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绿色课堂构建的原则和策略
【作者】 刘 慧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八一路小学)
【正文】摘 要:绿色课堂是指在“绿色思想”的指导下,从课堂的各个环节着手,协调平衡各种主客观因素,以促进学生自由、自主、自然发展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本文就构建绿色课堂的基本原则和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绿色课堂;基本原则;构建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实现教学方式的真正让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要实现这一目标,构建宽松自由的绿色课堂,促进师生和谐互动的新型课堂教学势将必行。
新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建立有效互动课堂,提高课堂效益的必经之途。教学互动是师生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讲师”,而是循循善语的“导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而是与学生共同创造、共同发展的“平等中的首席”。
一、构建绿色课堂的基本原则
1、学生本位原则。绿色课堂是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课堂环境,它以学生为本位,在设置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力求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通互融,力求彰显每一个学生的独特的个性,让这种课堂的绿色环境作用于每一个学生,产生认同和顺应,还学生以课堂主人的本来地位。
2、尊重学生原则。学生是整体的人,有学习的能力,有探究的欲望,有创新的潜能,有独特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建立正确的学生观,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畅所欲言地发表意见和参与讨论必须在自由的时空中才能实现。
3、依靠学生原则。绿色课堂作为一种环境刺激与学生之间有一定距离,要缩小这种差异,只能依靠学生,依靠学生的参与。环境育人,人又创造环境,依靠学生实际体现了学生与环境的共生性,在一系列的参与中,学生与环境之间的距离感开始缩小,外在的社会规范与学生的天性得到统一。
二、构建绿色课堂的策略
1、精心设计“导入语”,为绿色课堂创设更好的课堂气氛。课堂导语是教师在讲授新课前有目的、有计划设计的简练、概括的有暗示本节课学习任务或学习重点的导入新课的语言。出色的导语艺术是促进课堂教学成功的有效手段,因此,创境激情,唤起思想上的共鸣是导语设计的重要任务。其次,运用灵活多变的导语形式,是学生每堂课都保持最佳“入门”姿态的有效手段。导语应简洁凝练,饱含感情,具有“煽情”作用。一句话,好的开头将预示着课堂教学的成功开始。
2、放弃权威,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绿色课堂。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呢?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始终是他们的良师益友。教师在课堂上,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一点毋庸置疑。把微笑保持在脸上,传染给学生,是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坚持的一条原则。师生心情愉快,还有什么任务完不成呢?热情是最好的老师。
其次,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每堂课至少保持几分钟的亢奋状态。或一个笑话,或一个搞笑的动作,或语言上的飞白、幽默,始终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应该集中在的某个点上。赵本山的小品为什么会让观众百看不厌,不就是抓住了观众的兴奋点吗?一句话:让课堂变成师生共同学习的乐园。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怀着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伴随着舒缓柔美的乐曲,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整个教室弥漫着一种感伤凄楚的情境氛围。我的声音哽咽了,我的嗓音也沙哑了,而此时我发现,有的同学凝思静想,有的同学眼眶湿润……看得出,学生的情感已被充分煽动起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自然地调动起来。在这情感的酝酿和蓄积之后,去分析课文,提示中心,一切都显得驾轻就熟。可见教师的情会直接感染和打动学生,使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得以情感的升华。
3、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发表意见,新的时代要求我们:社会不再需要“乖孩子”而需要的是大批的有创造力、有想象力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这些“工程师”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生观,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个哪怕是在我们看来很微不足道的质疑,精心呵护他们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尊重、赏识学生,多说几句赞美的话、表扬的词,学生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赏识其实并不深奥,也许就是一句话,你很聪明,我就知道将来你能成为科学家;也许就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学生的手;也许就是一个你不经意的一件小事,甚至它还可以是一句我以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而这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
4、深钻课标和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提问。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恰当的提问,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绿色课堂,是现代教育发展和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产物。绿色课堂是更活泼、更自主、更和谐的课堂,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的课堂,是培养和谐全面发展的课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构建绿色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构建这一赋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教学模式将是我不断地追求。
参考文献:
[1]李素平.浅谈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活起来[J].新课程(上),2019(11)25-25.
