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双减”下小学生理解词语的有效方法
【作者】 雷光容
【机构】 (四川省资中县重龙镇中心学校)
【正文】摘 要:修房子离不开一砖一瓦,而语文这座高楼大厦的基石便是词语,准确地理解词语则是学生有效积累与灵活运用词语的前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双减”新政落实的大背景下,在新课标的正确引领下,应努力探究出适合学生理解词语的有效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词语水平,从而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力。本文作者从日常教学中探索总结出了八种适合小学生正确理解词语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词语;理解词语;有效方法
词语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它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载体,它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一个个词语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句句话、一篇篇文章。学生进行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等活动都要依靠词语。词语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谁都无法撼动的地位,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以及培养和发展他们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无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规定了小学各阶段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要求:
这样看来,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都涉及到了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地理解词语,不仅可以更准确地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书面语言,还可以让孩子学会精准表达。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词语才能在学生的心中深深扎根,这样学生才会灵活运用。不然,词语积累得再多,也好似一堆废物,根本无什么用处。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教会学生理解词语,我们必须教给他们准确理解词语的方法。尤其是在“双减”新政落地生根之后,如何利用好学生有限的在校时间,让学生轻松理解词语意思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探究小学生理解词语的有效方法就显得尤为迫切了。通过实践,我总结出了了下面八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我发现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其实有很多词语的意思已经在课文中巧妙地呈现出来了,只要我们能有效地联系上下文,是不难理解这些词语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小学阶段用得最多且有效的方法。一般来讲大多数词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出现的,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词语,关键是要通读全文,认真仔细地读,上下前后贯穿起来读,能够在文中找出与这个词语意思有联系的内容,这样就能比较准确地体会出该词语的意思。如《一夜的工作》中体会“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的含义,首先要理解“简朴”的意思。通过阅读,我们发现从上文总理办公室的陈设来看,只有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而已,如此简单;接着从后文从总理深夜工作时的饮食来看,只有一杯绿茶、一小碟花生米罢了,而且花生米可以数得清颗数。这样从总理日常工作中的两个方面去思考,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总理是极其简单朴素的,也就准确地理解了词语。
二、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词语
小学生的个人阅历浅,认知水平有限,在阅读中会有很多障碍,会遇到不少无法理解的词语。我一般会让他们在课外阅读时采取跳读的方法,通过联系上下文大胆地去猜测词语的大意,而不必咬文嚼字。但在课内阅读中,就要让学生准确认读和理解。所以当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我就让他们立刻运用部首查字法或音序查字法来解决。查出以后,假如这个字或词有多个义项,则需要联系上下文选择义项。中高年级同学,在学文言文时,如果碰到生难词,千万不能偷懒,要第一时间去查古汉语词典,真正弄懂词义,这样才不会产生误解。在日常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经常带着字典与词典,一旦遇到不懂的字词一定要第一时间查阅,千万不能偷懒,不能放任不管,让它成为知识盲点。
三、采取替换比较法来理解词语
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于理解的词语,我认为可尝试着让他们通过找近义词替换的方法来理解词义。因为换词的好处可多了,它既可以联系旧知,启迪新知,又可以学到作者写作的高超技巧,并且知道有的词既有近义的特点,同时也有程度深浅之分。如,我在教学二年级课文《葡萄沟》中描绘葡萄的颜色,作者用了“五光十色”一词,对这个词语的理解,我就让孩子们通过找近义词替换的方法来理解。我问学生能否将“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显然不可以,因为“五光十色”不仅强调了繁多的花样、鲜艳的色彩,并且常常要与发光的事物相联系。“五光十色”不仅表明了葡萄富有光泽的特点,非常绚丽,同时,也说明葡萄成熟了,获得了丰收。而“五颜六色”这个词强调的是复杂的色彩或繁多的花样,比如鲜花、服装、云彩等等,仅用于具体事物。
四、运用演示法理解词语
