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的方法探究

【作者】 黄 静

【机构】 (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第二小学)


【正文】  摘 要:新中国的建立经历了千难万险,革命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先进积极分子和人民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文化,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是我们弘扬过去、开拓未来的精神支柱。红色文化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爱国主义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小学语文作为红色文化的载体学科,应引导学生学习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共同创造的“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其丰富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先进的文化形式之一,是中国文化的红色基因,具有强大的语文素养和党的育人功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途上,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红色文化在凝聚人心、举旗帜、兴文化、育新人等方面的重要性,自觉承担责任和使命,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将红色教育与语文阅读学习有机结合,将红色传统和革命精神植根于学生的基因中,使他们成为健康成长的“最佳营养”。
  关键词:红色文化;方法;信息化
  红色文化是革命时代继承下来的历史文化,红色精神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特别是红色文化在小学生中的传播,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红色文化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探索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红色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意识。渗透红色文化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个性,在心中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塑造不怕困难、不怕危险的进取精神。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汉字阅读能力的锻炼。在当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红色文化融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由于小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全面的,红色文化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需要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二者的结合也对课堂内容的呈现提出了相应的挑战。红色文化精神是需要植根于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感,它通过阅读课的内容表现出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红色文明精神的认识。
  一、创新课堂形式,了解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具有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如不怕艰险的长征精神、自力更生、永远攀登科学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传达了爱国精神,不怕为祖国牺牲,无私地为祖国做贡献。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独立思想、完善个性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理解。现在中国强大了,在世界上有了发言权,物质条件更好了。这个时代的学生很开心,也很满意。学生们对新中国成立的困难和牺牲知之甚少,他们认为父母也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中成长。学生对红鱼文化的理解必须基于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我是中国人”的意识。在小学语文课文指导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句子进行游戏。选择一个学生开始,让学生把“我是某菜,我是什么样的人”接力语句,并提醒学生句子不要太长。在游戏开始时,学生们将接力不同的句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将帮助学生相互了解,并通过介绍自己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接力结束后,老师自我介绍。我叫某某老师,我是一个中国人。这是为了让学生打开课本看到我是中国人那一页。无论人们多么与众不同,他们都是中国人。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可以在心中建立一种国家意识,了解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在进行一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部分时,教师应该知道如何深入挖掘课本知识,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善于阅读,同时渗透红色文化精神。
  二、信息化教学,感受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分为文化精神和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文化精神的载体或发源地。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依靠自己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精神。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应该知道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并更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听、看、写等形式,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红色文化是什么。在日常教学中学习《升国旗》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引导学生流利阅读课文后,更好地感受到为什么借助视频升国旗如此重要。所选视频为开国大典升旗片段。从开国大典的气氛中,学生们被引导去感受他们心中自发的自豪感。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通过视频观看和教师对视频背后的解读,学生将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并在沉默中传达红色文化。当学生们再次阅读升国旗的文章时,他们会有不同的感受。他们心中似乎有一股力量很快就会出现,这是中国学生的骄傲。老师应该擅长多媒体,通过展示红色物质文化建筑和物品,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红色文化。
  三、延伸课堂内容,深化红色文化
  精神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如果你想深入理解和解读红色文化,你应该去了解创造红色文化的祖先。小学语文中有许多关于伟大中国人物的文章。在低年段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文章时,学生们与伟大的毛主席接触。本文介绍了沙洲坝取水的困难。毛主席带领当地同志帮助村民挖了一口井。村民们立了一座纪念碑来感谢毛主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感谢前人的努力和牺牲。如果学生们今天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就不应该忘记我们祖先在建立新中国时所做的牺牲。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前人,因为他们才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毛泽东是创造红色文化的重要人物,老师们根据课文进行延伸,向学生们传达毛主席在革命时期的事迹。他们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井冈山的故事。教师还可以以唱红歌的形式深化红色文化的学习。红色文化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注意向学生传递爱国主义,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自豪感。通过对《祖国那么广阔》一文的描述,学生们感受到祖国的美丽和壮丽。老师们用图片使单词更加具体,学生们对美丽的河流和山脉的渴望也随之而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只专注于文字教学,扩展课堂内容,展开更广泛的文化学习之旅,这门学科的意义在于传承文化和精神。
  小学语文中红色文化的渗透不应过于刻意,应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课堂灵活生动。红色文化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核心是爱国主义,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红色文化的出现是以人民热爱祖国为前提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注重学生民族意识的树立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通过丰富的课堂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
  参考文献:
  [1]董鹏.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3(9).
  [2]孟辉.“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