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学好传统经典 提升核心素养

【作者】 杜秀红

【机构】 (河北省清河县教师发展中心)


【正文】

——浅谈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教学

  摘 要:时代在发展,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变得越来越重要。古诗文的阅读学习,可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涵育高雅志趣。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加强阅读、引导学生品析词句、迁移运用等方面展开教学,把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教学的目标落到实处,指导学生学好传统经典,在学生的成长中,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还需要注重他们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好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好;传统经典;提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中心发展学生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还需要注重他们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大多篇幅短小,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古诗文的阅读学习,可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加强阅读、引导学生品析词句、迁移运用等方面展开教学,把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教学的目标落到实处,更好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文化修养,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口头表达技巧、情感意识和心理素质。因此,在现今社会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一、加强诵读结合,读出文章韵味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是整体感知的有效途径。文言虚词和不同句式往往会直接表现出作者的情趣,因此文言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准、读好节奏、读出韵味。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语言之精炼、意境之优美、韵味之丰富。学生在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朗读实践中,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良好的语感,进而更好地把理解文章内容与积累文言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诵读更加有滋有味。
  以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为例,课文篇幅非常短小,仅84字。教学这篇小品文时,由于学生经过七年级一个学期的朗读训练,已经具备了诵读文言文的学习经验,教师就让学生先结合课文注音和注释自由朗读,至少把课文读三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通过教师范读、领读,帮助学生把握朗读停顿的节奏。再通过互读互评、个人展示读、小组赛读等形式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文章的韵味来,在熟读成诵中感受经典的语言魅力。
  二、品析关键词句,感受文章内涵
  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如果学会抓关键词句就会脑中有纲,心中有句,做到文不离言,言中有文。在学生通过诵读对文本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文中关键词句进行品析,并结合课文注释、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场景画面、情境描述等方式获得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与感受。
  如诸葛亮的《诫子书》文短意长,言简意赅。教学时,要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聚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几个关键词,让学生理解它们在文中表示的意思,课文又是怎样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论述,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的。引领学生通过比较、品味、赏析、讲述等,感受作者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期待,促进学生对古文理解感悟,帮助学生真正读出文章的内涵韵味。
  三、联系现实生活,实现迁移运用
  在学生读通、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教师依据文言文的特点采用知人论世、切记体察、联系实际、适度拓展、读写联动等形式,来引领学生进行适当的语言训练,以帮助学生实现文言文阅读学习的迁移运用,融会贯通,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与建构,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虽有佳肴》教学为例,在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后,教师让学生体会学习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在交流中学生明白“教学相长”的道理。教师再针对“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引领学生进行适当的语言训练:虽有(),弗(),不知其()也。在教师语言表达支架的搭建下,学生能够写出多个“做事情重在实践,重在学习,重在汲取”的例子。这样的读写训练,既促进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内化,又在迁移运用中使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四、挖掘精神价值,传承优秀文化
  统编语文教材选录的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语言凝练典雅,内容博大精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深刻的教学价值。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挖掘文章蕴含的文化价值,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无形的文化渗透,使学生从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把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以文化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我国历来有“文以载道”的传统,阅读经典文言文,除了可以提升语言能力、感受语言的发展演变之外,还可以感受、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学习《爱莲说》,感悟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情操;品读《岳阳楼记》,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品质所震撼;阅读《石壕吏》,体会“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及作者深切的忧国忧民思想。因而阅读经典的文言作品,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文言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传统经典”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们带来了一片生机,教学中应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悟情;同时要让学生品味语言美,领悟其中的意境美;学以致用,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它时时唤起学生创造的灵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情怀,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提升了学生语文水平和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