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作者】 高旭玲

【机构】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第二小学)


【正文】【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语文运用能力、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更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探究精神的培养……”这一系列目标,仅仅依靠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一本书是难以达到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广博的内容,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的多样性以及独特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人与人、人与计算机的互动的灵活性,加之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新的趋势。 本课以“问题体系”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利用问题、情境、协作、网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读中议,读中写”,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思维。从而不断深刻领悟“鸟的天堂”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启迪。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为了体现鸟的天堂的生命力之美,作者运用了许多的笔墨,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表现中心。学生可以在理解文字的过程中学会体会句子的方法,增强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起了一定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课文语句优美,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大自然生命力之美,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
  2、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课题导入:就“天堂”二字展开,导出课题,学生质疑课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目标学习:以读为导,查阅课文相关资料,围绕疑问展开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3、品味文本:让学生在朗读和交流中咀嚼语言文字,品位语言,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4、拓展训练: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景象及众鸟纷飞的幸福场景,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2、通过词语的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中,一方面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纯净的目光投向美丽的大自然,投向美好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扣题质疑,激情导入
  1、同学们,同学们,在人们的印象中,通常把什么样的地方比作“天堂”?在你们心目中,鸟的天堂又该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2、指名学生回答。
  3、教师简介鸟的天堂,揭示课题。
  4、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老师直接以“天堂”引入课题,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诱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向往之情,唤醒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测预习情况。
  (1)读准下列词语。
  一簇簇 做巢 树梢 主干 应接不暇 兴奋 不可计数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学生回答,并随机板书:榕树 群鸟
  【设计意图】在正式学习课文内容之前通过学生自学字词,教师引导学生扫清阅读障碍,为学习文本作铺垫。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不仅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也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细读课文,品词析句
  1、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之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请大家打开书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那句话,把它用双横线画下来。
  2、指名学生回答,强调“的确”。
  3、出示中心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4、学生齐读句子,指名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5、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设计意图】在朗读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这部分内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研习疑问,精读感悟
  (一)感知榕树的生命力之美,体会静态描写
  1、一株榕树便是鸟的天堂,那是一株怎样的榕树呢?文中也有一句话,写出了作者初次到鸟的天堂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总体印象,找到这句话并用单横线画出来。
  2、指名学生回答,出示句子并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啊!(随机板书:美丽)。
  3 、学习7、8自然段、体会静态描写。
  (1)出示问题:速读课文7、8自然段,思考:榕树的美美在哪儿?你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抓住描写榕树的词句加以体会。
  (2)学生速读课文,交流。
  (3)指名学生回答问题,体会榕树的特点。
  4、随机出示大榕树的图片,深情朗诵: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啊!
  5、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体会静态描写。(板书:静态描写)
  【设计意图】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抓住重点描写榕树的句子,通过不同的方法训练学生的体会感悟能力,在读中体会用词的准确,对比阅读领悟作者的静态描写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直观作用,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再现文字描写的生动,图文结合加深印象,激发兴趣。
  (二)走进鸟群,感受热闹,体会动态和点面结合描写。
  1、学生观看百鸟纷飞视频,思考: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指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用生动的词汇描述所见所闻)
  3、自主学习12-13自然段。出示要求:你从文中哪些描写中体会到了鸟的欢腾热闹?仔细体会,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体会。
  4、出示重点句段,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5、老师导读,体会群鸟纷飞、百鸟争鸣、群鸟活跃的景象。
  6、教师小结,体会动态描写。(板书:热闹 动态)
  7、出示第12自然段,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教师随机引导体会“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关注文本,在学习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部分的过程中充分抓住重点句子,通过不同的方法训练学生的体会感悟能力,读中体会用词的准确,对比阅读帮助学生体会动态描写的方法和表达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感悟能力。
  五、模仿迁移,领悟写法
  1、师:同学们,纵观这篇文章的写法,在动态描写中作者在景物描写上做到了视听结合,突出点面结合,这样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在我们平时的写作中能不能用到?那么,让你来写你熟悉的场景,你会怎么写呢?
  2、自主学习活动。
  (1)出示课件:二选一,试着写出荷花池的美或鱼群争食的活跃。
  提示:①可以尝试用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②可以尝试从视听等不同角度去描绘。
  (2)学生试写以上两幅图或自己熟悉的场景,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学生交流、点评。
  3、教师小结:同学们,“鸟的天堂”在不同的时间,景色有动静变化,我们生活中的景物也是如此,比如,校园的一角、滨江游乐园、菜市场等,请大家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动静变化,为后面的写作七积累素材,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写好。
  六、板书设计
23 鸟的天堂
    榕树      美丽    (静态)
  视听结合
    群鸟      热闹    (动态)
  点面结合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从而明确鸟的天堂的特点。同时,我通过引导学生们感受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的情感变化,突出鸟的天堂的独特的美,从中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2.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基础知识方面让学生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这样能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同时,我通过“初步感知、深入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层层深入地了解文章,从而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美中不足的是对这篇文章课后拓展的部分不太多,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加深、加宽对文章的拓展,拓宽学生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