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建议
【作者】 杨春梅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罗泉镇小学)
【正文】摘 要:童话是一种重要的儿童文学样式,童话具有表达情感和传达思想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中有很多童话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重要作用。从当前的教育总体情形看,童话教学的体系尚不完善,可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误区。为此,教师需要加强对童话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从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等方面入手。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童话教学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弊端分析
(一)教学内容功利化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功利化主要表现在:人为将童话教学视作传授知识的过程,过于强调童话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和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忽略了童话的幻想性和故事性,进而影响到学生的理解与欣赏,童话故事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另外,个别教师将童话教学与应试教育挂钩,将童话作为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工具。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童话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感受到童话所蕴含的意义和语言价值。还有个别教师过于注重童话的故事性和娱乐性,忽略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种教学方式无法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导致学生对童话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层次。
(二)教学内容功利化
有些教师过于注重童话的表演性,将童话教学视为一种表演形式,这样仅能起到烘托氛围,博人眼球的效果,无法让学生体验到童话情节和表达的意境。童话故事所具有的感染力和价值也就被禁锢了。另外,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的表演活动,忽略了童话本身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这种教学方式无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限制了童话教学的教育功能。另外,还有一些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表演形式,忽略了童话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欣赏。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童话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层次,无法真正领略到童话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和思想内涵。
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建议
(一)改变童话教学形式化和僵硬化的模式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营造一个轻松、活泼、有趣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童话世界的魅力。例如: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播放相关的音乐或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需要注意的是,在知识爆炸时代,小学生能接触到大量的童话故事。教师所引用的课外童话故事,既要考虑到故事的经典性,还要兼顾到故事的新奇性。
此外,童话故事通常具有丰富的情节和形象生动的角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表演,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例如,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深入阅读童话故事;对于喜欢画画的学生,可以引导多读绘本,或者用画笔展现童话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童话故事多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利用童话故事自带的特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我们引导学生对童话故事进行改写、续写或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教师还可以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的童话篇目和学生需求,例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朗读、写作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和意义,这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改变表演倾向和道德训诫倾向
传统的童话教学方式多侧重于道德说教或表演形式,反而忽略了童话本身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因此,教师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强调童话故事的审美功能,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童话中的语言、情节、人物形象、动作、表情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学生是童话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兴趣和个性化需求应该得到关注。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喜好和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童话中美好的一面,感受到童话故事中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当然,童话不仅具有娱乐性和审美价值,还具有教育性。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讲解和审美分析,将教育性蕴藏在其中,让学生在欣赏童话的同时,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念的教育。
(三)培养学生的童话阅读习惯
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经典的童话书籍,如《格林童话》《丑小鸭》等,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高质量的童话作品,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其他文学作品,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在学生对童话作品有所了解后,教师可以组织小型讨论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和感受。通过交流和讨论,可以增强学生对童话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使用多媒体视频的方法将童话故事呈现出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过调动学生的手眼脑耳等多种器官,促进学生对童话的深入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对于高年级的童话教学,教师可以侧重于科普性教育,引导学生从科普的角度去创作新的童话故事。这能够深度挖掘学生的创作能力,还能让他们深入体验人物情感和故事情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童话教学的作用,充分挖掘童话的内在价值,发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通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让童话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铺路搭桥。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弊端分析
(一)教学内容功利化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功利化主要表现在:人为将童话教学视作传授知识的过程,过于强调童话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和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忽略了童话的幻想性和故事性,进而影响到学生的理解与欣赏,童话故事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另外,个别教师将童话教学与应试教育挂钩,将童话作为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工具。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童话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感受到童话所蕴含的意义和语言价值。还有个别教师过于注重童话的故事性和娱乐性,忽略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种教学方式无法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导致学生对童话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层次。
(二)教学内容功利化
有些教师过于注重童话的表演性,将童话教学视为一种表演形式,这样仅能起到烘托氛围,博人眼球的效果,无法让学生体验到童话情节和表达的意境。童话故事所具有的感染力和价值也就被禁锢了。另外,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的表演活动,忽略了童话本身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这种教学方式无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限制了童话教学的教育功能。另外,还有一些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表演形式,忽略了童话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欣赏。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童话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层次,无法真正领略到童话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和思想内涵。
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建议
(一)改变童话教学形式化和僵硬化的模式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营造一个轻松、活泼、有趣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童话世界的魅力。例如: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播放相关的音乐或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需要注意的是,在知识爆炸时代,小学生能接触到大量的童话故事。教师所引用的课外童话故事,既要考虑到故事的经典性,还要兼顾到故事的新奇性。
此外,童话故事通常具有丰富的情节和形象生动的角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表演,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例如,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深入阅读童话故事;对于喜欢画画的学生,可以引导多读绘本,或者用画笔展现童话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童话故事多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利用童话故事自带的特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我们引导学生对童话故事进行改写、续写或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教师还可以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的童话篇目和学生需求,例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朗读、写作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和意义,这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改变表演倾向和道德训诫倾向
传统的童话教学方式多侧重于道德说教或表演形式,反而忽略了童话本身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因此,教师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强调童话故事的审美功能,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童话中的语言、情节、人物形象、动作、表情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学生是童话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兴趣和个性化需求应该得到关注。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喜好和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童话中美好的一面,感受到童话故事中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当然,童话不仅具有娱乐性和审美价值,还具有教育性。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讲解和审美分析,将教育性蕴藏在其中,让学生在欣赏童话的同时,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念的教育。
(三)培养学生的童话阅读习惯
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经典的童话书籍,如《格林童话》《丑小鸭》等,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高质量的童话作品,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其他文学作品,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在学生对童话作品有所了解后,教师可以组织小型讨论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和感受。通过交流和讨论,可以增强学生对童话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使用多媒体视频的方法将童话故事呈现出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过调动学生的手眼脑耳等多种器官,促进学生对童话的深入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对于高年级的童话教学,教师可以侧重于科普性教育,引导学生从科普的角度去创作新的童话故事。这能够深度挖掘学生的创作能力,还能让他们深入体验人物情感和故事情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童话教学的作用,充分挖掘童话的内在价值,发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通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让童话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铺路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