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课后体育延时服务与体育课程有效衔接的策略

【作者】 谭建伟

【机构】 (重庆市万州区钟鼓楼小学)


【正文】摘 要:当下,小学体育课程中存在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程度低、课外练习较少、技能实战运用差等问题,且在繁重的升学压力下,孩子的课余时间也被文化课的重复学习所占据,没有机会去进行体育锻炼和日常技能的练习与巩固。“双减”政策出台后,学生繁重的课后作业与课外文化课补习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参与体育的时间更加充足,但课后体育延时服务时间尚短,虽态势大好,但服务内容与形式依旧亟需完善与提高,要想将其长久地融入到学校体育中,与体育课程建立联系,使之成为促进学校体育目标达成的有利武器,就需要理清课后体育延时服务与体育课程的关系。本文从课后体育延时服务与体育课程的有衔接入手,分析衔接所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促进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后延时服务;体育课程
  当前部分学生的父母都是双职工,而随着近年来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家长工作任务更加繁重,甚至会经常加班,这就导致很多小学生放学后家长无法按时接回。即使不是双职工家庭,家长在课后辅导学生作业,尤其是进行体育课程辅导时,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也会显得力不从心。为有效解决这类问题,我国推出了课后延时服务。课后延时服务学科包括数学、语文、体育等基本学科。体育课后延时服务能引导学生基于自身兴趣爱好来自主选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育课后服务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1、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开展意义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开展是依据正常的课堂教学计划进行的。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对体育教学缺乏应有的重视,部分学生甚至将体育课视为“娱乐课”,在操场上做做体操、跑跑步、玩玩游戏整节课就结束了,这种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而随着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小学体育学科也被划分到课后服务中,教师可以利用常规课堂教学及课后延时服务两种模式,对学生开展体育教学引导。但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及体能均不成熟,自律意识不强,安全防范意识也较为淡薄,且对体育学习缺乏应有的重视,所以,教师单纯地利用体育课堂对学生开展教学,会限制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提升。而体育课后延时模式能够增加学生的体育学习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体育知识,开展体育锻炼。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还能让学生了解体育学科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常规的体育课堂上为学生讲解体育学习的价值,为学生传授体育运动的方法,然后,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的体育训练,完成体育理论向体育实践能力的转换,真正确保体育课后服务切实发挥作用与价值。同时,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有效开展,极大地满足了教育部门对当下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青少年强健体魄的重要教学要求,这对小学生身心健康茁壮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2、体育课程与课后体育延时服务有效衔接的策略
  2.1转变多元主体认知,科学加大服务规模
  课后延时服务作为“双减”政策的重要措施,其首要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都是课后延时服务所涉及的领域,课后体育延时服务作为课后延时服务中受关注度最高的部分,它因众多主体的认知偏颇,而始终无法发挥出自己的真正效用,所以应着重帮助不同主体转变对于课后体育延时服务的认知。首先,教育部以及政府机构通过会议向学校领导认真传达课后体育延时服务的价值及重要性,学校领导则通过校内会议向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传达会议内容,在校领导、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与体育相关的活动,邀请家长或社区参与表演赛,借此机会详细讲解课后体育延时服务的价值内涵,强调其重要性,最终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使其认识到课后体育延时服务的真正意义,优化课后体育延时服务发展环境,助力课后体育延时服务功能的实现。课后体育延时服务拥有着最高的学生参与度,但并不等于它是课后延时服务的全部,所以扩大课后体育延时服务的规模是有效促成体育课程与之衔接的前提。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运动社团月赛或是增加运动社团的展示活动,展现课后体育延时服务的精彩内容与优秀成果。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们自觉、自愿地加入到其中,以及采取试训或体验制度,积极提供参与的机会,让其他社团的同学可以体验体育社团,由此来加大体育社团的规模,为体育课程与课后体育延时服务的有效衔接打下坚实的基础。
  2.2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寻找长期教学资源
  “双减”政策下的课后体育延时服务内容多样,项目广泛,但许多学校开展的课后体育延时服务内容单一,项目有限,且质量不高,暴露出小学体育师资水平不佳的现状。因此应着力提升校园体育师资水平,帮助体育教师学习不同项目技能知识,转变教学模式,避免课后体育延时服务成为学生痛苦的“轮回”。可以通过地方政府牵头将一定区域内的学校连结成一个合作圈,它们来自相同区域,相对来说学生情况以及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存在共同点,可以相互讨论,以提高工作效率。且通过交流,可以学习每个学校优秀的课后体育延时服务内容,还可以开展帮扶,共同进步。器材设施也可以进行适当借调,在形成各自学校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其他课后体育服务项目,提高整体课后体育延时服务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政府工作压力,有效提高各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与创新能力。也可以邀请各名校优秀体育教师进行线上分享,通过学习分享优秀教学经验,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结束语
  小学体育课后服务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既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运动技能,同时也能够使其形成强健的体魄,为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小学体育课后服务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基于学生运动兴趣与爱好,发现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切实需求,帮助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为提升小学体育课后服务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并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推进小学体育课后服务顺利、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杨凯.“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特色创建设想与实施路径探究[J].青少年体育,2022(06):90-91.
  [2]栾楠,陈培友.“双减”新政背景下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30(06):175-179.
  [3]张丽峰,章碧玉,张学兵.“双减”政策下课后延时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问题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22(05):10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