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试论问题式导入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李雅琪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第四小学)
【正文】摘 要:语文在小学教学中占据着绝对性的主导地位,从汉字、语言表达、文化素养、思想价值、道德观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小学语文教学涉及中外传统文学名著、文言文等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内容,而问题教学可以把课堂理论转化成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在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的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优化和提升。
关键词:问题;导入法;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问题教学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学生进行思考并解决问题而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的提出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进行自主思考,不断进行思维拓展,寻找解决办法,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利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趣味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发育的重要时期,对一些知识和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利用问题教学法,把语文教材中的知识转化成趣味性较强的问题,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问题的设置,能够让学生感觉到问题与自身的关联性,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对要学习的新知识产生较大的好奇心,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对语文课堂的期待感和注意力。
(二)有争议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认知差异和生活能力的不同导致学生会对一些事情产生不同的看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产生疑问,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并善于质疑,逐渐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让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大多数学生都具有认真的学习态度,他们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究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是否正确。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要起到思路启发和观点引导的辅助作用,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
(三)有深度的问题可以活跃学生的语文思维
语文课堂上,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而有深度的问题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在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不断进行思维的拓展和创新,而解答问题的过程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进行进一步的想象和创造。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中提出有层次有深度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检查和复习,不断进行思维的碰撞,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充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突破语文教材的制约,进行现实与想象的融合、新旧知识的相互结合,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问题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充分备课,设置问题
首先,集体备课要坚持“三备、四定、五统一”。要求老师上课之前就应该熟悉所讲课的内容然后列出提纲内容,让学生们交流探讨,最后教师要形成一种具备有新意有思考空间的小学语文方案。
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学生遇到的问题会有哪些?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排除困惑,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讨论的空间,怎样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生动活泼的让学生解答出来等。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找出哪些应该保留,哪些应该省去。因此教师必须对每一堂课都进行精心的设计,所设计每一个问题都要让学生感兴趣,然而要在难度上保持适度。课堂的设计是这一小学语文模式的重要环节,如果这一环节能做的完美,那么学生就能顺着梯子往上爬,他们会逐渐把难题解决掉,变得越来越有成就感。
(二)深入课堂,实行问题式小学语文
教师把自己所设计的问题用情景的模式告诉同学们,或用用讲义或多媒体展现出来。下一步就要唤起学生的参与性,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相互讨论,并把所遇到的问题提问出来。这样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也让他们能带着问题去学习。现在,教师应该巡视并督促每位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及时引导学生去解答这些问题。而学生就要根据问题努力尝试自己解决。如果努力解答还是没能找的答案,那么老师和学生就要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在探讨过程中不主张老师直接把答案解出,而应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慢慢吸收并学会问题中的解答方法。这样的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可以避免学生漫无目的的去学习,也避免浪费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小学语文效率。
(三)问题的探究
在老师没有把解答方法列出之前,学生应针对自己的难点或疑点进行讨论,对老师的问题进行再思考、再探究。此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如果每一组的问题还不能被很好的解答,那么,教师就应对每一小组不能解决的难题进行再分配,进而根据问题拓展出新有利于解决该问题的小问题。教师要把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总结出来,以方便下一步解答问题时的顺利进程。这一环节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学生自主学习性和创造性。并且进一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和探究、辩论的心态。
(四)问题的解决与拓展
教师把学生所得出的问题答案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同时注重学生原来的解题方法,要考虑到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还是一些其他原因导致。现在教师要把一些误区给学生详细的讲解清楚,直到学生明白为止。并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最好还能够离开老师的指引就可以顺利解决问题,不断养成自我思考、自我提问和自我总结的习惯。在这一环节中最主要的就是,教师应该注意,不要让自己再次回到原来的那种单调无味的讲解,要利用好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或者是犯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提问学生,细心倾听他们到底是在哪一方面走进了误区,另外,还要把解决这一误区的方法详细无误地分析给学生。
总之,现在许多小学语文过程中存在一种消极的教育方式,那就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不管学生是否真的能听明白,如果不明白,教师就会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虽然教师已经完全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但对于小学语文这一主题来说,学生才是主力军,小学语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学生能不能完全吸收课堂内容,学习效率的高低是由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小学语文的进程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在学习中,学生应该扮演的角色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小学语文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进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不仅让课堂气氛活跃也能让学生们对知识的记忆程度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张昌;问题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19期
