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 林 玉
【机构】 (四川省威远县凤翔中学)
【正文】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会。使用得当,能发挥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为此,每位教师都要不断钻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基于通讯、网络、多媒体等众多技术,就如何开展信息化历史教学进行简要分析,以供教育同仁借鉴。
关键词:初中历史;信息技术;网络资源
传统教学模式饱受诟病,这里就不再一一阐述。现代教学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介入,为教师提供了更多便捷的服务和选择机会。信息技术可以容纳海量信息,能将隐性知识变为显性知识,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能完善学生的学习思维。借助视频、纪录片、史料等,能突破书本的限制,提升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一、借助即时通信,增加师生有效交流
信息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各种通信软件这些载体,各种APP都是收集、处理、发布信息的好工具,更是人与人之间快捷沟通的必备手段。借助通信技术,有助于师生之间开展有效的交流。
比如:学习“甲午中日战争”相关内容时,很多学生认为知识枯燥,教材缺乏可读性。事实上,“甲午战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日本因为获得了天量赔款,为日本迈向军国主义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他们培养“天皇文化”注入了资金。反之,对于大清王朝来说,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以往的“四海来贺”转向西方列强的“盘中餐”。在课前,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复习内容,并将预习作业通过QQ、微信、钉钉等通讯手段发布到平台上,学生们可以随时接收,完成后再传给老师。作业内容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向“战争起因”、“战争过程”、“战争结果”及“战争对两国的影响”。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设计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入一些不为人知的史实,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上述一个“闭环”,师生之间能够做到有效交流,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二、应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思维
学习历史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懂得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出有意思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从目前看,历史教学仍然问题多多,其中,“教师刻板讲述,学生死板听讲”较为普遍,这种教学方法毫无亮点可言。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我们能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并能构建出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提出一些趣味十足的课堂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向性,既包括教学重点和难点,还有一定的拓展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比如,有关“秦王扫六合”的相关知识,教材对嬴政的评价是毁誉参半,尤其是“焚书坑儒”。殊不知,这种破坏虽然缺乏人性,但借助政令做到了“书同文,车同轨”,这次变革对贵族的影响最大,并且他们才是改革的最大障碍。为了保证官道畅通,军车能够快速通过,才推行“车同轨”,当时王公贵族多以长轴马车为荣,大家竞相制造个头更大的马车,但这会直接阻碍道路交通。因此,他们极力反对本次变革。只不过,儒生没有反抗能力,最后落得丢掉了性命。
此外,有关战国时期的货币、文字等相关内容,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甚至借助多媒体讲解一下贝壳在古代的巨大价值,以及为什么现代汉字中有很多与“贝”相关的文字。借助这些简单的方式,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拓展学生学习历史的思路。
三、借助网络资源,加深学生的理解
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合理使用信息资源,尤其面对海量信息的时候,需要学会甄选。这些信息既包括耳熟能详的部分,还可增加一些吸引眼球的内容。但是要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真正尊重历史事实。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逐步提升历史教学的效率。
比如,“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学过程中可以播放《千古帝王·汉武帝》的影视桥段,通过这种辅助教学形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审视这段历史。借助动态视频,学生们能够大致理顺汉武帝的生平,借助历史背景再重新分析历史人物,学习就变得比较轻松了。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即便在课下也会主动找一些文献或者素材,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当然,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让学生学会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避免阅读野史影响自己的判断能力。显而易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网络资源进行观看,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更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非常契合的。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具有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等特点。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历史知识最大限度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另外,多媒体技术解放了教师的“双手”,不用在板书上耗掉大量的时间,比如,在讲解“三国鼎立”相关内容时,我们就可以通过PPT的形式快速将东汉、三国、两晋串联起来,尤其三国部分,以成语故事作为关键词,简单分析当时的时代特点。在PPT框架下,能让学生直观地“欣赏”到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另外,通过表格的形式,可以将“官渡之战”的内容一一划分开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相关知识点。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教师也要边教学边学习,切勿千篇一律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另外,教学过程中还要学生参与进来,否则无法改变学生“被动学”的局面。比如,根据课前预习学做PPT,然后开展“我来教,你来听”的形式,让学生们走上讲台,客串一下教师,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结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无论是工作、学习都让人受益匪浅。为了提升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引进该技术,并进行适当的创新,为学生们构建有趣高效的课堂内容,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光彩。
