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初探

【作者】 龙保尼玛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民族中学)


【正文】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辩证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认清是非、黑白、正义与非正义,并且能够从前人的事件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给后世以勉励和启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基于此,有效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方法不可或缺。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对于学生在学科素养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学生而言,学科素养是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形成部分。中学教师应关注教育的前沿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依托教材发展教材,使教育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智慧”,使学生获得促进人生发展的能力。下面就我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一、以历史事件为据,激发学生理解表达与解释分析
  历史理解所指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学习过程后,首先能够依靠真实的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史实,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发生的任何事情,掌握因果关系,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身边问题的态度。而历史解释,则是强调学生以史料为基本,以自己对历史的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上所发生的真实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而并非人云亦云,依照自己喜好偏袒某位历史人物。这两种历史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阶段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来抓。
  比如,在教学完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这一课后,学生对于本课知识已经具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便可以让他们联系本课具体的史实,包括我国的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采取的一些策略,和国外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水平等,来分析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如有的学生站在国内的角度分析,认为当时的中国地广人多,对于西方列强来说如果打开资本主义倾销市场将会对他们有巨大的经济利益,所以才会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强行发动鸦片战争,借机打开资本倾销市场。而有的学生站在国际的角度分析认为,中国当时的经济和政治体制较为落后,腐朽落后的清王朝施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限制了世界贸易的流通和发展,尤其是限制了英国人的利益,以此才挑衅发动战争。如此一来,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课堂的分析和讨论气氛异常活跃,对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帮助。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因此,历史教学要与时俱进,改变过去一讲到底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将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有机结合,使教学过程变成學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使学生的智慧、情感与人格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以升华和完善。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通过小组讨论、竞赛、抢答、辩论、情景再现、穿越时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需要创新,历史创新思维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史料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不同角度的观点,以形成碰撞,引发争鸣。教师不但可以设问、追问、反问,更要鼓励学生主动“发问”,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汲取经验与教训,树立正确的历史情感价值观念
  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对于后人来说,能够起到勉励和借鉴的意义,所以学习历史,其更重要的还能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正确价值判断,促使学生树立趋于完善的情感价值观念,这便是历史核心素养中历史价值观的要求。良好的历史价值观念,能够助力学生在历史学习和将来的历史研究中走得更远,视野更加开阔,人文素养日益提升,从一定角度来看,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体现。概言之,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倡导下,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为了落实这一教学改革趋势,还需从五大历史核心素养入手,并结合有效的教学尝试,如绘制历史时间链,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能力,以历史事件为据,激发学生理解表达与解释分析,汲取经验与教训,树立正确的历史情感价值观念等,让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使素质教育改革落实到位。
  四、营造民主平等关系,激发学生的历史热情
  心理学研究认为:害怕(怕犯错误)的压力会禁锢学生的智力活动,阻碍通向新思维的通路;不安全感(担心受到批评指责)会导致学生产生模糊的主张和阻碍选择答案的途径。由此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必须改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课堂上如有时间,本人就经常鼓励学生对本人的课进行大胆评判:哪些精彩?哪些尚欠缺?哪些该发扬?哪些该摈弃?让学生充分讨论,师生民主平等地对话,形成共识,对言之有理、独到创新的建议或意见给予充分肯定,甚至大加赞赏,使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焕发出活力。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会发现学生不同凡响的智慧火花,学生也会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要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在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充分实现全科育人、全员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目标,并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实践参与,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汪建国.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历史实践力的培养[J].读与写,2017(01) 
  [2]褚君.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实践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