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特殊教育学校数学的生活化教学

【作者】 陈 璞

【机构】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特殊教育学校)


【正文】摘 要:我们所用的培智数学教材与普通小学教材出入较大,这主要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而编排的。在特殊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尽量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包括:式题教学、应用题教学等。我们所选择的材料应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逐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特殊教育;培智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方法 
  “新课改”提倡我们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培智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我们要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让教学更“接地气”,有助于提升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式题教学与生活化教学的融合 
  式题教学不仅抽象而且非常枯燥,学生们接触多了就会望而生畏。特殊学校的学生存在生理缺陷,学习式题时容易出现走神、思维疲劳等问题。考虑到式题的重要性,我们还要加强重视,尽量让隐性知识显性化。结合这些学生的特点,我们要选用具体事物加以表现,比如,“10以内加减法”对于正常学生来说非常简单。在特教学校式题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事物,通常用“桔子”“香蕉”“苹果”等进行演示,“5+3”我们就可以在一个手提袋中放5个苹果,然后问大家“这是什么水果?”“大家爱吃吗?能够正确回答以上问题后,我们就可以一起吃掉它们啦。”“我把这几个(3个苹果)也放到这个袋子里,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这个过程中,大家都会跃跃欲试。之后,我们就可以用同一办法计算减法。同样,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使用手指或课本代替,大家在“玩”中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一般规律。
  2、应用题与生活化教学法的融合
  应用题对于普通孩子都是教学难点,对于特教学生更是难上加难。考虑到这些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均存在障碍,从而影响到他们的理解力、想象力、归纳总结能力。事实上,应用题考察的就是学生的这些能力,对弱智学生来说不啻无法逾越的难关。我们讲授应用题,旨在让这些学生能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正因如此,我们要借用生活素材,降低学习难度。比如,教材涉及的应用题“有8只鸽子,平均放入2个笼子,每个笼子放几只鸽子?”考虑到有的学生没有接触过“笼子”“鸽子”。那么,我们就让学生当“演员”,随机选8名学生,让他们分成2队,此时就能直观地看出,每队各有几名学生。此类方法用了“站一站”“分一分”“动一动”“数一数”,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记忆效果也非常牢固。
  3、图形表象与生活化教学的融合 
  特教学生很难理解空间表象,事实上大家在生活中接触到若干种几何图形。那么,我们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就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通常,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看”“数”“摸”“比”“量”“裁”中学到知识,尤其是提醒大家,在课余时间多观察一些物体形状。
  比如说,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关知识时,我们就要引导大家,动手数一数图形的“边”“角”各有几个,用尺子量一下每条边的长度。放学前安排学生回家找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物品,第二天重复上一节课内容,大家就能很好地理解图形的表象概念了。在学习立体图形(圆柱)时,更要让大家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圆柱形的,大家就会想到“铅笔”“易拉罐”“水杯”等等。此时,可以给大家发A4纸,让大家尝试卷出圆柱形状,对于感兴趣的学生,给他们双面胶来固定好圆柱体。这时候,大家就能直观地看到这个圆柱体有两个圆(底),还有一个圆滑的表面。这样就能将知觉与表象结合起来。
  4、巧用教材中的生活化素材 
  培智教材中有很多生活化的内容,比如“人民币相关知识”“时间知识”“质量知识”。这些内容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教材,而是应该将课内外知识结合到一起。比如,学习“人民币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个“小超市”,让大家“表演”购物过程。针对“时间知识”,我们可以通过演示(石英钟)让大家认识具体时间,还可以让学生当“教师”,站到讲台上调整钟表的时间,让大家准确读出来。有关“质量知识”,我们可以用小电子秤和一些生活化的“道具”(矿泉水、洗衣粉等等)来完成称重。在“比多少”这类应用题中,可以借助“爷爷”“爸爸”“我”来计算年龄差。
  5、主题教学与生活化教学的融合 
  特教学生往往不会使用数学知识。为了提升大家的应用能力,我们就要尽量引入生活相关的素材内容,让大家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我们形影不离。比如,在学习“0~10”的数字时,我们应该先让大家会认、会读、会比(大小)。之后,我们就可以引入一些生活素材,“家门口有几路公交车?”“家里有几口人?”“家长电话号码是多少?”。放学前,要给大家布置“作业”,“放学后,找一下身边还有哪些数字!”学生们就会发现如下数字知识“红灯计时”“门牌号”“单元号”“商品价签”“广告牌(价格)”等等。大家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数字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啊。
  在加减法环节,我们可以将“人民币”知识融入进来,先用整数(元)来计算,之后增加角,比如:购买玩具(奥特曼)需要花费32元,购买帽子需要15元,总计需要多少元?这类问题,可以引入“情景剧”,或者给大家发计算器,这样就能提高计算效率,更好地掌握价格、加减法相关的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学法在培智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智残儿童来说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使数学的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是愉快的,更是有用的。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这些学生而言,我们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能够真正学会数学知识,并能在生活中活学活用,这才是我们教育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