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作者】 崔 晴
【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第五小学)
【正文】摘 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音乐重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充满活力的开放性的音乐课堂。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出现了偏差与失误。核心素养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关键能力和品格,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很重要。通过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模式创新,让学生实现思维能力的初步提升和巩固。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如何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为此,本文阐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法;策略
核心素养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关键能力和品格,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可以独立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发展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让学生能够主动探讨学习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靠的是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个互动交流合作探究的氛围,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本文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运用新课改实践成果、重视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的反思几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注重探究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探究的情境创设很重要,有了良好的情境,同学们的探究欲望才会强。实际上,每个学生都希望尽快发现、探索究竟。教师要使学生愿意探究、乐于探究,急切探究出结果。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问题情境法和实物教具创设情境法,还有多媒体展示法,音乐活动创设情境法等。此外,还有合作探究,就是让学生之间互相合作进行的探究活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也可以以全班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在进行合作探究时,他们的思维难免会发生碰撞,难免会引起争执,这时教师要适时给予正确引导,以便促使他们的交流形成真正的取长补短,真正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也真正地培养了他们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学习、交流的意识。其实音乐学习能力是把原有知识结构中的技能、方式、方法进行整合运用的一种能力,它是音乐综合素质的核心。因此教师要深入地钻研教材。具体应注意一点:立足课改,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强化思维训练,让学生成为思维过程的主体,而不只是追求教学的结果,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应该始终将教学目标作为基础,一切教学设计都应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思维,并依据反馈信息,有的放失地给予指导。
二、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
1.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减负增效。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秉持着“减负增效”的原则去创新,要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完成训练。例如,运用分层教学法这样差异化的教学实现了全方位兼顾,也不会给学生增加压力,即同时完成了减负与增效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倾尽全力,而且乐此不疲,这样既能实现减负又能达到提升训练质量的目的,构建高效课堂。
2.拓展教学内容,满足学生课后学习需求。
国家出台“双减”这一政策目的就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以及发展其它的兴趣爱好。因此,教师不能再照搬课本去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当地的文化特色等拓展教学内容,如引进儿歌、流行音乐教学等,在课堂上作为热身运动带领学生练习。一方面,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这些具有“浅显易唱,老少皆宜”的特点,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布置一些亲子类作业,比如让学生课后和家长一起学唱等,这样可以一举三得。
3.优化学生课程体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优化学生音乐学习的体验,同时也能助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求,创设出多种不同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完成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样学生就能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发展自身探究与创新意识。
4.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个别辅导。
学生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同样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一样的困难。在课中探究环节前后可以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个别关注和辅导。个别化辅导可以安排在课堂活动开始时,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交流互动中遇到另外的困难;也可以安排在课堂活动结束之后,让学生反思哪些内容没有掌握,教师再对其进行个别辅导。这样一来,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重视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的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式的反思,有助于教师改进以往的教学方式,积累教学经验,最终使教学更加完美,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反思时一般要注意以下两点:
1.这堂课的教学方式是怎样的?
现在提倡的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讲究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交流探索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反思教学方式,有助于教师剖析落后的教学方式、方法,认识其弊端,并尝试今后用新的方式组织教学,有效的教学方式的实施才会更自觉、更见成效。思考有没有比这堂课更好的教学方式,如果有,它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它是否切合教材内容,它是否有助于学生合作探究……这些问题都思考好了,就用这种方式再上一节课,看看效果。现在不是提倡同课异构吗?再换一种方式,设计一节课上一次试试。相信经过这样反复思考,反复试验,一定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方式上的改进。
2.有没有比这堂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这一问题是指对已经执教的这一堂课的教学方法的反思。由于学生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执教的背景也不同,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所以要问一问:有没有比这堂课更好的方法。如果经过三思,认为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切实有效的,就会倍加珍惜,如果认为还有比这更好的方法,就会有进步,这就是挑战自我的有效方法。另外,可以跟名师比一比,我们应更新观念,看看他们执教采取的是什么方法,能不能为我所用。
总之,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小学音乐教育的根本。“双减”政策下,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扭转过去“重课内训练轻课外训练”的局面,秉持着“减负增效”的原则去创新,既要加强课内教学指导,又要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完成课外训练。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点滴举措,仅供大家参考。最后建议我们广大教师要研究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制定具体的措施。教师要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然后根据实际学生的情况,创造性地设计和制定出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结合目前的音乐教学理念和音乐课程改革要求,创设一个平等的、和谐的互动合作交流探究的环境,处处从学生主体出发,发展学生观察、分析、思维、联想、想象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创新教学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素养。这对于促进他们将来发展音乐应用能力无疑是有极大作用的。
参考文献:
[1]李晓燕;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科普童话;2018年28期.
[2]曹建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17年38期.
[3]杨金满;谈谈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教学的“练”[J];音乐学习与研究;2018年04期.
[4]蒯晓燕;浅议如何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J];音乐教学与研究;2018年08期.
