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作者】 马小丽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杨家庄小学)
【正文】 摘 要:数学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可以让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有些老师却没有顾及学生的学习压力,往往会把作业布置得太多,导致学生的作业完成度不高,完成效果不佳。在“双减”政策的推行下,老师既要减少作业,又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提高作业的质量。故此,探讨在“双减”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和学科知识。而在国家教育部“双减”的大环境下,教师要把握好作业设计这个教学环节,既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掌握基本的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做到事半功倍、拓展提高的目的。“双减”政策是“减负提质”和“减负增效”的理念在教育改革中的具体体现和落实。
一、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作用和原则
(一)数学作业进行设计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中,我国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以学生为本”的国家教育事业,这一特点在作业中得到了充分的反应,同时国家对学生法人个人发展开始重视。所以,科学、合理地安排小学数学作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而且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作业设计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进行数学作业设计需遵循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而学生完成作业则是为了对知识的更好掌握。因此,在保证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性,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2.目的性原则。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结合课本上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目前的发展状态,选择更适合学生成长的习题类型。只有明确作业的具体目标,学生才能在作业练习中获得实效,才能使学生进一步成长。
3.差异性原则。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不同的学生的差异性。同时,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注意学生的独立性,把这个原则贯穿于教学与作业设计的全过程。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特征,为其制定符合其发展规律的作业,使学生能够吸收知识点,实现自身学习能力的均衡发展。
4.可选性原则。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和理解能力,更科学地安排他们的作业。所以老师需要设计不同的作业内容,让学生方便在课后学习。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机械重复性作业多,作业形式单一
目前,小学数学作业缺乏系统的设计。很多老师会布置一些重复性、机械性的纸笔作业。这些作业比较枯燥,学生大多机械记忆,很少思考和拓展课堂练习的内容。作业的重复与小学生追求个性和思维飞跃的心理特点相违背。只靠计算和检查完成课堂练习的学生很少思考。时间长了,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增加学生的数学作业负担,从而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一刀切”作业占据主导,缺少层次性
小学数学作业主要以试卷和课后习题为主,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有些数学作业比较难,学习困难的学生很难独立完成,这对他们的自尊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数学优秀的学生觉得家庭作业很轻松,很难体会到挑战自我、开辟数学学习的乐趣。这样的“一刀切式”的作业由于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老师没有对知识点、练习题进行分层,这不仅会阻碍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而且会逐渐地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忽略了数学实践作业,学生实践能力低
许多小学数学老师注重概念讲解、试题评析,忽视了数学设计实务作业,使学生难以掌握数学知识。使作业丧失了原来的教学目的,对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不利影响。比如,许多数学老师重视对试卷的讲评、做题的训练。学生在数学实践中的实际运用水平不高,数学知识运用水平较低,不能充分利用数学作业服务课堂教学和服务学生的作用。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一)设计趣味作业
对数学课上的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就是数学作业设计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必须把多种设计思想运用到作业设计中,以达到趣味作业的目的。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知识的同时,老师还可以利用以下作业设计方法来加强对四边形的不稳定的记忆。
老师可以让同学们从周围的资源入手,寻找一些常见的物体,这些物体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然后,老师让同学们用木棍自己构建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在这个四边形上添加一个棍子,让它成为一个稳定的四边形。学生在完成以上两个作业后,可以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认识,同时也可以通过添加一根棍子来加深对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理解,从而丰富知识的结构。另外,通过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很弱,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作业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其进行探索。
在教学中,老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活动,让学生自己进行模型设计,制作模型,并在模型制作中标记出平面图行。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长度与重量这一节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对家人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既符合他们的性格发展需要,又能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适量作业,注重效率
提倡减负增效,首要任务是布置适当的作业。作业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问题。数学是一门科学。练习得越多,对数学学习的帮助就越大。练习得越少,对巩固知识的帮助就越小。但是过多的安排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正确把握作业的数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业。
比如学生在学习时间概念的时候,很可能无法理解时间的概念。所以,在小学数学老师设计作业时,必须要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安排作业的数量。但是,作业的内容应该是不同类型的,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设计开放性的作业
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前,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很多老师都会安排学生做大量的作业。由于“双减”的影响,作业量有限,因此教师要考虑作业设计质量。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开放式作业,以考查学生能力,避免重复作业,强调作业设计的全面性。
如“4的乘法”,要求学生掌握4的乘法口诀,计算简单的混合运算,培养探究、计算和解题能力。在传统的作业设计中,老师也会考虑学生的能力,安排学生做大量的数学运算,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期望提高学生的题海能力。然而,这种方法只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的学生会认为作业相对简单,没有主动性。因此,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教师应设计具有一定开放性的作业,以考查学生的能力。作业时,我们要设计作业,把学过的乘法知识组织起来,同时能设计4×5=?4×2×3=?等计算题。最后,通过设计“兔子一天能种五棵树,在这样种了四天后,第五天它种的树比之前每天种的树多两颗,问小兔子五天一共种了多少棵树?”来测试学生使用4乘法的能力。这类题型具有综合性,既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结束语
总之,“双减”政策的实施将使我国基础教育面临一场新的变化。在这种教育变革的大环境下,小学数学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数学课堂上寻求新的变化。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科学构建高效智慧课堂,还需要对最为基础的课后作业设计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合理探寻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适宜之路,助推数学教育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岳婷,陈振华.“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初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34):45-46.
[2]陈幼玲.强化整体认知提升思维水平——“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11):88-91.
[3]孔繁晶.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1(08):29-34.