课文中有些词语,单靠干瘪生硬的语言去阐释显得苍白无力,老师讲得吃力,学生听来乏味,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实物、图片、动作等来演示,就显得清楚明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学生对“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一句中“渐渐”一词的理解我觉得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事先准备了一个玻璃瓶,装上半瓶红色的汽水,然后让一个女生一颗一颗地向瓶子里扔石子,让其余同学认真观看,同学们发现水慢慢地升到了瓶口。到此大家也都明白了“渐渐”就是“慢慢”“缓缓”的意思;又如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学安岭》一文中“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对这句中“抽出”的理解,我就请了一个学生(事先让他准备了一把宝剑别在腰间)上台,让他从腰间抽出宝剑。学生看了演示一下子明白了“抽出”是多么地快而有力。“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是把枝条的生长过程看成抽的过程,说明枝条长得快。“抽出”这个词贴切地写出了树木在春天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
五、通过理解重点字义理解词语
对于某些词语的理解,我们如果能抓住关键字,弄懂它的意思,再结合上下文,再把这个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那么整个词语的意思便迎刃而解了。例如,“憨态可掬”一词,学生对“掬”字不懂,可只要查字典,就能轻松知道“掬”是“用两手捧”的意思,那么整个词语的意思是形容憨态十分明显,好像可以用手捧住一样,多形容动物或人形态天真可爱、单纯的样子。再如,“方兴未艾”这个词,学生对“艾”字不理解,经查阅字典,知道“艾”是“停止”的意思,所以“方兴未艾”的意思就是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六、运用表演法理解词语
对某些词语的理解,当学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时,我就通过动作、神态的表演来帮助他们理解词语。如五年级下册课文《猴王出世》中“抓耳挠腮”“瞑目蹲身”“拱伏无违”等词语也可以通过动作、神态的表演来让学生理解它们的词义。
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词语在生活中运用得相当广泛,因此我们要多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例如,在教《青蛙卖泥塘》一课时,对“吆喝”一词的理解,我是这样提问的:“同学们,你们平常听见过吆喝声吗?”“听过,听过。”“买叶儿粑啰,两块钱一个!”“磨刀啰!”“买麻糖哦!”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开始吆喝起来,一个个都学得挺像的,不言而喻,“吆喝”一词的意思都弄清楚了。像这样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意思,会大大降低词语理解的难度,使词义更清楚直观。
八、借助多媒体理解词语
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可以增添一些生动形象的图画或动态图片、视频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词语意思。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天窗》一课理解“闪烁”一词时,我就特意制作了星星闪烁的动态图,学生通过观看,瞬间就理解了它的意思。再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由于我们同学都没见过小艇,我就播放一段带有威尼斯的小艇的视频给同学们观看,大家一下就了解了小艇的样子。
总之,小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止以上几种,我们还要不断探究。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依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相应的方法,力争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各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关键词:词语;理解词语;有效方法
词语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它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载体,它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一个个词语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句句话、一篇篇文章。学生进行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等活动都要依靠词语。词语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谁都无法撼动的地位,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以及培养和发展他们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无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规定了小学各阶段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要求:
这样看来,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都涉及到了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地理解词语,不仅可以更准确地感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书面语言,还可以让孩子学会精准表达。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词语才能在学生的心中深深扎根,这样学生才会灵活运用。不然,词语积累得再多,也好似一堆废物,根本无什么用处。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教会学生理解词语,我们必须教给他们准确理解词语的方法。尤其是在“双减”新政落地生根之后,如何利用好学生有限的在校时间,让学生轻松理解词语意思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因此探究小学生理解词语的有效方法就显得尤为迫切了。通过实践,我总结出了了下面八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我发现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其实有很多词语的意思已经在课文中巧妙地呈现出来了,只要我们能有效地联系上下文,是不难理解这些词语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小学阶段用得最多且有效的方法。一般来讲大多数词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出现的,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词语,关键是要通读全文,认真仔细地读,上下前后贯穿起来读,能够在文中找出与这个词语意思有联系的内容,这样就能比较准确地体会出该词语的意思。如《一夜的工作》中体会“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的含义,首先要理解“简朴”的意思。通过阅读,我们发现从上文总理办公室的陈设来看,只有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而已,如此简单;接着从后文从总理深夜工作时的饮食来看,只有一杯绿茶、一小碟花生米罢了,而且花生米可以数得清颗数。这样从总理日常工作中的两个方面去思考,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总理是极其简单朴素的,也就准确地理解了词语。
