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初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 江 斌
【机构】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玉兴镇初级中学校)
【正文】摘 要:数学学习全过程是一个充满思维的过程。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产生意象,建立联想,培养想象等三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能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形象思维;策略
新课程标准对发展学生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数学教学把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到了相当高的地位,可以形象的把数学喻为“思维的体操”。培养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各种思维品质的共同发展。本文基于教学实践,主要从三个方面大的方面对如何培养中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能力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一、揭示形象的产生过程,建立丰富意象
我们知道,形象思维有三个层次,即意象、联想、想象。在数学形象思维中,意象是具体事物的直观表象,它的作用最直接。在数学教学中,首先,我们要尽可能多点使用直观教学,多向学生展示事物的直观模型或各种事物的图形等。让学生能充分地建立意象。如教师在教《圆》这章中,教师可以拿一个圆形的教具作为直观模型展示给学生看后,提出问题:车子大家都很熟悉,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而不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其它形状的呢?这样,学生就会认真观察这个车轮(圆形教具),然后思考车轮做成圆形的是因为这样车子才滚得动,滚得稳,我们坐车才不会颠簸。这时教师可以总结得出,圆的概念: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叫做圆。这样借助直观模型的教学,给学生创造了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形成意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得到结论,从而使学生学的知识得到牢固,不显抽象,易于理解。其次,教师也要尽可能地使用直观教具。先让学生感知,形成意象,再猜想定理的内容,然后用数学语言予以描述,最后引导学生证明这个猜想的成立,形成定理。这其中有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就是表象的加工过程,如教师在教几何时。教师要有目的的把图形一步一步展示给学生看,引导学生反复观察,并加以描述。学生可能在观察老师画图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解题的灵感,从而使思维变得活跃,掌握所学的意象,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掌握形象的规律特点,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教学中常常发现许多学生思路不够开阔。思维能力不强,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不善于联想。这与很多教师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能力不够重视有关,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形象思维在联想方面的作用,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联想要求学生能对数学知识理解透彻,熟练应用。联想能使学生顺利地实现知识的迁移;联想可以使学生把所学过的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不至于一团糟。没有头绪;联想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发挥数学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并让学生多做由数想形,由形想数的思维训练。第一。多做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之间转化的题目。促进学生的思维。比如代数知识中的公式,经常要用几何图形来加以说明。以使抽象的公式变得直观易懂。这样,也使学生更加牢固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重视图形和数学语言的转换。能灵活选取数学语言或数学符号语言来表示图形现象。数学语言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等。如文字表达中: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学生能正确的画出图形,将文字语言转化成图形语言,也就很好的培养了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当然,在学习中,数学语言的各种转换要能灵活进行,这样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只有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好了,学生的整体思维水平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发掘形象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个方面,发展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能力,也必须发掘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应注意遵守以下原则:①利用直观教学,引导学生合理的想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际事物或直观教具的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不同的各个侧面观察它们,以获得想象的来源;②利用实物模型或几何模型,加深学生的想象。比如。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会是怎样的呢?如果单叫学生想象,那是很难得出结果的,即使能得出也不够全面。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制一个正方体模型,然后再沿一些棱剪开,那么就可得到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了,沿不同的棱剪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教师再把所有学生的成果归纳在一起,就可得到所有的结果了;③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想象。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经常要根据所学的知识。适当创设合理丰富的问题情境,以使学生的想象得到加强,让所学知识得到牢固掌握。比如,学习有理数的乘方。在这节课一开始教师会先创设这么一个情境:出示细胞分裂示意图,然后给出问题:某种细胞每经过30分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5时,这种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这样显然激发了学生是想象,结果也就明了;④鼓励学生发问,提高他们的想象力。现在的新课程鼓励多出开放题型,开放题有条件开放、过程开放和结果开放这三种情形。开放题不再使学生的思维固定在某一个方面,而是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多鼓励学生敢于对教师的问题质疑,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想象力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不仅要从途径上加以改进。也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促进两种思维的有机融合。只有培养好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才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利治,王前,数学与思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1990
