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作者】 段福英
【机构】 (四川省蓬安中学校)
【正文】摘 要:教学是艺术也是科学,怎样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成为教师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有效教学的原则,然后对实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仅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基础学科,也是学习其他学科必备的基础学科,也是各类学校必开的一门学科,学生必学的课程。数学知识无论是学生升学上,社会各个方面应用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可见,数学知识的作用之大,用途之广。因此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对数学教育决不能忽视。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一线教师的追求目标,全力探讨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实施有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就要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性,追求教学过程的优质化,教学原则的的科学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化,教学评价的规范化。有效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结构外,更应注重学生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培养,并有效促进数学思想与数学观念的形成。同时应注意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应当让学生越来越喜欢数学,把数学融入他们的生活、融入其它课程尤其是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中,使学生能灵活应用它来思考生活和以数学的方式解决困难和问题。本文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入手,探讨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问题,达到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有效教学的原则
有效教学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一)师生互动原则
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活动。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互动真正的教学不复存在,只有教学的形式,无实质性交流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因此,师生关系应定位为双向、平等、理解的人际关系。
(二)启发式教育原则
启发式教育原则应体现在教师引导而不牵着学生走,用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而不推着学生走。学生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动手动脑主动积极思考解决问题,而不老师直接告诉结论。引而不发是启发式的精髓,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二、有效教学的途径与策略
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要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要有良好的教学态度,尤其是对学困生要多辅导,多鼓励,精选课后练习,分层布置,科学评价。有效教学的厄加特实施途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由于人们受传统旧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影响极深,对有效性教学阻碍较大,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迫在眉睫,势在必行。首先要改变数学教学以教的“量”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高低的考核标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转变以“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认清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应积极的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不断的创新、体验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体,如何培养和发展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创造一个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找出正确答案。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在理解题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快速成長。因此,数学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解题思维的同时要寻找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方法,提高学生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这样他们才会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学生习惯参入实践活动并尝试找出正确答案,随着知识的积累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也在不断增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发展。
(三)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中的抽象知识是源于生活实践,是对生活实践内容的抽象化的概括。因此,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只是以抽象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的活动显然是不行的,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取得实效,教师就必须要重视在教学中让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内容紧密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的数学教学才能够真正的发挥数学教学的实效性。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理解抽象数学问题的能力,以此,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开展。
(四)鼓励学生课堂的参与性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需要他们的积极参与,在教学中不仅需要他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的回答教师所提问的问题,还需要他们通过主动的思考,提出相关的问题。因此教师应鼓励与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通过积极的参与发展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最好的体现。
(五)反思课堂教学
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一起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波利亚曾说:“教师讲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总之,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单纯是一个知识的输出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旧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进行教育改革。高中数学教学要着重开拓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进行探究式和合作式的学习,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宏.对课堂教学评价失衡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05).
[2]程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1998,(05).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基础学科,也是学习其他学科必备的基础学科,也是各类学校必开的一门学科,学生必学的课程。数学知识无论是学生升学上,社会各个方面应用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可见,数学知识的作用之大,用途之广。因此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对数学教育决不能忽视。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一线教师的追求目标,全力探讨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实施有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就要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性,追求教学过程的优质化,教学原则的的科学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化,教学评价的规范化。有效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结构外,更应注重学生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培养,并有效促进数学思想与数学观念的形成。同时应注意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应当让学生越来越喜欢数学,把数学融入他们的生活、融入其它课程尤其是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中,使学生能灵活应用它来思考生活和以数学的方式解决困难和问题。本文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入手,探讨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问题,达到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有效教学的原则
有效教学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一)师生互动原则
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活动。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互动真正的教学不复存在,只有教学的形式,无实质性交流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因此,师生关系应定位为双向、平等、理解的人际关系。
(二)启发式教育原则
启发式教育原则应体现在教师引导而不牵着学生走,用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而不推着学生走。学生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动手动脑主动积极思考解决问题,而不老师直接告诉结论。引而不发是启发式的精髓,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二、有效教学的途径与策略
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要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要有良好的教学态度,尤其是对学困生要多辅导,多鼓励,精选课后练习,分层布置,科学评价。有效教学的厄加特实施途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由于人们受传统旧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影响极深,对有效性教学阻碍较大,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迫在眉睫,势在必行。首先要改变数学教学以教的“量”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高低的考核标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转变以“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认清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应积极的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不断的创新、体验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体,如何培养和发展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创造一个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找出正确答案。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在理解题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快速成長。因此,数学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解题思维的同时要寻找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方法,提高学生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这样他们才会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学生习惯参入实践活动并尝试找出正确答案,随着知识的积累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也在不断增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发展。
(三)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中的抽象知识是源于生活实践,是对生活实践内容的抽象化的概括。因此,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只是以抽象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的活动显然是不行的,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取得实效,教师就必须要重视在教学中让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内容紧密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的数学教学才能够真正的发挥数学教学的实效性。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理解抽象数学问题的能力,以此,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开展。
(四)鼓励学生课堂的参与性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需要他们的积极参与,在教学中不仅需要他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的回答教师所提问的问题,还需要他们通过主动的思考,提出相关的问题。因此教师应鼓励与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通过积极的参与发展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最好的体现。
(五)反思课堂教学
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一起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波利亚曾说:“教师讲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总之,高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单纯是一个知识的输出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旧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进行教育改革。高中数学教学要着重开拓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进行探究式和合作式的学习,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宏.对课堂教学评价失衡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05).
[2]程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19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