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重视情感教学,构建和谐课堂

【作者】 郑淑荣

【机构】 (福建省漳州市第五中学)


【正文】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的思考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知识的内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众多创新教学方法之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通过艺术的手段形式对学生的思想融入感情,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教育;素养提升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在近几年得到了高度的关注,拥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对学生的培养、锻炼都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课堂教学的情感教育,要从学生的角度来出发,让同学们对历史与现在进行对比,丰富自身的情感,但同时也需要在情感的判断上不断加强,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化。本文就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展开探讨。课程改革彻底改变了教育的方向,教育理念从以历史知识为本转变为以培养历史素养为核心,是推动历史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和迫切要求。为此,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历史素养作为教学常态,打造真正的历史课堂。
  一、情感教育的开展意义
  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问题不断加深,为了在教育的综合水平上进一步提升,必须在情感教育上不断开展,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未来的进步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情感教育的意义,是希望同学们对教师信赖,学习教师的经验,让教师能够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教师也需要信赖学生,对他们的想法、观点高度的关注,寻找不同的沟通话题,并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塑造过程中尽量地加强气氛的引导。情感教学的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情感的沟通和信赖感的建设,本身就无法在短期内取得特别好的成果。初中生进入到青春期以后,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历史课堂教学的情感教育,需要采取因势利导的方法来完成,对不同的教育内容更好地创新,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促使历史知识的学习模式、学习方法更好地创新。情感教学的落实难度并不低,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探究,尤其是通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来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搜集,这样不仅可以在知识的综合教育上更好地改善,还在教学的综合思路上不断创新。情感教育注重的是内心状态的调整,初中学生拥有稳定的心态、乐观的心态、正确的学业观念,在成绩上和能力上,就会自然而然地进步。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对策
  1、增强学生的历史实证感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更好地改善自己的历史时空观念和经验证据。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思考他们对王朝的认知,并列出从炎黄时期到当前生活时期的时间轴,根据时间轴选择一个自己理解不充分或有错误的时间段,即记忆盲区,以进行深度学习。例如,许多学生对“五代十国”没有足够的认识,因为教科书没有详细这部分,并且学生对这一部分的课外资料了解不多,因此,许多学生对此部分没有彻底的了解。在找到自己的记忆盲点后,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更好地补充其课外知识,这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历史时空观念。绘制时间表后,学生还可以根据所学内容逐一填写在此期间至相应时期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帮助学生提高收集、证明历史资料的能力。在实际上证明史料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能从实际出发,使用辩证的方法看待历史,不胡编乱造。
  2、丰富史料培养核心素养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史料分析的价值,引导学生在对史料的分析和加工中实现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证精神。史料实证分析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教师要以新课标为主,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围绕知识主题搜集史料。二是针对材料和教学内容,教师科学设置问题。在问题设置过程中,教师要遵循适宜性和层次性的原则,难易程度要适中,能够满足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史料的需要。比如,“该史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二和材料三的观点有什么区别?”“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三是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对材料进行阅读和加工,从中探寻历史真相,形成对历史的批判性认识,并用历史的观点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3、借助多媒体开展情感教育
  现阶段的科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施,完全可以利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技术来完成。情感教育的落实,不可能按照单一的方法来完成,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同时在教育的综合水平上不断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落实,能够在课程的学习上拥有直观的体验,并且对情感的共鸣更好地塑造。
  4、强化素养培养促进素养完善
  培养学生历史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积极运用历史教材中涉及的杰出人物,让学生在分析这些人物品格与行为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智慧,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受到人文熏陶。此外,教师要精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全方面分析他们的行为和提出的思想理念,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视角了解人物的贡献,被他们身上折射出来的人文精神所感染。
  5、拓展历史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和挖掘历史教材的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教师要对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进行拓展延伸,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让历史学习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这样,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敏感性才能得到提升,从而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情感教育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站在新的路径来思考,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不断提升,很多知识的综合学习不断进步。但是,情感教育的意识不能放松,虽然学生取得的成绩进步比较显著,可在情感教育的具体措施上要不断加强,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体系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吕碧霞.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初探[J].新课程,2021(28):226.
  [2]张小霞.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22(49):58-59.
  [3]范忠榕.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下),2021(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