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

【作者】 乔丽捧

【机构】 (河北省赵县北中马中心学校)


【正文】摘 要:课前预习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们在进行一个新的知识点的学习之前的一个对知识点的大概的了解与记忆。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让学生们掌握良好的预习方法,让学生们在进行主要内容的学习之前就对其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理解的程度。那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们进行课前预习呢?以下是我提出的方法以及注意的事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方法,有效引导
  语文是一门比较基础的学科,在各个学科当中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学生们的学习当中,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一个前提条件。那么要想学好语文,及时的进行课前预习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对于教师教学来说,引导学生们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让学生们在课上能够迅速的跟上教师的脚步,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那么要想让学生们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高学习效率的预习方法
  预习是教学中对学生们引导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们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呢?在这里我认为“读——查——思”是一个基本的过程与方法。
  (一)读
  读是预习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够对文章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更好的去思考有关于文章的问题,从而更加深入的去思考文章深处所蕴含的东西。在引导学生们进行阅读时,首先要读单元内容的说明与阅读的提示,其次要读文本的教材,最后要对课后的作业习题有所详细思考的阅读。读的方式可以选择能够充分进行思考的默读方式。在进行默读的时候应当尽可能的完成以下的学习目标:①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整篇文章中作者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②要圈出一些难懂、难写、难理解的词语与字,在读完整篇文章之后对这些词多读一读。③要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与一些自己觉得感悟深刻的句子。
  (二)查
  查是预习的过程中一个扩充知识的关键步骤。在查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对文章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更能够将一些比较难理解的句子以及词汇在课前自己弄清楚,节省课上的时间,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查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们在查的过程中完成以下目标:①查阅字典、词典等等学习工具,将一些在读的过程中圈出的难字查阅清楚,记住其字形,解决生词的问题,扫除阅读的障碍。②对作者的生平、出处以及时代的背景进行仔细的查阅,以更好的去对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进行体会。③查阅的范围与方式可以是各种方式,可以是通过字典、词典以及手机互联网等等,若条件不允许可以选择询问同伴或者是教师。
  (三)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说的好,充分的说明了学习与思考之间的关系,要想学习学的透彻,那么不断的进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这句话就是要告诉学生们:要带着问题与思考去进行学习与听讲,只有这样才能够对知识有所加深。思考在预习的过程中当然更是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思考是预习的最高境界的要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通过对于单元主题,阅读的目标与提示以及课后的一些习题等等做出思考。思考的过程中要完成以下目标:①思考文章的大致内容是否真正听懂了?②对于文中的一些句子的理解时候准确,层次是否能够划分清楚?③课后的习题是否能够回答等等。
  二、指导预习方法时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预习形式要多种多样
  教师引导学生们进行预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不仅仅是单一的去读一读文章,画一画生词,思一思问题。比如一些社会实践调查,网络等等都是学生们进行预习的好方法,不仅能够良好的锻炼小学生们的行动力,更能够搜集到更多的知识。比如在《鲸》这一篇文章的预习引导的时候,我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搜集更多的关于鲸的资料在课上进行展示。因为这样一个预习的过程,学生们对鲸鱼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因此在课上表现的更加积极,有效的拓展的学生们的知识面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实现了预习的真正意义。
  (二)一定要预设问题,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对于预习的过程,虽然说是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过程,但是教师引导作用不可忽视。如果在预习当中长时间的依靠学生们自己去进行问题的思考与假设,那么久而久之,学生们对于各种文章的思考都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思维就会被束缚,因此教师要在预习的过程中做一定的引导。比如在教学《桂花雨》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在预习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们:桂花会下雨吗,大家可以好好的去想一下“雨”的真正的含义,这样利用文章的题目来进行问题的设疑,引导学生们更好的去进行思考。再比如《新型的玻璃》一课的预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让学生们来通过预习利用表格的形式去呈现五种玻璃的特点、作用以及说明方法等等,这样来让学生们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激发学生们预习的兴趣,提高预习的质量,真正的达到高效预习。
  以上是我提出的有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们预习方法的指导以及指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段艾娜.小学语文高年级预习活动的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2]王健华.小学语文预习的有效策略探究[J].新课标,2016,(9):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