[2]郭卫芳,邱刚.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初探[J].作文成功之路(上),2021(2):85-85.
关键词:绿色课堂;基本原则;构建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实现教学方式的真正让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要实现这一目标,构建宽松自由的绿色课堂,促进师生和谐互动的新型课堂教学势将必行。
新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建立有效互动课堂,提高课堂效益的必经之途。教学互动是师生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讲师”,而是循循善语的“导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而是与学生共同创造、共同发展的“平等中的首席”。
一、构建绿色课堂的基本原则
1、学生本位原则。绿色课堂是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课堂环境,它以学生为本位,在设置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力求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通互融,力求彰显每一个学生的独特的个性,让这种课堂的绿色环境作用于每一个学生,产生认同和顺应,还学生以课堂主人的本来地位。
2、尊重学生原则。学生是整体的人,有学习的能力,有探究的欲望,有创新的潜能,有独特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建立正确的学生观,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畅所欲言地发表意见和参与讨论必须在自由的时空中才能实现。
3、依靠学生原则。绿色课堂作为一种环境刺激与学生之间有一定距离,要缩小这种差异,只能依靠学生,依靠学生的参与。环境育人,人又创造环境,依靠学生实际体现了学生与环境的共生性,在一系列的参与中,学生与环境之间的距离感开始缩小,外在的社会规范与学生的天性得到统一。
二、构建绿色课堂的策略
1、精心设计“导入语”,为绿色课堂创设更好的课堂气氛。课堂导语是教师在讲授新课前有目的、有计划设计的简练、概括的有暗示本节课学习任务或学习重点的导入新课的语言。出色的导语艺术是促进课堂教学成功的有效手段,因此,创境激情,唤起思想上的共鸣是导语设计的重要任务。其次,运用灵活多变的导语形式,是学生每堂课都保持最佳“入门”姿态的有效手段。导语应简洁凝练,饱含感情,具有“煽情”作用。一句话,好的开头将预示着课堂教学的成功开始。
2、放弃权威,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绿色课堂。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呢?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始终是他们的良师益友。教师在课堂上,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一点毋庸置疑。把微笑保持在脸上,传染给学生,是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坚持的一条原则。师生心情愉快,还有什么任务完不成呢?热情是最好的老师。
其次,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每堂课至少保持几分钟的亢奋状态。或一个笑话,或一个搞笑的动作,或语言上的飞白、幽默,始终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应该集中在的某个点上。赵本山的小品为什么会让观众百看不厌,不就是抓住了观众的兴奋点吗?一句话:让课堂变成师生共同学习的乐园。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怀着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伴随着舒缓柔美的乐曲,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整个教室弥漫着一种感伤凄楚的情境氛围。我的声音哽咽了,我的嗓音也沙哑了,而此时我发现,有的同学凝思静想,有的同学眼眶湿润……看得出,学生的情感已被充分煽动起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自然地调动起来。在这情感的酝酿和蓄积之后,去分析课文,提示中心,一切都显得驾轻就熟。可见教师的情会直接感染和打动学生,使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得以情感的升华。
3、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发表意见,新的时代要求我们:社会不再需要“乖孩子”而需要的是大批的有创造力、有想象力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这些“工程师”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生观,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个哪怕是在我们看来很微不足道的质疑,精心呵护他们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尊重、赏识学生,多说几句赞美的话、表扬的词,学生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赏识其实并不深奥,也许就是一句话,你很聪明,我就知道将来你能成为科学家;也许就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学生的手;也许就是一个你不经意的一件小事,甚至它还可以是一句我以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而这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
4、深钻课标和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提问。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恰当的提问,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绿色课堂,是现代教育发展和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产物。绿色课堂是更活泼、更自主、更和谐的课堂,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的课堂,是培养和谐全面发展的课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构建绿色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构建这一赋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教学模式将是我不断地追求。
参考文献:
[1]李素平.浅谈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活起来[J].新课程(上),2019(11)25-25.
[2]郭卫芳,邱刚.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初探[J].作文成功之路(上),2021(2):8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