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从小课时走向大单元
【作者】 楼晓佳
【机构】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园区小学)
——大观念统领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摘 要:如今,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成了热点话题。在大观念视角下该如何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是值得小学英语教师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大观念视角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出发,探究大观念统领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大观念;单元整体教学;小观念
2021年,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英语学科与信息化教学深度融合的高级研讨会上,王蔷教授讲述了“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探析”的相关理论。她指出:英语课程下的大观念是指学生完成某一阶段的英语学习后,形成对特定主题的新认知、解决问题的新思想和方法,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每一个单元主题的学习都应该以引导学生建构和生成大观念为目的,通过一个个大观念的建立共同支撑和持续保障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大观念及大观念下单元整体教学在英语课程中的提出,引起了广大学者和教师的重视,这对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大观念视角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
(一)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大观念统领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材和碎片化知识的束缚,将凌乱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纳入知识结构,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并在教学中融入持续的评价,确保目标落实。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为小学英语学科关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也进一步丰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王蔷教授曾说:“教师要经常思考:学生一节课后,带走了什么?”这句话即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落脚点。当前,我们的英语课堂有活动、有学生参与,但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极为有限。看似“热闹”的课堂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学生看似学到了很多知识,但这些知识将很快遗忘。而在大观念引领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中心,学生在主题意义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建构起连贯的、整合性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知识和能力真正内化。
(三)促进育人理念的更新变革
在传统小学英语教学中,育人通常是老师“告诉”的。单一的课时教学难以实现复杂的育人目标,没有体验和感悟的教育触及不到学生的心,只会成为老师口头呼喊的空号。而大观念理念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时从育人的角度思考单元内容,并将育人目标融于主题意义探究和语言实践活动中,打通了课堂和真实世界的联结,让学生在参与、体验、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价值判断、态度和观念,从而促进单元的核心理念的内化,真正润物细无声。
二、大观念视角下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基于课标,围绕单元主题,深入解读、分析、整合和重组教材和教学资源之后,结合学情,搭建一个由单元大主题统领,依托单元内与主题关联的多个语篇,按照清晰的逻辑完成整个大单元的教学(2021,王蔷)。那么,在大观念视角下该如何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呢?下面以人教版PEP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Unit 4 When is the art show?为例,探究大观念统领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路径和方法。
(一)研读单元内容,提炼大观念
在单元教学设计时,我们先根据单元话题出发,从学科育人的角度初步推断单元主题意义探究的方向。然后分析单元中的主要板块内容,从语言价值、情感价值、人文价值等不同纬度挖掘每个板块的小主题和主题意义。再次,分析各板块主题意义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确定单元主题和大观念。
(表1:单元大观念建构流程图)
例如,人教版PEP英语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话题是“Special Days”,通过单元板块分析表,笔者从该单元六大板块入手,从板块类型、板块内容、板块话题和板块主题意义等方面解读文本,深入挖掘各板块文本内涵及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单元主题和单元大观念的建构做好准备。(由于单元语音板块是独立板块,在这里暂不做处理)
(表2:五下第四单元板块分析表)
在对板块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后,笔者确定本单元的主题为:Know someting about special days,do someting on special days。单元大观念定位为:通过知识的建构获取对 special days 的深层认知,形成在特殊日子做有意义事情的观念,并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记录特殊日子,感受成长的过程。
(二)关联小观念,规划单元框架
在大观念的统领下,我们可将大观念化解为具有逻辑性、层次性的核心问题,再根据这些问题提炼小观念,并对小观念进行关联,调整课时内容,形成单元框架。在这样的视角下,语篇的学习不再是孤立的,零散的单元内容被重新梳理和整合,他们之间存在螺旋式上升的关系。学生在语篇学习的过程中,一个个小观念逐步形成,进而建构成学生自己心中的单元大观念,完成对单元主题的探究与建构。
例如,在本单元教学设计时,笔者通过疑问词“what,why,how”将大观念化解为“What is special day ? How do you feel on special days? What can you do on special days? Why should you do something on special days? How to remember these special days?等由浅入深、逐层推进的核心问题链,再根据这些问题提炼了三个小观念,既“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特殊日子”,“学会在特殊日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和“学会用一定的方式记录特殊日子,感受生命成长”。在这些小观念的引领下,课时内容也进行了重新调整,单元框架逐渐形成。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语言学习体验过程中,在逻辑关联、层层递进的小观念引领下,对special days 有了自己的认知,并在special days 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和如何来记录这些special days,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表3:五下第四单元大观念建构流程图)
(三)依托大小观念,规划单元目标
在完成对单元大小观念的提炼后,我们需要依托单元大小观念,以单元框架为导向,合理规划单元目标,确保在各课时教学中落实大小观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基于此,笔者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表4:五下第四单元学习目标)
(四)确定课时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课时目标的设定要以课时小观念为引领,以单元整体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梳理结构化知识和语言学习的重点,反映出学生基于语篇主题进行意义探究的全过程。而教学活动的展开要围绕课时小观念、课时目标,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由易至难、由简至繁,以递进的方式层层深入。
下表以该单元的读写课Two new kittens为例,简要阐述如何根据课时目标并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表5:五下第四单元读写课Two new kittens课时学习目标)
(五)设计评价方案,完成教学评价
在进行单元整体学习时,评价要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除了课堂活动评价之外,为了了解学生对于单元知识及大观念的建构情况,我们对单元整体教学的评价采用开放性教学评价。
例如,笔者在本单元评价方式中设置了基础知识评价、教育叙事评价和读写融合评价,在评价反馈中检测学生单元学习状态和单元大观念建构情况。
(表6:五下第四单元单元评价方式)
在大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笔者以大观念为引领,通过分析单元话题,挖掘板块内容,探究主题意义等方式,建立单元大小观念,并以此为基,划分单元课时,规划单元目标,并根据课时目标设置教、学、评一体活动。这样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实现了单元整体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化,让小课时走向了大单元。同时,该模式打通了学科和真实世界的联系,帮助学生知识内化,实现了学科育人的目标。该理念层面的实践研究也启发我们:在今后的单元教学时,我们要学会思考在单元范围内实现什么育人目标、如何实现育人目标等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崔超,《大概念视角下英语单元教学的重构》,教学与管理,2020.2。
[2]王蔷、 周密 、蒋京丽 、闫赤兵,《基于大观念的英语学科教学设计探析》,课程教材教法,2020.11。
[3]赵连杰,《英语学科大观念的建构路径及案例剖析》,中小学教师培训,2021.10。
[4]吕立杰,《大概念课程设计的内涵与实施》,教育研究,2020.10。
[5]周诗杰,《基于大观念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探析》,课程教材教法,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