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路径探究

【作者】 吴 帆

【机构】 (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


【正文】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备受关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进步,德育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同时,核心素质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必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课堂。重视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改变原有落后的思维方式,实施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学生核心素养;生活化课堂;初中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的学科,肩负着引导学生形成必备素质和核心能力的重要任务。根据学科特点,在组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笔者探索了多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研究。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新时期对师德师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责任。作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德育法治教师只有树立立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坚定政治信仰,培养家庭和国家情怀,勇于改革创新,培养开阔视野,锤炼高尚师德,塑造人格魅力,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发展,促进学生形成多种能力和素质。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与时俱进,培养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首先,我们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认真学习习近平在中国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积极贯彻和认真实践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真心实意地认同政治信仰,在生活和工作中践行政治信仰,在学生和同事中保持政治信仰,发挥榜样作用,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感受到学科教师的政治信仰力量,从而形成政治认同的核心品质。其次,要有高尚的师德。教师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道德和法治教师应以高尚的道德和作风感染和影响学生。
  二、构建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命教育,对生命与教育的关系作出了科学的判断。其核心是用生命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规范和引导作用。比如,友谊、生命、情绪情感、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创新发展、生态建设、法律常识等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巧妙地设置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精心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情感体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理解科学的道德认知,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构建生活化课堂,首先要关注生活化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导入中要引入生活化实例。比如:学习了《生活需要法律》一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上下学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共设施,不欺负学生,拒绝毒品、赌博等违法行为,做守法公民。因此,用学生生活的画面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扉,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真正实现核心素养。
  三、关注时政新闻和社会热点
  时事教育是培养道德和法治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新时期中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学习中关注时事政治新闻和社会热点,了解国情世情,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积极关心国家和社会,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家庭和国家情感、政治认同和社会参与等核心素质的培养。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新闻和社会热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教学形式方面,可以在课堂教学前五分钟推荐几名学生为大家播报自己搜集的新闻事件和社会热点。学生人人轮流参与,坚持每节课前开展播报新闻活动,通过日积月累和耳濡目染培养学生主动关心时政的意识和能力。在课余时间可以有选择性地组织学生收看“新闻联播”,让学生及时了解重大时政新闻,建立新闻事件与教材内容的联系。组织学生观看时政纪录片《辉煌中国》《人民至上》《逆行者》等,让学生系统地认识国家的发展变化和国家战略决策的落实过程,有助于学生用现实版的生动教材印证理论性的文字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将时政新闻和社会热点学习融合到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中体会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感悟学科知识在解决改革发展难题和生产生活问题中的重要价值。
  四、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应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突出社会实践性。因此,德育法治教师必须重视社会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和体验,通过活动体验培养核心素养。研究性学习实践是目前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之一。尤其是学生外出的机会少,知识有限。教师尤其需要创造研究和学习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走出去,开阔视野,增加知识。研究性实践活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机,唤醒学生内心的善良和真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笔者在教学中曾组织九年级学生开展了“走近家乡英雄、弘扬爱国精神”主题研学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参观了家乡抗日英雄高永祥纪念馆,学生向高永祥烈士塑像敬献了花篮,聆听了高永祥烈士的感人事迹,观看了大型浮雕展览和《必由之路》纪录片,开展了户外模拟体验活动。通过研学实践活动,学生追思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深切感受到英雄人物追求真理的坚定信仰和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爱国爱家之情就会油然而生、根植心底,从而改变自己对家乡文化的已有認知,从内心深处生发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自觉增强建设美好家园的责任担当。
  总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整合和优化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同时努力,共同促进。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设计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计划和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教研部门要进一步深化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加强教师培训和研究,开展专业研讨和交流,建立县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知名教师工作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时期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队伍,不遗余力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崔荣.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1.
  [2]杨颖恒.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