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

【作者】 张 越

【机构】 (黑龙江省鸡西市树梁中学)


【正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概念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但又是数学知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所以想谈谈自己在教学中所学知识及经验总结的一些粗俗的看法,由于从教时间短,看法可能较浅,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概念是数学知识系统中的基本元素。数学概念的建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学生运用数学概念进行推理、判断过程中要得出正确的结论,首先要正确地掌握概念。这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基础因素和贯穿始终的因素。所以,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概念的形成实质可分为两个阶段,从表象通过分析,综合发展为抽象的概括,在具体的应用中使抽象的概念再得以再现。那么,如何使学生的表象抽象出本质属性,如何应用于实际呢? 
  一、概念的引入 
  1. 联系实际事物或实物,对概念作具体的解释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中我们认识了圆,在这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半径和直径的相关定义,虽然字数不多,但对于有些同学记起来却相当的困难。我当时想问题出在哪里了呢?在课下与老教师交流后发现了问题所在,圆的半径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学生的难点就在于圆上一点的理解。我们要让学生知道点的位置分为种:圆内,圆上和圆外。所谓圆内指的是围成圆的封闭曲线内的点;圆上是围成圆的封闭曲线上的点;圆外是指围成圆的封闭曲线外的点。再结合具体的圆的图形示例具体阐述,同学们很快能够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概念,进而能够记住。那学生在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以及圆环扇形时都和半径直径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具体的难点密切联系数学概念的现实原型,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常见的事例,让学生观察有关的事物、图示、模型的同时,获得对所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逐步认识本质,建立概念。  
  2. 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 
  比如在六年级上册时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后,在学习百分数的概念,对于同学们来说,就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比如我们在学习认识百分数时通过班级足球赛引入的,例题中出示了三位同学罚点球:小硕罚20个球中了19个,小博罚了10个球中了9个,以及小明罚了25个球中了16个。要想知道哪位同学罚球罚的好,我们可以算出罚中的球数占罚球总数的几分之几,分别是二十分之十九,十分之九,二十五分之十六,但三个数的分母不同,不好进行比较,同学们很快就想到通分,找到公分母100,转化成分母相同的数,这样我们很容易比较,小硕罚球最好,罚中的球占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这样在有分数概念的理解的基础上,很容易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就是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样分析后,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这些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对知识的掌握很有条理性。 
  二、概念的形成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而总结出来的。在给学生讲课中,在引入阶段我们必须对概念的形成过程,对概念的本质属性剖析彻底,然后用定义将其揭示出来,这样学生才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1. 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 
  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把形成概念的生动过程变为简单的“条文加例题”,对概念的理解是极为不利的。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完整的、本质的、内在的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对理解概念具备思想基础,同时能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 
  例如: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讲授单项式的概念的建立,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如下: 
  (1)让学生列代数式: 
  ①表示正方形的边长,则正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 
  ②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则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 
  ③表示正方体的棱长,则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___; 
  ④表示一个数,则它的相反数是________; 
  ⑤某行政单位原有工作人员________人,现精简机构,减少25%的工作人员,则精简________人; 
  ⑥某商场国庆七折优惠销售,则定价________元的商品售价________元。 
  (2)让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 
  (3)让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运算特征。揭示各例的共同特征是含有“乘法”运算,表示“积”; 
  (4)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单项式的概念。讲解“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的补充规定,强调学生引起注意。 
  这样的讲授师生互动性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浅入深的展示了单项式概念的整个形成过程,既不枯燥乏味,又学了新东西,很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2. 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 
  数学中的概念大多数是通过描述给出它的确切含义。对于这类概念要抓住它的本质属性,通过归纳排除定义的非本质属性。对概念的深化认识必须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作深入的分析。剖析概念的内涵就是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 
  以三角函数为例,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认识。主要抓住正弦函数进行剖析。正弦函数的概念涉及到比的意义、角的大小、点的坐标、距离公式、相似三角形、函数概念等知识。正弦函数的值本质上是一个“比值”。  
  以上所谈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我结合所学知识的总结,同时我在教学中也是这么实践和运用的,关于数学概念的教学,一直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将近两年时间的教学,浅谈一些自己在教学中的认识和看法与大家共享,对有些概念的教学不一定适用,况且教学一直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加强教学研究,加强学术交流,不断提高数学概念的教学质量,这更是执教者的共同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