二、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词语
小学生的个人阅历浅,认知水平有限,在阅读中会有很多障碍,会遇到不少无法理解的词语。我一般会让他们在课外阅读时采取跳读的方法,通过联系上下文大胆地去猜测词语的大意,而不必咬文嚼字。但在课内阅读中,就要让学生准确认读和理解。所以当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我就让他们立刻运用部首查字法或音序查字法来解决。查出以后,假如这个字或词有多个义项,则需要联系上下文选择义项。中高年级同学,在学文言文时,如果碰到生难词,千万不能偷懒,要第一时间去查古汉语词典,真正弄懂词义,这样才不会产生误解。在日常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经常带着字典与词典,一旦遇到不懂的字词一定要第一时间查阅,千万不能偷懒,不能放任不管,让它成为知识盲点。
三、采取替换比较法来理解词语
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于理解的词语,我认为可尝试着让他们通过找近义词替换的方法来理解词义。因为换词的好处可多了,它既可以联系旧知,启迪新知,又可以学到作者写作的高超技巧,并且知道有的词既有近义的特点,同时也有程度深浅之分。如,我在教学二年级课文《葡萄沟》中描绘葡萄的颜色,作者用了“五光十色”一词,对这个词语的理解,我就让孩子们通过找近义词替换的方法来理解。我问学生能否将“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显然不可以,因为“五光十色”不仅强调了繁多的花样、鲜艳的色彩,并且常常要与发光的事物相联系。“五光十色”不仅表明了葡萄富有光泽的特点,非常绚丽,同时,也说明葡萄成熟了,获得了丰收。而“五颜六色”这个词强调的是复杂的色彩或繁多的花样,比如鲜花、服装、云彩等等,仅用于具体事物。
四、运用演示法理解词语
课文中有些词语,单靠干瘪生硬的语言去阐释显得苍白无力,老师讲得吃力,学生听来乏味,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实物、图片、动作等来演示,就显得清楚明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学生对“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一句中“渐渐”一词的理解我觉得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事先准备了一个玻璃瓶,装上半瓶红色的汽水,然后让一个女生一颗一颗地向瓶子里扔石子,让其余同学认真观看,同学们发现水慢慢地升到了瓶口。到此大家也都明白了“渐渐”就是“慢慢”“缓缓”的意思;又如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学安岭》一文中“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对这句中“抽出”的理解,我就请了一个学生(事先让他准备了一把宝剑别在腰间)上台,让他从腰间抽出宝剑。学生看了演示一下子明白了“抽出”是多么地快而有力。“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是把枝条的生长过程看成抽的过程,说明枝条长得快。“抽出”这个词贴切地写出了树木在春天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
五、通过理解重点字义理解词语
对于某些词语的理解,我们如果能抓住关键字,弄懂它的意思,再结合上下文,再把这个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那么整个词语的意思便迎刃而解了。例如,“憨态可掬”一词,学生对“掬”字不懂,可只要查字典,就能轻松知道“掬”是“用两手捧”的意思,那么整个词语的意思是形容憨态十分明显,好像可以用手捧住一样,多形容动物或人形态天真可爱、单纯的样子。再如,“方兴未艾”这个词,学生对“艾”字不理解,经查阅字典,知道“艾”是“停止”的意思,所以“方兴未艾”的意思就是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六、运用表演法理解词语
对某些词语的理解,当学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时,我就通过动作、神态的表演来帮助他们理解词语。如五年级下册课文《猴王出世》中“抓耳挠腮”“瞑目蹲身”“拱伏无违”等词语也可以通过动作、神态的表演来让学生理解它们的词义。
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词语在生活中运用得相当广泛,因此我们要多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例如,在教《青蛙卖泥塘》一课时,对“吆喝”一词的理解,我是这样提问的:“同学们,你们平常听见过吆喝声吗?”“听过,听过。”“买叶儿粑啰,两块钱一个!”“磨刀啰!”“买麻糖哦!”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开始吆喝起来,一个个都学得挺像的,不言而喻,“吆喝”一词的意思都弄清楚了。像这样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意思,会大大降低词语理解的难度,使词义更清楚直观。
八、借助多媒体理解词语
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可以增添一些生动形象的图画或动态图片、视频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词语意思。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天窗》一课理解“闪烁”一词时,我就特意制作了星星闪烁的动态图,学生通过观看,瞬间就理解了它的意思。再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由于我们同学都没见过小艇,我就播放一段带有威尼斯的小艇的视频给同学们观看,大家一下就了解了小艇的样子。
总之,小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止以上几种,我们还要不断探究。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依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相应的方法,力争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各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