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德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 赵慧燕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镇中学)
【正文】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学校教育越发的需要创新,更加注重全面育人,要求德育与智育并重,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数学基础知识,还要充分的渗透德育,坚持立德树人,这样才能够顺应国家的发展方向,响应国家的号召,为国家提供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且,德育不仅仅是语文学科和道法学科的任务,在数学学科中融入德育教育更是不可忽略的,但在当前应试教育环境下,个别家长和教师都过于追求考试成绩,忽略了品德教育,导致很多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品德素质。所以本文重点阐述了如何将“爱国意识”“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等德育元素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教育;立德树人
教育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智力,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何在初中数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下面就谈谈我自己的主要做法及肤浅体会:
一、从介绍我国的数学成就入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培养了自己大批的优秀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闻明于世,在世界科学史上有特殊地位。我们可以讲数学家的故事,通过故事告诉同学们数学家们手捧金灿灿的数学成就的背后,是他们付出的辛勤的汗水,是他们刻苦钻研、永不放弃的精神,从而培养同学们刻苦钻研的精神。我们还可以介绍数学家关于数学这方面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文明的举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
二、在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
在讲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后,我问了一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但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有时却要回避它,走一走弯路更好。”学生一下子就产生了疑惑,看着学生满脸的疑惑,这时我马上放了几段视频,有关横穿公路而出的交通事故。面对血淋淋的事实,学生们明白了横穿公路的危害,应自觉走人行通道或天桥,这时候千万不要“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走捷径”、”抄小道”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走了捷径却失了公德,抄了近道却危害了自己和别人的生命,自己走了人生的捷径,却损害了别人的利益。“抄近道”在很多时候给人们提供了便利,比如在景区游览时,为了增加游览时间,欣赏更多的美景,人们却不愿意“抄近道”。通过分析,其德育的效果不言而喻,比说一通大道理对学生的震撼要强烈得多,可谓“润物细无声”。从这段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上,我们能够从数学教材中挖掘出很多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素材。所以,在备课时,我们一定要认真从我们的数学教材中挖掘出德育素材。
三、通过数学的严密性,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和个性。
数学是最容易判断真伪的一门学问,是有高度抽象的概念体系。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用辩证法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论证方法,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而加与减、乘与除、乘方与开方、已知和未知、绝对和相对、特殊和一般、准确和近似、曲和直等无不体现出事物的对立统一,这不就是辩证法的启蒙吗?比如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首先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划定点位置的工具,它把几何中研究的基本对象“点”与代数中研究的基本对象“数”联系起来,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我们整个社会,实际上也有一些无形的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像平面内的点一样,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因而告诫学生,在初中这个人生观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个学生都应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为以后长大成才而努力学习。另外,在学习完函数图像后,通过对各类函数图像特征的总结,如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抛物线、有的是双曲线、有的是折线等,启发学生,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如同函数图像一样,有时平坦,有时崎岖;有时高潮跌起,有时低潮绵延,应始终保持冷静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经受成功与失败的考验。
四、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
古人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育过程既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见之以行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远的。其中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学困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另外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还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若教师在教学中,老绷着面孔,不苟言笑,则教室的气氛必然趋向紧张、严肃,师生之间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学生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无法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感情、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还在于初中生正处在人生的叛逆期,死板的说教只能引起他们的反感与叛逆,对我们来说理所当然的一些事情,对初中生来说其实是不能以“理”服人的。但通过上面挖掘数学德育素材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处理,我们就能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从而让我们成为一名真正完整的数学教育者。最后,让我以爱因斯坦的两句名言与从事数学教学的老师们共勉:“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教育;立德树人
教育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智力,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何在初中数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下面就谈谈我自己的主要做法及肤浅体会:
一、从介绍我国的数学成就入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培养了自己大批的优秀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闻明于世,在世界科学史上有特殊地位。我们可以讲数学家的故事,通过故事告诉同学们数学家们手捧金灿灿的数学成就的背后,是他们付出的辛勤的汗水,是他们刻苦钻研、永不放弃的精神,从而培养同学们刻苦钻研的精神。我们还可以介绍数学家关于数学这方面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文明的举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
二、在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
在讲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后,我问了一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但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有时却要回避它,走一走弯路更好。”学生一下子就产生了疑惑,看着学生满脸的疑惑,这时我马上放了几段视频,有关横穿公路而出的交通事故。面对血淋淋的事实,学生们明白了横穿公路的危害,应自觉走人行通道或天桥,这时候千万不要“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走捷径”、”抄小道”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走了捷径却失了公德,抄了近道却危害了自己和别人的生命,自己走了人生的捷径,却损害了别人的利益。“抄近道”在很多时候给人们提供了便利,比如在景区游览时,为了增加游览时间,欣赏更多的美景,人们却不愿意“抄近道”。通过分析,其德育的效果不言而喻,比说一通大道理对学生的震撼要强烈得多,可谓“润物细无声”。从这段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上,我们能够从数学教材中挖掘出很多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素材。所以,在备课时,我们一定要认真从我们的数学教材中挖掘出德育素材。
三、通过数学的严密性,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和个性。
数学是最容易判断真伪的一门学问,是有高度抽象的概念体系。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用辩证法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论证方法,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而加与减、乘与除、乘方与开方、已知和未知、绝对和相对、特殊和一般、准确和近似、曲和直等无不体现出事物的对立统一,这不就是辩证法的启蒙吗?比如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首先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划定点位置的工具,它把几何中研究的基本对象“点”与代数中研究的基本对象“数”联系起来,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我们整个社会,实际上也有一些无形的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像平面内的点一样,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因而告诫学生,在初中这个人生观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个学生都应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为以后长大成才而努力学习。另外,在学习完函数图像后,通过对各类函数图像特征的总结,如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抛物线、有的是双曲线、有的是折线等,启发学生,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如同函数图像一样,有时平坦,有时崎岖;有时高潮跌起,有时低潮绵延,应始终保持冷静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经受成功与失败的考验。
四、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
古人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育过程既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见之以行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远的。其中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学困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另外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还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若教师在教学中,老绷着面孔,不苟言笑,则教室的气氛必然趋向紧张、严肃,师生之间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学生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无法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感情、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还在于初中生正处在人生的叛逆期,死板的说教只能引起他们的反感与叛逆,对我们来说理所当然的一些事情,对初中生来说其实是不能以“理”服人的。但通过上面挖掘数学德育素材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处理,我们就能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从而让我们成为一名真正完整的数学教育者。最后,让我以爱因斯坦的两句名言与从事数学教学的老师们共勉:“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