[2]张奠宙,中国数学双基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吴有昌,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05(3)
关键词:初中数学;形象思维;策略
新课程标准对发展学生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数学教学把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到了相当高的地位,可以形象的把数学喻为“思维的体操”。培养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各种思维品质的共同发展。本文基于教学实践,主要从三个方面大的方面对如何培养中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能力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一、揭示形象的产生过程,建立丰富意象
我们知道,形象思维有三个层次,即意象、联想、想象。在数学形象思维中,意象是具体事物的直观表象,它的作用最直接。在数学教学中,首先,我们要尽可能多点使用直观教学,多向学生展示事物的直观模型或各种事物的图形等。让学生能充分地建立意象。如教师在教《圆》这章中,教师可以拿一个圆形的教具作为直观模型展示给学生看后,提出问题:车子大家都很熟悉,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而不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其它形状的呢?这样,学生就会认真观察这个车轮(圆形教具),然后思考车轮做成圆形的是因为这样车子才滚得动,滚得稳,我们坐车才不会颠簸。这时教师可以总结得出,圆的概念: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叫做圆。这样借助直观模型的教学,给学生创造了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形成意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得到结论,从而使学生学的知识得到牢固,不显抽象,易于理解。其次,教师也要尽可能地使用直观教具。先让学生感知,形成意象,再猜想定理的内容,然后用数学语言予以描述,最后引导学生证明这个猜想的成立,形成定理。这其中有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就是表象的加工过程,如教师在教几何时。教师要有目的的把图形一步一步展示给学生看,引导学生反复观察,并加以描述。学生可能在观察老师画图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解题的灵感,从而使思维变得活跃,掌握所学的意象,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掌握形象的规律特点,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教学中常常发现许多学生思路不够开阔。思维能力不强,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不善于联想。这与很多教师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能力不够重视有关,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形象思维在联想方面的作用,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联想要求学生能对数学知识理解透彻,熟练应用。联想能使学生顺利地实现知识的迁移;联想可以使学生把所学过的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不至于一团糟。没有头绪;联想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发挥数学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并让学生多做由数想形,由形想数的思维训练。第一。多做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之间转化的题目。促进学生的思维。比如代数知识中的公式,经常要用几何图形来加以说明。以使抽象的公式变得直观易懂。这样,也使学生更加牢固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重视图形和数学语言的转换。能灵活选取数学语言或数学符号语言来表示图形现象。数学语言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等。如文字表达中: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学生能正确的画出图形,将文字语言转化成图形语言,也就很好的培养了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当然,在学习中,数学语言的各种转换要能灵活进行,这样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只有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好了,学生的整体思维水平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发掘形象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个方面,发展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能力,也必须发掘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应注意遵守以下原则:①利用直观教学,引导学生合理的想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际事物或直观教具的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不同的各个侧面观察它们,以获得想象的来源;②利用实物模型或几何模型,加深学生的想象。比如。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会是怎样的呢?如果单叫学生想象,那是很难得出结果的,即使能得出也不够全面。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制一个正方体模型,然后再沿一些棱剪开,那么就可得到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了,沿不同的棱剪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教师再把所有学生的成果归纳在一起,就可得到所有的结果了;③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想象。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经常要根据所学的知识。适当创设合理丰富的问题情境,以使学生的想象得到加强,让所学知识得到牢固掌握。比如,学习有理数的乘方。在这节课一开始教师会先创设这么一个情境:出示细胞分裂示意图,然后给出问题:某种细胞每经过30分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5时,这种细胞由1个能分裂成多少个?这样显然激发了学生是想象,结果也就明了;④鼓励学生发问,提高他们的想象力。现在的新课程鼓励多出开放题型,开放题有条件开放、过程开放和结果开放这三种情形。开放题不再使学生的思维固定在某一个方面,而是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多鼓励学生敢于对教师的问题质疑,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想象力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不仅要从途径上加以改进。也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促进两种思维的有机融合。只有培养好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才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利治,王前,数学与思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1990
[2]张奠宙,中国数学双基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吴有昌,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