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作者】 魏 源

【机构】 (新疆轮台县第十二小学)


【正文】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因其处于生长发育的初级阶段,其个性化特点更加鲜明,学习能力也呈现较为明显的高、中、低层次,此时采取分层教学恰好能够有效迎合这一明显学习特征,并发挥出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真切认识到这一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深入领悟因材施教的本质所在,积极应用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最大限度上帮助他们收获成功,为此就需要教师对分层教学有真实的理解,本文就此展开了深入的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实施对策;分析
  小学语文的学习需要建立一种分层教学的体制,通过分层教学,学生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方面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同时分层教学有利于每一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得每一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能够有所收获,同时,分层教学的开展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语文课堂的分层教学,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层,使得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学生分层,尊重个体差异
  我们通过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相结合方式,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言技能、学习习惯、文化素养、言谈举止”等六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上课表现、作业情况、考试状况、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学习习惯及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将学生大致划为AC三个层次:A为潜能生,B为中等生,C为优等生。同时向学生说明,这种划分是呈动态变化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自己的层次,并按相应的规则耍求口己,能上则上,该降就降,教师耍不断激励和帮助学生,使其向更高层次迈进。在这一层次中,教师要注意做好学牛心理疏导工作以免学生出现情绪波动,导致教学工作弄巧成拙。
  二、对教师的讲课进行分层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分层教学,在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教师的讲课内容及顺序进行分层,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及获得自主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及创新能力。语文老师在讲课时不能采取“满堂灌”的形式,而是要在合理把握课堂时间完成语文基础知识的讲授的基础上,将讲课的深度和学生的思考纳入其中。例如,语文老师在讲课中,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采取一些具有难度和深度的话题讨论或者是问题提问,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对基础一般的学生,语文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及注重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重点,促使学生向优等生靠拢;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在讲课中要以讲授基础知识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互动
  语文课堂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上有所收获和提高,使得每一个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尽管每一类同学存在差异性,但这并不影响互动教学的开展。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语文课堂的互动,特别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互动,因为他们的理解能力不同,在面对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答案,而这恰恰丰富了语文教学的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取长补短,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学生的差异性是促进语文教学开展的最好途径,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开展多层次互动式的语文教学。比如,在进行青蛙《坐井观天》的讨论时,教师应该积极的与学生开展各式各样的互动模式,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发言,形成一种讨论的氛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都要开展互动式的教学,使得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应该设置互动范围,你认为青蛙这种行为有利有弊?请说明理由。然后教师应该与学生积极地互动,帮助学生加深自己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分层布置作业,巩固提高教学成果
  分层布置作业,也是实施分层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的情况,适当设计难易程度不一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后,鼓励学生去尝试其它层次的作业,达到更高的要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五、教学评价的分层
  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评价时要注重分层学生的特点,如: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要以肯定、鼓励的方式不断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进而对学习产生兴趣,不断进步;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其评价应更加中肯并以激励与引导为主,使其不断改正与进步;对于优秀的学生教师应以榜样为标准不断提醒他们学无止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帮助他们养成谦虚的学习态度与不断努力的求学精神。
  小学语文课堂分层教育的有效实施任重而道远,总而言之,我们在摆脱旧的教育模式的道路上还要冲破很多束缚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育者必须总结过去的教育经验,在实施分层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慎之又慎,理性负责公正的对待各个不同的学生群体,避免过激改革急于求成的错误行为,广大教育者一定要始终牢记自身的教育使命,积极响应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的号召,调整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理念,以人为本,承认并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只有上下齐心合力,才能将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分层教育真正的推向教育实践中去,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