关键词:初中历史;信息技术;网络资源
传统教学模式饱受诟病,这里就不再一一阐述。现代教学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介入,为教师提供了更多便捷的服务和选择机会。信息技术可以容纳海量信息,能将隐性知识变为显性知识,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能完善学生的学习思维。借助视频、纪录片、史料等,能突破书本的限制,提升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一、借助即时通信,增加师生有效交流
信息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各种通信软件这些载体,各种APP都是收集、处理、发布信息的好工具,更是人与人之间快捷沟通的必备手段。借助通信技术,有助于师生之间开展有效的交流。
比如:学习“甲午中日战争”相关内容时,很多学生认为知识枯燥,教材缺乏可读性。事实上,“甲午战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日本因为获得了天量赔款,为日本迈向军国主义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他们培养“天皇文化”注入了资金。反之,对于大清王朝来说,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以往的“四海来贺”转向西方列强的“盘中餐”。在课前,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复习内容,并将预习作业通过QQ、微信、钉钉等通讯手段发布到平台上,学生们可以随时接收,完成后再传给老师。作业内容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向“战争起因”、“战争过程”、“战争结果”及“战争对两国的影响”。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设计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入一些不为人知的史实,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上述一个“闭环”,师生之间能够做到有效交流,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
二、应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思维
学习历史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懂得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出有意思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从目前看,历史教学仍然问题多多,其中,“教师刻板讲述,学生死板听讲”较为普遍,这种教学方法毫无亮点可言。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我们能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并能构建出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提出一些趣味十足的课堂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向性,既包括教学重点和难点,还有一定的拓展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比如,有关“秦王扫六合”的相关知识,教材对嬴政的评价是毁誉参半,尤其是“焚书坑儒”。殊不知,这种破坏虽然缺乏人性,但借助政令做到了“书同文,车同轨”,这次变革对贵族的影响最大,并且他们才是改革的最大障碍。为了保证官道畅通,军车能够快速通过,才推行“车同轨”,当时王公贵族多以长轴马车为荣,大家竞相制造个头更大的马车,但这会直接阻碍道路交通。因此,他们极力反对本次变革。只不过,儒生没有反抗能力,最后落得丢掉了性命。
此外,有关战国时期的货币、文字等相关内容,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甚至借助多媒体讲解一下贝壳在古代的巨大价值,以及为什么现代汉字中有很多与“贝”相关的文字。借助这些简单的方式,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拓展学生学习历史的思路。
三、借助网络资源,加深学生的理解
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合理使用信息资源,尤其面对海量信息的时候,需要学会甄选。这些信息既包括耳熟能详的部分,还可增加一些吸引眼球的内容。但是要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真正尊重历史事实。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逐步提升历史教学的效率。
比如,“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学过程中可以播放《千古帝王·汉武帝》的影视桥段,通过这种辅助教学形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审视这段历史。借助动态视频,学生们能够大致理顺汉武帝的生平,借助历史背景再重新分析历史人物,学习就变得比较轻松了。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即便在课下也会主动找一些文献或者素材,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当然,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让学生学会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避免阅读野史影响自己的判断能力。显而易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网络资源进行观看,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更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非常契合的。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具有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等特点。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历史知识最大限度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另外,多媒体技术解放了教师的“双手”,不用在板书上耗掉大量的时间,比如,在讲解“三国鼎立”相关内容时,我们就可以通过PPT的形式快速将东汉、三国、两晋串联起来,尤其三国部分,以成语故事作为关键词,简单分析当时的时代特点。在PPT框架下,能让学生直观地“欣赏”到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另外,通过表格的形式,可以将“官渡之战”的内容一一划分开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相关知识点。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教师也要边教学边学习,切勿千篇一律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另外,教学过程中还要学生参与进来,否则无法改变学生“被动学”的局面。比如,根据课前预习学做PPT,然后开展“我来教,你来听”的形式,让学生们走上讲台,客串一下教师,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结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无论是工作、学习都让人受益匪浅。为了提升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引进该技术,并进行适当的创新,为学生们构建有趣高效的课堂内容,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