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立体图形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左芳涛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西郊逸夫小学)


【正文】摘 要:立体图形的教学对学生的立体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很大的难度,也是小学数学立体图形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微课是利用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立体图形教学而展开的新的教学模式,它能将图片、文字、动画、声音教学资源有利地进行整合,为学生设计十分钟左右的教学课件,将教学的重点或者难点通过小视频或者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出来,这些都为小学数学立体图形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优势,最终使学生获取有益知识的同时,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抽象思维和应用意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尝试探索微课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立体图形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提升数学教学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立体图形;教学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为应用,“微课”这一创新的教育工具已经成功地被广泛运用,它通过短小精悍的视觉呈现,帮助学生快速、有趣、深入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在小学的中高年级,立体图的课堂内容相当抽象,因许多孩子在这个时期还没有太多的实际操作经历,他们也没有太多的空间概念和想像能力,所以他们的理解能力可能会有所限制。特别是那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孩子,他们可能会发现,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时,他们无法完整地理解和运用立体图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导致他们的学习效果下降,因此,笔者就讨论如何有效利用微课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基础知识,并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微课概述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通过使用微视频来呈现课程内容,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通常这种微视频讲解会持续10分钟左右,旨在创造一个有趣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专注度。微课不仅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呈现,而且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设计、课件、反馈意见和素材等。
  二、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立体图形教学中运用微课的优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关注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便让他们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和基础概念,尤其是一些抽象的立体图形,他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来帮助孩子们掌握知识点。尽管老师可以通过讲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他们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很可能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因此采取微课的方式来授课,可以有效地帮助老师更好地传授和指导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立体图形的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创新思维。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小学阶段的教育已经越来越多地针对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提供服务,然而,由于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都存在个体差异,当老师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来讲解立体图形的学习内容时,老师可能会费尽心思,反复讲解,部分学生可能还是是懂非懂,云里雾里,因此我们就制作或选择有效的微课,让学生们可以借助微课方便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还可通过微课来复习课堂上没有理解透彻的重难点,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微课的有效运用,除了能够满足老师的教学需求,微课更是一种实现全面发展的有力工具,它拥有丰富的及时反馈机制,能够为每个学生提供独特的、客观的、准确的、全面的评估,从而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三、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立体图形教学中运用微课程的对策
  1.运用微课教学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
  在立体图形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专研课程内容和教学重难点,设计出具有深度和实效的立体图形教学微视频,这些视频应该紧扣学生的日常生活,将书面知识与立体图形的结构特征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并培养他们的立体空间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比如,学到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的“圆柱与圆锥”时,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平面图形圆的特征、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是立体图形,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圆柱与圆锥的相关资料,并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设计制作出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短小精悍的微视频,教学中向学生直接演示与《圆柱与圆锥》密切相关的重点,尤其是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借助微视频的演示,可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将一个圆柱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类似的长方体,继续平分,直到拼成的形状变为长方体,由于拼成的长方体和圆柱的体积相等,长方体的体积是底面积乘高,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也等于底面积乘高,让学生借助微视频来探究和学习,能更全面地理解这一重点和难点,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从而为后面探究圆锥体积计算奠定了基础,可让学生深刻体会“点、线、面、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热情,进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2.根据微课展开课堂探讨
  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立体图形的结构和相关知识,并且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一步探究这些知识要点,为了营造一个活跃的教学氛围,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自由讨论,并且由代表们分享讨论的结果,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上册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课程教学时,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教师将课程所需的资料制成视频进行展示,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平面图形的概念。此外,当他们开始探究这个问题时,我们也会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比如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来求得这个问题的结果,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发挥想像力,更好地应用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激发他们更深入研究立体图形知识的欲望。
  3.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就是动手操作能力,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深入了解。数学相较其他学科较为抽象,尤其是立体图形,但是,它完全来自人对自然界的认识,从生活中而来。教师在教学中可将学生分成小组,或者单独完成一篇从生活中发现的有关立体图形的微课,并择优让其讲给其他学生听。例如,在讲解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时,微视频展示用12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个不同形状的长方体,让学生观察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看长方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是什么关系,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体会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事物表象的认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教师最后对抽象的立体图形所学知识进行具体的归纳总结,在互动中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让兴趣变成学生的最好老师,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求知欲。
  4.观察学生课堂中的表现并进行评价
  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习中应用微课开展立体图形教学时,教师更应注重学生参与活动中的各项表现,积极鼓励表现突出的学生,中高年级的孩子还小,他们希望自己受到关注,更希望得到教师更多的表扬,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老师适时的鼓励会让学生思维更敏捷,更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这样就为学生营造了竞争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竞争氛围影响下形成竞争意识,教师还可在课后为学生解答课堂讨论活动时未能解决的困惑,协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几何图形知识点进行梳理、巩固,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评价中,及时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渐向空间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阶段,立体图形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教学中不断深入,小学数学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小学立体图形教学中运用微课,除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外,更能清楚地认识到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应用;帮助学生理清、掌握课程的重难点,进而促使学生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