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目标下如何创新语文教学
【作者】 崔俊生
【机构】 (黑龙江省克山县第四中学校)
【正文】创新教学、提高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社会发展对未来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式的要求。坚持守正与创新,在坚守语文课程性质和语文学习规律的前提下,紧跟时代步伐和要求,拥有“四新”,即:新理念、新思维、新知识、新视野,做到“五力”,即学习力、思考力、创造力、研究力和执行力创新教学刻不容缓,新形势下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今后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如何进行创新教学,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谈对创新教学的见解和体会。
一、传统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不再是传播知识的传播者、管理者,而成为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从教书育人的主角,变成了在平等合作中的引领者。当课程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学也就变成了一个平台,让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共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会互相分享自己的知识、心得,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体会。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作出相应的转变。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学习能力上来,教学的重心也从教师传授转变为促进学生学习上来,而教是为了不教,才能真正做到教而教。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依靠老师课堂上下功夫,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还要靠老师引导,把课堂积累延伸至课外实践,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为营造开放、合作的课堂氛围,收集、整合学生的学习资源。设计课堂情景,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兴奋、活泼、积极向上的状态。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形式是:引导学生以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出发点,围绕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展开探究和讨论。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想成果分享给对方,并对自己的思路进行重新审视,最后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传统教育观念的更新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已有的知识结论,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把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提高核心素养把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应用到生活实践,即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理解表达、交流沟通、解决问题。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机器”变成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新形势下教师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任务,是每个教师都要面对的问题,都要思考,都要解决的问题。
初中语文学科的组成是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语文学习必定涉及语言知识学习,知识是一定要教的,但教什么知识,如何教知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课课具体的课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进步。掌握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背诵一定课文片段和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
一切语文学习活动都与语言运用为基础,通过品读语言、体味语言,感悟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等,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审美,树立文化自信。老师们要对它们的相关运用重视,在大容量的训练中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三、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被动地听老师讲课,做笔记,做作业,主要由老师讲授书本知识。教师是台上的行动者,台下的学生也是看客。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对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不利的。新形势下的创新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当仁不让地成为舞台上当仁不让的主角。
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熟练的技能转化成为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能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善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成长,在生长之外绝无其他目的。”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我们对每一个学段、每一个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实施教学,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生长”。
例如,在语文课上,我把事实新闻、电视广告、名著电影带进了课堂,学生开始是好奇,然后表现出来极大的兴趣我带领他们仔细了解语文与生活的息息相关并总结其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增加语文学习广度。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我吃惊的是,同学们竟然对语文学习中的十几个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写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这说明,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通过观察和实践,使学生有条件接触更广阔的世界,会感受主动探究所带来的乐趣。
四、传统教学评价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评估重过程、轻价值的教学结果评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科学精神、综合素质的学习情绪等方面的考虑被忽视。各类考试以规范答题为主,注重知识性,注重“数量化”的书面测试,学生真正的能力是考不出来的。
(一)提倡多样化评价。
1、采用平时考查与考试相结合的方法,仅凭一两次考试成绩就决定学生前途命运的做法,采取平时考查与考查相结合的办法,武断片面,不科学;
2、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能力是考察一个人受记忆力影响较小,不能突击备考的一种稳定的、潜在的、综合性的心理特点。对教师的死教、对学生的死教,都能起到淡化作用;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书面形式的理论考查同时
还要注重考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3、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教师在考核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定量分数值,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科学世界观的形成等在学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情感因素,用定性专有名词对考核进行描述。
4、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最终能够规划出自己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通过自我总结和自我反思来实现自我成长。
(二)提倡个性化评价。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要从注重共性转向尊重个性,每个学生不同的潜能决定了其独特的发展可能性,即使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某一方面也有自己的爱好,也有自己的优势,因此,不同学生所以多元化的评估是极其重要的。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在教学中大力开展创新教学,为培养新形势下的创新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推进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
一、传统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不再是传播知识的传播者、管理者,而成为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从教书育人的主角,变成了在平等合作中的引领者。当课程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学也就变成了一个平台,让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共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会互相分享自己的知识、心得,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体会。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作出相应的转变。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学习能力上来,教学的重心也从教师传授转变为促进学生学习上来,而教是为了不教,才能真正做到教而教。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依靠老师课堂上下功夫,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还要靠老师引导,把课堂积累延伸至课外实践,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为营造开放、合作的课堂氛围,收集、整合学生的学习资源。设计课堂情景,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兴奋、活泼、积极向上的状态。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形式是:引导学生以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出发点,围绕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展开探究和讨论。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想成果分享给对方,并对自己的思路进行重新审视,最后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传统教育观念的更新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已有的知识结论,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把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提高核心素养把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应用到生活实践,即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理解表达、交流沟通、解决问题。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机器”变成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新形势下教师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任务,是每个教师都要面对的问题,都要思考,都要解决的问题。
初中语文学科的组成是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语文学习必定涉及语言知识学习,知识是一定要教的,但教什么知识,如何教知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课课具体的课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进步。掌握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背诵一定课文片段和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
一切语文学习活动都与语言运用为基础,通过品读语言、体味语言,感悟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等,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审美,树立文化自信。老师们要对它们的相关运用重视,在大容量的训练中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三、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被动地听老师讲课,做笔记,做作业,主要由老师讲授书本知识。教师是台上的行动者,台下的学生也是看客。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对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不利的。新形势下的创新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当仁不让地成为舞台上当仁不让的主角。
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熟练的技能转化成为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能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善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成长,在生长之外绝无其他目的。”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我们对每一个学段、每一个学习任务群的要求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实施教学,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生长”。
例如,在语文课上,我把事实新闻、电视广告、名著电影带进了课堂,学生开始是好奇,然后表现出来极大的兴趣我带领他们仔细了解语文与生活的息息相关并总结其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增加语文学习广度。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我吃惊的是,同学们竟然对语文学习中的十几个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写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这说明,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通过观察和实践,使学生有条件接触更广阔的世界,会感受主动探究所带来的乐趣。
四、传统教学评价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评估重过程、轻价值的教学结果评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科学精神、综合素质的学习情绪等方面的考虑被忽视。各类考试以规范答题为主,注重知识性,注重“数量化”的书面测试,学生真正的能力是考不出来的。
(一)提倡多样化评价。
1、采用平时考查与考试相结合的方法,仅凭一两次考试成绩就决定学生前途命运的做法,采取平时考查与考查相结合的办法,武断片面,不科学;
2、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能力是考察一个人受记忆力影响较小,不能突击备考的一种稳定的、潜在的、综合性的心理特点。对教师的死教、对学生的死教,都能起到淡化作用;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书面形式的理论考查同时
还要注重考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3、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教师在考核中既要关注学生的定量分数值,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科学世界观的形成等在学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情感因素,用定性专有名词对考核进行描述。
4、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最终能够规划出自己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通过自我总结和自我反思来实现自我成长。
(二)提倡个性化评价。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要从注重共性转向尊重个性,每个学生不同的潜能决定了其独特的发展可能性,即使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某一方面也有自己的爱好,也有自己的优势,因此,不同学生所以多元化的评估是极其重要的。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要在教学中大力开展创新教学,为培养新形势下的创新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推进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