[4]龚桂农,马晓丽.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原因和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20):332-333.
[5]罗芳婷.对小学数学作业现状的分析与对策——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点滴做法与体会[J].2019(33):116-118.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和学科知识。而在国家教育部“双减”的大环境下,教师要把握好作业设计这个教学环节,既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掌握基本的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做到事半功倍、拓展提高的目的。“双减”政策是“减负提质”和“减负增效”的理念在教育改革中的具体体现和落实。
一、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作用和原则
(一)数学作业进行设计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中,我国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以学生为本”的国家教育事业,这一特点在作业中得到了充分的反应,同时国家对学生法人个人发展开始重视。所以,科学、合理地安排小学数学作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而且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作业设计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进行数学作业设计需遵循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而学生完成作业则是为了对知识的更好掌握。因此,在保证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性,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2.目的性原则。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结合课本上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目前的发展状态,选择更适合学生成长的习题类型。只有明确作业的具体目标,学生才能在作业练习中获得实效,才能使学生进一步成长。
3.差异性原则。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不同的学生的差异性。同时,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注意学生的独立性,把这个原则贯穿于教学与作业设计的全过程。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特征,为其制定符合其发展规律的作业,使学生能够吸收知识点,实现自身学习能力的均衡发展。
4.可选性原则。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和理解能力,更科学地安排他们的作业。所以老师需要设计不同的作业内容,让学生方便在课后学习。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机械重复性作业多,作业形式单一
目前,小学数学作业缺乏系统的设计。很多老师会布置一些重复性、机械性的纸笔作业。这些作业比较枯燥,学生大多机械记忆,很少思考和拓展课堂练习的内容。作业的重复与小学生追求个性和思维飞跃的心理特点相违背。只靠计算和检查完成课堂练习的学生很少思考。时间长了,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增加学生的数学作业负担,从而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一刀切”作业占据主导,缺少层次性
小学数学作业主要以试卷和课后习题为主,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有些数学作业比较难,学习困难的学生很难独立完成,这对他们的自尊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数学优秀的学生觉得家庭作业很轻松,很难体会到挑战自我、开辟数学学习的乐趣。这样的“一刀切式”的作业由于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老师没有对知识点、练习题进行分层,这不仅会阻碍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而且会逐渐地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忽略了数学实践作业,学生实践能力低
许多小学数学老师注重概念讲解、试题评析,忽视了数学设计实务作业,使学生难以掌握数学知识。使作业丧失了原来的教学目的,对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不利影响。比如,许多数学老师重视对试卷的讲评、做题的训练。学生在数学实践中的实际运用水平不高,数学知识运用水平较低,不能充分利用数学作业服务课堂教学和服务学生的作用。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一)设计趣味作业
对数学课上的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就是数学作业设计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必须把多种设计思想运用到作业设计中,以达到趣味作业的目的。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知识的同时,老师还可以利用以下作业设计方法来加强对四边形的不稳定的记忆。
老师可以让同学们从周围的资源入手,寻找一些常见的物体,这些物体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然后,老师让同学们用木棍自己构建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在这个四边形上添加一个棍子,让它成为一个稳定的四边形。学生在完成以上两个作业后,可以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认识,同时也可以通过添加一根棍子来加深对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理解,从而丰富知识的结构。另外,通过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很弱,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作业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其进行探索。
在教学中,老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活动,让学生自己进行模型设计,制作模型,并在模型制作中标记出平面图行。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长度与重量这一节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对家人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既符合他们的性格发展需要,又能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适量作业,注重效率
提倡减负增效,首要任务是布置适当的作业。作业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问题。数学是一门科学。练习得越多,对数学学习的帮助就越大。练习得越少,对巩固知识的帮助就越小。但是过多的安排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正确把握作业的数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作业。
比如学生在学习时间概念的时候,很可能无法理解时间的概念。所以,在小学数学老师设计作业时,必须要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安排作业的数量。但是,作业的内容应该是不同类型的,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设计开放性的作业
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前,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很多老师都会安排学生做大量的作业。由于“双减”的影响,作业量有限,因此教师要考虑作业设计质量。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开放式作业,以考查学生能力,避免重复作业,强调作业设计的全面性。
如“4的乘法”,要求学生掌握4的乘法口诀,计算简单的混合运算,培养探究、计算和解题能力。在传统的作业设计中,老师也会考虑学生的能力,安排学生做大量的数学运算,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期望提高学生的题海能力。然而,这种方法只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的学生会认为作业相对简单,没有主动性。因此,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教师应设计具有一定开放性的作业,以考查学生的能力。作业时,我们要设计作业,把学过的乘法知识组织起来,同时能设计4×5=?4×2×3=?等计算题。最后,通过设计“兔子一天能种五棵树,在这样种了四天后,第五天它种的树比之前每天种的树多两颗,问小兔子五天一共种了多少棵树?”来测试学生使用4乘法的能力。这类题型具有综合性,既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结束语
总之,“双减”政策的实施将使我国基础教育面临一场新的变化。在这种教育变革的大环境下,小学数学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数学课堂上寻求新的变化。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科学构建高效智慧课堂,还需要对最为基础的课后作业设计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合理探寻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适宜之路,助推数学教育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岳婷,陈振华.“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初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34):45-46.
[2]陈幼玲.强化整体认知提升思维水平——“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11):88-91.
[3]孔繁晶.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1(08):29-34.
[4]龚桂农,马晓丽.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原因和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20):332-333.
[5]罗芳婷.对小学数学作业现状的分析与对策——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点滴做法与体会[J].2019(33):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