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作者】 周措吉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城关寄宿制小学)


【正文】摘 要: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会给学生适当的布置数学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加深数学课上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但部分教师在设计课下练习题时,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导致数学练习题布置的不够科学、合理。例如,一些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很快就能完成作业,而有的学生即使耗费大量精力也难以完成练习题。因此,教师在布置数学练习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通过采取分层设计的方式,针对性的为学生布置与其能力相符的数学任务,符合素质教育中“因材施教”的原则。小学数学练习题的分层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还能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题分层设计;作业分层
  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会给学生适当的布置数学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加深数学课上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但部分教师在设计课下练习题时,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导致数学练习题布置的不够科学、合理。例如,一些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很快就能完成作业,而有的学生即使耗费大量精力也难以完成练习题。因此,教师在布置数学练习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通过采取分层设计的方式,针对性的为学生布置与其能力相符的数学任务,符合素质教育中“因材施教”的原则。小学数学练习题的分层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还能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作业设计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分析
  1.形式刻板僵化
  形式过于传统、僵化刻板是传统小学数学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是基础教育数学科目在分层模式下创新设计作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更喜欢布置书面作业任务,要求学生课后做大量练习题、试卷,并通过学生所完成题目的正确率评价其学习情况。这一方面加大了小学生的课后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增强了数学的学科内容的枯燥感,降低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2.内容单一无趣
  小学数学学习是以应用为主的,这是由其学科特征决定的。因此,在传统模式下,大多数教师会在作业中设计大量应用类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这种习题设计方法忽略了学生在巩固知识、发展解题能力方面的需求差异,导致一些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却还要解答大量简单习题、学生尚未夯实知识体系却要思考超越自身认知水平的复杂题目等问题出现,不仅起不到很好的巩固教学的作用,甚至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对学生进行分层设计
  进行数学练习题的分层设计前,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个体差异将学生合理的划分为多个层次,以保证分层设计的效果。教师在日常数学课堂上,要注重对每个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记录和分析。例如,在课堂提问时,根据学生的表现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时,根据学生的答题特点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情感态度、学习习惯等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将以上分析的结果综合考察,然后对学生进行分层。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①综合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较强的学生;②数学基础知识较扎实,但缺乏一定的数学知识探究能力;③学习困难,学习成绩提高也有一定难度。另外,教师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进步情况和实际情况来调整学生的层次,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结构。数学教师在分层结束后,应依据每个层次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在课堂提问环节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要留给层次较低的学生回答,以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复杂的难题让高层次的学生回答,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教师还可以将三个层次的学生合理的分成数学学习小组,保证小组中既有高层次的学生,也有低层次的学生,各层次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三、对练习题的分层设计
  1.作业难以程度的分层设计
  控制好数学练习题的难度,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教师必须重视数学练习题难易程度对学生的影响。难度较大时,会导致学生失去做题的信心,难度太小,难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一刀切的数学作业并不适用于全体学生,也满足不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练习题难度的分层设计变得非常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作业难度分为三个层次:①A层次,数学书本内常规的基础练习题,这类题型主要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知识点;②B层次,试卷中的应用题,这类题型的难度适用于大多数学生;③C层次,数学书本外的能力扩展性作业,主要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层次的练习题进行学习。教师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将不同层次的作业配置相应的分数,难度越大,分值越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和潜能。
  2.结合差异,针对性的布置作业
  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层次、数学练习题的层次,实现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例如,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讲,教师在要求其完成基础练习题的同时,也要给这类学生布置一些拓展性习题,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但这类探究性的数学习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对数学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时,必须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
  3.根据作业的开放性进行分层设计
  将数学作业的设计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在对数学作业进行设计时,给学生布置一些开发性较强的作业练习,让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知识“认识人民币”时,教师根据作业的开放性进行分层设计。对于低层次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以下作业:学习认识1元、5元、10元等常用面值的人民币;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次购物作业:通过让学生自主的去商店或者超市购买东西,锻炼学生查找零钱、数学算账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实施学生、练习题、作业以及评价的分层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要不断研究数学练习题分层设计的有效策略,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素质教育要求。
  参考文献:
  [1]王会英.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研究阶段总结[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9,01:246.
  [2]钱春英.走“时尚”之路奠“实效”之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策略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9(3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