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作者】 杨明娥

【机构】 重庆市万州区望江小学


【正文】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入,促进核心素养教学的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维度,其不仅对应着语文学习的关键方法,同样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助推下,“整本书阅读”一度成为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开阔的实践平台,更为关键的是为学生创造了多样性的阅读场景,能够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引导其利用语文知识更好地感悟生活、思考问题。从而在有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其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感悟能力,最终有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本文就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最终使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阅读习惯。为了可以在阅读教学环节中将最佳的阅读体验带给学生,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语文教师要将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当作教学出发点,要对激发其整本书阅读的学习潜力多加重视,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1整本书阅读概念分析

整本书阅读主要是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体现阅读的统一性、综合性和系统性。我国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教师要借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开阔学生语文学习视野、扩大阅读学习范围,增强学生阅读实践能力。以“读好书、多读书”最为关键,在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时,合理渗透阅读教学方法和技巧,提升阅读学习整体水平。同时,能够尽量避免学生只阅读语文课本,而是利用课外碎片化时间,在个人阅读兴趣的指导下自主阅读,自主想象,精心筛选适合自己的阅读文本,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教师需要主动调整教育教学思路,通过整本书阅读锻炼学生综合性阅读能力,使学生对整本书故事情节进行深度分析,掌握阅读文本的主题脉络、情感表述、写作技巧等内容,填补学生对阅读的学习缺失部分,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提高阅读核心素养。

2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

2.1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期间的好老师,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文内容较为浅显,学生在阅读过后多数情况都能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在传统小学语文学科阅读授课期间,阅读授课方式较为单一、枯燥,教师没有以欣赏的角度着手,仅通过领读以及学生跟读这一单一方法讲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师长期在照本宣科的方法下开展教学,学生也是长期以被动学习的状态接受所学知识,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对阅读丧失兴趣,这直接影响到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期间,应结合学生的兴趣,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当前的实际学情进行结合,不断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发现文中作者想表达出来的情感,以此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同时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在讲解《猴王出世》一课文期间,语文教师可在讲课前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与猴王出世相关的图片以及影视片段给学生进行展示和播放,或展示《西游记》这部影视作品中和美猴王相关的片段,以此引出课文主题,使学生对猴王出世发生的事情产生兴趣,进而对《西游记》这本书产生整本书阅读的热情。

2.2结合单元主题,推荐阅读书目

在语文教材中,除了“快乐读书吧”对整本书阅读的指导以外,每个单元课文的编排都是围绕着鲜明的主题展开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围绕单元主题进行拓展延伸,给学生推荐相关书目进行阅读。如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走近鲁迅”单元中,结合课内学习的《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有的人》四篇课文后,老师可以再向学生推进阅读《呐喊》《彷徨》《朝花夕拾》和《狂人日记》等鲁迅的代表作品,学生通过拓展阅读鲁迅相关的作品,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成就等,既有助于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实现语文要素的落地,也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阅读体验,更能在阅读中培养比较、思辨、审美等高阶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2.3互动交流,实现阅读经验共享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虽然能够获得有效的阅读方法,但是阅读并非“闭门造车”,而是需要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分享,才能有效弥补自身认知上的空缺,并对自身情感内涵起到培养作用。这一方法不仅是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关键措施,同时也是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重要环节,能够助力学生思维、审美、文化、语言能力得到提升。为此,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建交流活动,鼓励其将自身的阅读感悟分享给其他学生,在彼此借鉴中实现共同成长。

2.4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并开展整本书阅读教育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以前,老师们首先就必须清楚小学阶段的学生读书定力不足,因为一般来说,大多数小学生都很难在书桌前面保持情绪稳定很久,这也就表明了充分的读书兴趣才是完成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关键。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来提升整体教学的趣味性。

2.5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整本书阅读不仅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吸收文本知识,同时教师也应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活动渠道,帮助学生将知识信息外放出来,如此才能形成完整的教学循环,帮助学生将阅读收获有效转化成行为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基于小学生热衷于模仿的天性,引导学生根据整本书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书籍的感悟,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结语

总之,新时代的教育工作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语文的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课本知识,阅读能力是语文学科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在教学中想要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正因为如此语文的教学中开展整本书的阅读不仅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让学生在整本书的阅读中深度品读佳作,感受趣味故事的过程中提升文学审美能力,同时还能在经典作品中获得写作的素材积累,对于学生的写作也是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郭美红.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5):114-118.

[2]黄利文.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11-13.

[3]张弘.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0.

[4]赵玉玲.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分析[J].学周刊A版,202126):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