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的党史教育
【作者】 王会渺
【机构】 (黑龙江省鸡西市树梁中学)
【正文】摘 要: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教育是最好的学习阵地。初中阶段的教育对青少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初中阶段的党史教育可以加强学生的爱国思想培养,健全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学生从认识党的发展历程、感知光辉典范人物事迹、体会党的初心使命等角度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党史教育;初中学生
所谓党史,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它包括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的整个发展过程的全部历史。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两个一百年的交汇关键节点。面临着日益凸显的国内国际局势,以及青少年学生在未来要肩负的崇高使命,加强初中生的党史教育极为重要。
中国共产党历史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的会议、内容和影响,包括不同历史时期党组织的发展建设情况、党的章程的完善情况,包括党带领各族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情况,包括不同时期杰出共产党人的英雄事迹和精神。未来的中国属于年轻的一代,加强初中阶段学生的党史教育,对促进学生对党的了解、培养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帮助其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及更好地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强化初中历史课堂党史教育的必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处在十二岁到十五岁之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兼具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可以帮助学生客观认识历史、认识并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信念。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逐步学会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1.加强党史教育是加强青少年自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根据发展心理学,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初中阶段相当于少年期。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这一阶段的学生智力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期。此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既具有儿童的幼稚性,又存在成人的成熟性。其心理发展逐渐接近成人,人格由不稳定趋向平稳,道德品质发展的关键期。有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初期,是人生发展变化的重大转折期。在初中阶段进行党史教育,尤其是加强对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学习了解和感悟可以促进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建立,助其建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加强初中阶段的党史和历史教育可以在普及历史常识的基础上,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通过对历史史实的描述和学习、对历史人物叙述和评判、对历史情感的探究和感受,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认识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历程,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和面对历史问题。在掌握基本学习方法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及增强学生的对国家、社会和人类的责任感,增强对国家和党的情感,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崇高人生理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加强党史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对待党史的要求
近些年来,全社会掀起了学习党史的热潮。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学习党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义务教育阶段8年级的历史课程内容涵盖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壮大,从长征到政权建立,包括了中国人民在历史洪流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到小康社会的建成的历史。
强化党史教育可以让学生客观全面的看到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挫折和失误、选择与成就,可以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明白党为何失误、如何选择,让学生学会总结经验和教训,更好的认识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学会从感性接触学习到理性客观的对待党史。
二、正视初中历史课堂中党史教育面临的问题
1.党史教育内容安排分散,实践中教师教法单一
初中阶段的党史内容主要集中在8年级教材,7、9年级的教材内容基本不涉及。在义务教育阶段,党史教育内容分散,党史教育也主要在初中二年级进行。教育时间短,教育效果不佳。而且,初中阶段的党史教育实践多融合在历史课堂和德育教育中,历史课堂的党史教育更重视史实教育,德育教育的党史教育多以渗透为主,更加具体详细的教育较少。传统中,初中历史教师在党史教育中以传授党史的历史史实为主要目标,相关的情感和技能培养较少,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以讲授内容、展示材料、强化背诵的方式教授党史,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党史教育的收效(德育教育效果)不大。
2.党史教育重史实,轻理想信念教育
一线教学实践中,初中历史课程从教材编排到内容讲授多侧重历史应知应会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记忆和方法的学习、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在多数情况是只知历史史实而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难以做到理解和共情,这对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建立正确价值观念有碍,同时也很难达成历史学习的作用: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培养家国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强化历史教学中党史教育的具体措施
1.加强思想认识,明确党史教育重要性
首先,党史教育非一时之计,亦非一日之功。党史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推行的工作,需要确立长期坚持推行的思想。各级学校和一线历史教师要把党史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长期坚持。义务教育阶段的党史教育可以立足历史课堂,将党史教育纳入到三年的历史学习当中来,通过党史内容的讲解回顾、党史重要事件的周年纪念、党史人物的学习宣传、历史事件的关联影响等,进行党史的学习和加强,以长期性促进广泛认知,增强学生对党史的正确全面认识。
再次,历史教师要深刻的认识到强化党史教育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要明确在学生中展开党史教育既是一项教育任务,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通过党史教育坚定教师和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责任感,用科学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学生进行引导,促其养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辩证、理性的看待党史、看待国家发展。
2.立足课堂,提高教师素养和党史教育能力。
新形势下,党史教育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繁杂信息的充斥、西方思想的影响,都对青少年党史教育产生不良影响。加之,长久以来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学习重在基本史实的记忆,党史的教育功能并未真正达到。一线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和情感的培养,不少教师为教而教,教师党史教育能力堪忧。因此,在当前党史教育的新情况下,教师要立足课堂,讲授史实也要传递情感,在讲授中既要精进授课能力也要提高自身的党史素养,增强党史教育的生动性。
3.创新党史教育的方法和路径
2010年,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指出,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历史、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教育”。历史课堂本身在党史教育中占据天然优势,我们可以通过探索历史课堂中党史教育的方法和路径,开展行之有效的党史教育。
(1)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发挥党史教育功能。历史教师在党史教育的场地上和时间上有着天然的优越性,具备了长期教育的课堂主阵地和三年的教育时长。初中历史教师就可以立足课堂,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展开党史教育。以党史基础知识为主线,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信息优势,形象直观的开展党史教育,确保党史教育落到实效,党史的教育功能得以发挥。
(2)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以喜闻乐见方式展开党史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的普遍年龄在12-15岁,学生的学习优先感性的认知,其次才是逻辑的分析。历史课堂可以采取活泼的形式、沉浸式的体验,积极促进不同教育资源在历史课堂碰撞,多角度、全方面的让学生感知党的历史,在感知的基础上对党和国家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教师通过影片、图片、时事、热点话题等引入党史,深化党史讲解和学生理解,让学生自主靠近、自主感知、自主理解,深化学生对党史的认识和理解实现学生的良性向上发展。
四、结语
长期以来,大众教育的内容难以跟上时代的变化,教育者就要尽量从时代的需要展开教育。新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的党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天然党史教育优势的历史学科就要在日常教学中做出改变和探索、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期达成历史的德育功能和党史的教育意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社会主义建设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读党史[N].人民日报.2016—06—30.
