次上达到与环境互动的最大频率,以疑难为线索进行比较、分析、组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在讨论中畅所欲言,主动思考,多向交流,理解、消化知识,情绪高涨,外在兴奋达到最高点——消化知识。
深化互动——深入:形式上暂时降低互动频率,以巩固、内化获得,为更具创造性互动做准备。以反复训练为手段,进行评价反馈,把新知识综合为完整的体系,加深理解,加强练习,矫正错误,把知识内化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巩固知识,从外在兴奋转化为强烈的内在兴奋——巩固知识。
内联互动——强化: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作内在能动式的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再现、联想,诱发想象力,进行有深度的交流。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比较异同,找出规律,举一反三,出现多向交互活动的冲动,情绪强烈,再一次外在化——掌握知识。
发展互动——拓展:在一定量和质的互动学习基础上,学生向更广泛的外部环境互动学习、发展,指导学生学以致用,着重思维品质的改善,发展创造性,把所学的知识与方法用于学习和实践生活及新的学习中,并形成习惯。全体保持兴奋状态对运用创新产生欲望——运用知识。
总之,课堂教学蕴含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感情去灌溉,去融合,创造多样的、有效的互动方式,教给学生有生命的语文,让学生主动学习,实现教学的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