[2]刘雪娟;郑斌;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四点[J];吉林教育;2011年05期
[3]丁雅静;语文教学应多份艺术美、活动美、表达美[J];内蒙古教育;2011年14期
[4]窦以华;在语文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5期
关键词:问题;导入法;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问题教学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学生进行思考并解决问题而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的提出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进行自主思考,不断进行思维拓展,寻找解决办法,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利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趣味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发育的重要时期,对一些知识和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利用问题教学法,把语文教材中的知识转化成趣味性较强的问题,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问题的设置,能够让学生感觉到问题与自身的关联性,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对要学习的新知识产生较大的好奇心,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对语文课堂的期待感和注意力。
(二)有争议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认知差异和生活能力的不同导致学生会对一些事情产生不同的看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产生疑问,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并善于质疑,逐渐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让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大多数学生都具有认真的学习态度,他们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究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是否正确。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要起到思路启发和观点引导的辅助作用,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
(三)有深度的问题可以活跃学生的语文思维
语文课堂上,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而有深度的问题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在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不断进行思维的拓展和创新,而解答问题的过程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进行进一步的想象和创造。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中提出有层次有深度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检查和复习,不断进行思维的碰撞,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充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突破语文教材的制约,进行现实与想象的融合、新旧知识的相互结合,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问题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充分备课,设置问题
首先,集体备课要坚持“三备、四定、五统一”。要求老师上课之前就应该熟悉所讲课的内容然后列出提纲内容,让学生们交流探讨,最后教师要形成一种具备有新意有思考空间的小学语文方案。
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学生遇到的问题会有哪些?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排除困惑,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讨论的空间,怎样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生动活泼的让学生解答出来等。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找出哪些应该保留,哪些应该省去。因此教师必须对每一堂课都进行精心的设计,所设计每一个问题都要让学生感兴趣,然而要在难度上保持适度。课堂的设计是这一小学语文模式的重要环节,如果这一环节能做的完美,那么学生就能顺着梯子往上爬,他们会逐渐把难题解决掉,变得越来越有成就感。
(二)深入课堂,实行问题式小学语文
教师把自己所设计的问题用情景的模式告诉同学们,或用用讲义或多媒体展现出来。下一步就要唤起学生的参与性,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相互讨论,并把所遇到的问题提问出来。这样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也让他们能带着问题去学习。现在,教师应该巡视并督促每位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及时引导学生去解答这些问题。而学生就要根据问题努力尝试自己解决。如果努力解答还是没能找的答案,那么老师和学生就要相互合作共同探讨,在探讨过程中不主张老师直接把答案解出,而应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己慢慢吸收并学会问题中的解答方法。这样的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可以避免学生漫无目的的去学习,也避免浪费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小学语文效率。
(三)问题的探究
在老师没有把解答方法列出之前,学生应针对自己的难点或疑点进行讨论,对老师的问题进行再思考、再探究。此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如果每一组的问题还不能被很好的解答,那么,教师就应对每一小组不能解决的难题进行再分配,进而根据问题拓展出新有利于解决该问题的小问题。教师要把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总结出来,以方便下一步解答问题时的顺利进程。这一环节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学生自主学习性和创造性。并且进一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和探究、辩论的心态。
(四)问题的解决与拓展
教师把学生所得出的问题答案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同时注重学生原来的解题方法,要考虑到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还是一些其他原因导致。现在教师要把一些误区给学生详细的讲解清楚,直到学生明白为止。并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最好还能够离开老师的指引就可以顺利解决问题,不断养成自我思考、自我提问和自我总结的习惯。在这一环节中最主要的就是,教师应该注意,不要让自己再次回到原来的那种单调无味的讲解,要利用好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或者是犯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提问学生,细心倾听他们到底是在哪一方面走进了误区,另外,还要把解决这一误区的方法详细无误地分析给学生。
总之,现在许多小学语文过程中存在一种消极的教育方式,那就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不管学生是否真的能听明白,如果不明白,教师就会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虽然教师已经完全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但对于小学语文这一主题来说,学生才是主力军,小学语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学生能不能完全吸收课堂内容,学习效率的高低是由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小学语文的进程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在学习中,学生应该扮演的角色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小学语文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进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不仅让课堂气氛活跃也能让学生们对知识的记忆程度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张昌;问题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19期
[2]刘雪娟;郑斌;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四点[J];吉林教育;2011年05期
[3]丁雅静;语文教学应多份艺术美、活动美、表达美[J];内蒙古教育;2011年14期
[4]窦以华;在语文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