[5]马云鹏;小学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音乐教育;2015年09期.
[6]林桂菊;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新课程;2018年02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法;策略
核心素养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关键能力和品格,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可以独立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发展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让学生能够主动探讨学习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靠的是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个互动交流合作探究的氛围,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本文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运用新课改实践成果、重视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的反思几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注重探究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探究的情境创设很重要,有了良好的情境,同学们的探究欲望才会强。实际上,每个学生都希望尽快发现、探索究竟。教师要使学生愿意探究、乐于探究,急切探究出结果。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问题情境法和实物教具创设情境法,还有多媒体展示法,音乐活动创设情境法等。此外,还有合作探究,就是让学生之间互相合作进行的探究活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也可以以全班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在进行合作探究时,他们的思维难免会发生碰撞,难免会引起争执,这时教师要适时给予正确引导,以便促使他们的交流形成真正的取长补短,真正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也真正地培养了他们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学习、交流的意识。其实音乐学习能力是把原有知识结构中的技能、方式、方法进行整合运用的一种能力,它是音乐综合素质的核心。因此教师要深入地钻研教材。具体应注意一点:立足课改,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强化思维训练,让学生成为思维过程的主体,而不只是追求教学的结果,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应该始终将教学目标作为基础,一切教学设计都应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思维,并依据反馈信息,有的放失地给予指导。
二、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
1.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减负增效。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秉持着“减负增效”的原则去创新,要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完成训练。例如,运用分层教学法这样差异化的教学实现了全方位兼顾,也不会给学生增加压力,即同时完成了减负与增效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倾尽全力,而且乐此不疲,这样既能实现减负又能达到提升训练质量的目的,构建高效课堂。
2.拓展教学内容,满足学生课后学习需求。
国家出台“双减”这一政策目的就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学习以及发展其它的兴趣爱好。因此,教师不能再照搬课本去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当地的文化特色等拓展教学内容,如引进儿歌、流行音乐教学等,在课堂上作为热身运动带领学生练习。一方面,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这些具有“浅显易唱,老少皆宜”的特点,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布置一些亲子类作业,比如让学生课后和家长一起学唱等,这样可以一举三得。
3.优化学生课程体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优化学生音乐学习的体验,同时也能助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求,创设出多种不同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完成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样学生就能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发展自身探究与创新意识。
4.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个别辅导。
学生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同样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一样的困难。在课中探究环节前后可以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个别关注和辅导。个别化辅导可以安排在课堂活动开始时,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交流互动中遇到另外的困难;也可以安排在课堂活动结束之后,让学生反思哪些内容没有掌握,教师再对其进行个别辅导。这样一来,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重视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的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式的反思,有助于教师改进以往的教学方式,积累教学经验,最终使教学更加完美,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反思时一般要注意以下两点:
1.这堂课的教学方式是怎样的?
现在提倡的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讲究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交流探索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反思教学方式,有助于教师剖析落后的教学方式、方法,认识其弊端,并尝试今后用新的方式组织教学,有效的教学方式的实施才会更自觉、更见成效。思考有没有比这堂课更好的教学方式,如果有,它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它是否切合教材内容,它是否有助于学生合作探究……这些问题都思考好了,就用这种方式再上一节课,看看效果。现在不是提倡同课异构吗?再换一种方式,设计一节课上一次试试。相信经过这样反复思考,反复试验,一定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方式上的改进。
2.有没有比这堂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这一问题是指对已经执教的这一堂课的教学方法的反思。由于学生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执教的背景也不同,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所以要问一问:有没有比这堂课更好的方法。如果经过三思,认为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切实有效的,就会倍加珍惜,如果认为还有比这更好的方法,就会有进步,这就是挑战自我的有效方法。另外,可以跟名师比一比,我们应更新观念,看看他们执教采取的是什么方法,能不能为我所用。
总之,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小学音乐教育的根本。“双减”政策下,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扭转过去“重课内训练轻课外训练”的局面,秉持着“减负增效”的原则去创新,既要加强课内教学指导,又要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完成课外训练。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点滴举措,仅供大家参考。最后建议我们广大教师要研究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制定具体的措施。教师要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然后根据实际学生的情况,创造性地设计和制定出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结合目前的音乐教学理念和音乐课程改革要求,创设一个平等的、和谐的互动合作交流探究的环境,处处从学生主体出发,发展学生观察、分析、思维、联想、想象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创新教学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素养。这对于促进他们将来发展音乐应用能力无疑是有极大作用的。
参考文献:
[1]李晓燕;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科普童话;2018年28期.
[2]曹建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17年38期.
[3]杨金满;谈谈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教学的“练”[J];音乐学习与研究;2018年04期.
[4]蒯晓燕;浅议如何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J];音乐教学与研究;2018年08期.
[5]马云鹏;小学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音乐教育;2015年09期.
[6]林桂菊;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新课程;201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