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跨学科学习让语文学习向四面八方打开

【作者】 曹 雯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实验小学)


【正文】

——一年级识字《小青蛙》教学反思

  《小青蛙》是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语言优美朗朗上口,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课文中的“清、情、请、晴、睛”都是由共同母体字“青”作为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了形声字构字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兴趣。
  跨学科学习让语文学习向四面八方打开,引导学生以语文学习为基础,开展开展探究学习,联结课堂内外,校内外活动,围绕话题,开展深度学习。本次教学设计分为四大环节:第一:跨学科学习,新课导入。第二,整合课文,初读新课。第三环节熟读课文、了解字族文识字;感受识字趣味。第四环节课后拓展,思想升华。本节课设计主旨是学习任务群理念渗透。任务群学习模式:真实情景——学习任务——实践活动。通过半年多自学,去年6月吴忠豪教授所讲,这个讲座我听了3遍,每一遍收获各有不同)。我所理解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就是以语文实践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说通俗一点就是:整合+实践。任务群学习就是注重整体规划,以单元主题学习为基本教学方式,突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多方面有机整合。如:六上第八单元鲁迅单元;五下第六单元思维单元。任务群的学习源于高中教学,新课改之后全面向小学和初中推进。本节课的设计主旨就是学习任务群理念渗透。学习任务群分为三类六种,从中选择了语言文学积累与梳理和跨学科学习两类。
  造境 入情
  第一环节  设计情境,入境入情。语文专家吴志豪教授指出:创设语文学习情境,构造单元学习主题。典型的语文实践活动,结合学生生活,努力沟通与语文学习的联系,创造真实的语文实践环境,鼓励自主阅读和自由表达。所以我一直思考:如何创设真实的语文学习环境?举象-——造境——入情。整节课我把小青蛙作为一个主题贯穿在课文里,设计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它跟我们一起学习如影随形。就像一条藏在教学中的线,所有的学习实践活动,在这条线上逐层展开层层递进;就像由“青”这个字由此派生出的形声字。每一个教学环节,我进行了块状式情节设计:想把自己唱给你听、找朋友、寻求大家的帮助。以小青蛙为一个中心点,把所有版块设计,连成一整个任务群学习。
  勾连 整合 动态 复沓
  第二环节 整合课文,初读新课,游戏识字。因为第一单元是识字单元,四篇课文分别属于不同类别,没有共性,我就勾连上册《小青蛙写诗》,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将两课篇文有机整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整体。顺势让孩子们说说,你了解小青蛙什么知识呢?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取明显信息的思维能力,落实本单元素养目标。2022年新课标明确指数,语文应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于是我设计,没有标点和有标点两首诗歌的对比,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巩固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一次进行思维训练。
  以游戏识字为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打造动态课堂,形成深度学习。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关键内容以“复沓”强之,以“体验”触之。于是我将本课重点生字进行了3次的复沓。一、生字条里会认的字。设计找朋友的游戏,顺势从文中找出青的形声字;二、田字格里的字。我设计了第二个游戏手拿字卡《介绍我自己》:我是清,清水的清,所以我是三点水;第四环节我又设计了课件游戏:小青蛙过河。逐步加深识字体验性,对生字润物无声的多次复沓,与此同时进行了梳理。
  分散识字 随文识字 在语境中识字
  第三环节,熟读课文,感知字族文识字,初步形成形声字认知。教学重点7个生字。以前我们会很困惑?学习课文什么时候识字呢?现在专家明确提出一个观点:分散识字,随文识字,在语境中识字。我开头导入后随文识字“青”并教写;第三环节中,看课件,图中找句子读句子,在句子中找到你认识的字,然后再回到课文中。这就叫在语境中识字,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词就是字的语境,句就是词的语境。最后总结识字方法:字族文识字。它在常见的识字编排之外,开创一条“因字创文,创文识字”新路子。它不单单是识字体系,更是非常重要的识字方法,这里我拓展了一个“也字族”。这里体现任务群学习的新理念——少讲知识点。将静态知识点转化为动态实践性学习活动。在熟读基础上,此处教会写“清和晴”。促进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把字族文识字作为基点,一步步向形声字推进,引导发现形声字规律,增加识字方法,构建识字体系。 
  创设情境 跨学科学习  
  第四环节思想升化,课后拓展,语文拓展要向四面八方打开。跨学科学习就是树立大语文观,属于大语文的时代终于来了!以语文为中心点,将相关学科纵向和横向的融合,发挥语文学科工具性作用,实现大概念整合。我提前以作业的形式让孩子们画出小青蛙,了解青蛙的习性,在预习课上在图中标注出你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你有那些好办法?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识字体系,培养独特字感。还将科学思维与音乐律动能力进行跨学科进行糅合。开头我青蛙新儿歌导入,以用沙锤创设情境;再用铃鼓压读书节奏;最后将音乐律动并与其中,音乐课本《小青蛙回家》结束本课。跨学科学习不是单一的加入某个学科,而是通过寻找、发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在内容、主题、能力、思维等维度的深度关系,构建跨学科学习,形成一个立体化的网络,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我很喜欢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说人就像是上帝手中的玩具,玩是人类的天性。读到这句话在思考:是否可以加入游戏让识字活动更具有实践性?我并将识字与游戏进行情境创设,在情境中识字。找朋友游戏复习生字——小青蛙它要跟我们交朋友(生字自我介绍)——寻求我们的帮助(小青蛙过河的识字游戏)——加入一首互文儿歌《青蛙种豆》拓展识字。
  理想是美好的柏拉图,现实是被遗忘的世界!从自身开始反思,吾当一日三省!人教版教材培训专家向老师提出识字流程:自读——圈画——识字——学词——朗读——书写。我还没完全领悟其中奥妙之处,落实不够扎实。新课程下我们一定要以积极的姿态去挑战。希望我的语文课堂动与静,疏与密。精彩与平庸,尽在其中,把语文上成一束光,把自己上成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