[3]高大帅.强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党史教育探讨[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4).
[4]郝鹏,李琛.新时期加强青少年党史教育的几点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2).
[5]黄艳.新时期加强青少年党史教育的几点启示[J].党史文苑.2017(6).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党史教育;初中学生
所谓党史,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它包括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的整个发展过程的全部历史。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两个一百年的交汇关键节点。面临着日益凸显的国内国际局势,以及青少年学生在未来要肩负的崇高使命,加强初中生的党史教育极为重要。
中国共产党历史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的会议、内容和影响,包括不同历史时期党组织的发展建设情况、党的章程的完善情况,包括党带领各族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情况,包括不同时期杰出共产党人的英雄事迹和精神。未来的中国属于年轻的一代,加强初中阶段学生的党史教育,对促进学生对党的了解、培养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帮助其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及更好地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强化初中历史课堂党史教育的必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处在十二岁到十五岁之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兼具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可以帮助学生客观认识历史、认识并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信念。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逐步学会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1.加强党史教育是加强青少年自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根据发展心理学,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初中阶段相当于少年期。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这一阶段的学生智力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期。此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既具有儿童的幼稚性,又存在成人的成熟性。其心理发展逐渐接近成人,人格由不稳定趋向平稳,道德品质发展的关键期。有儿童向成人过渡的初期,是人生发展变化的重大转折期。在初中阶段进行党史教育,尤其是加强对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学习了解和感悟可以促进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建立,助其建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加强初中阶段的党史和历史教育可以在普及历史常识的基础上,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通过对历史史实的描述和学习、对历史人物叙述和评判、对历史情感的探究和感受,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认识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历程,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和面对历史问题。在掌握基本学习方法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及增强学生的对国家、社会和人类的责任感,增强对国家和党的情感,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崇高人生理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加强党史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对待党史的要求
近些年来,全社会掀起了学习党史的热潮。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学习党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义务教育阶段8年级的历史课程内容涵盖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壮大,从长征到政权建立,包括了中国人民在历史洪流中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到小康社会的建成的历史。
强化党史教育可以让学生客观全面的看到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挫折和失误、选择与成就,可以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明白党为何失误、如何选择,让学生学会总结经验和教训,更好的认识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学会从感性接触学习到理性客观的对待党史。
二、正视初中历史课堂中党史教育面临的问题
1.党史教育内容安排分散,实践中教师教法单一
初中阶段的党史内容主要集中在8年级教材,7、9年级的教材内容基本不涉及。在义务教育阶段,党史教育内容分散,党史教育也主要在初中二年级进行。教育时间短,教育效果不佳。而且,初中阶段的党史教育实践多融合在历史课堂和德育教育中,历史课堂的党史教育更重视史实教育,德育教育的党史教育多以渗透为主,更加具体详细的教育较少。传统中,初中历史教师在党史教育中以传授党史的历史史实为主要目标,相关的情感和技能培养较少,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以讲授内容、展示材料、强化背诵的方式教授党史,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党史教育的收效(德育教育效果)不大。
2.党史教育重史实,轻理想信念教育
一线教学实践中,初中历史课程从教材编排到内容讲授多侧重历史应知应会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记忆和方法的学习、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在多数情况是只知历史史实而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难以做到理解和共情,这对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建立正确价值观念有碍,同时也很难达成历史学习的作用: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培养家国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强化历史教学中党史教育的具体措施
1.加强思想认识,明确党史教育重要性
首先,党史教育非一时之计,亦非一日之功。党史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推行的工作,需要确立长期坚持推行的思想。各级学校和一线历史教师要把党史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长期坚持。义务教育阶段的党史教育可以立足历史课堂,将党史教育纳入到三年的历史学习当中来,通过党史内容的讲解回顾、党史重要事件的周年纪念、党史人物的学习宣传、历史事件的关联影响等,进行党史的学习和加强,以长期性促进广泛认知,增强学生对党史的正确全面认识。
再次,历史教师要深刻的认识到强化党史教育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要明确在学生中展开党史教育既是一项教育任务,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通过党史教育坚定教师和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责任感,用科学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学生进行引导,促其养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辩证、理性的看待党史、看待国家发展。
2.立足课堂,提高教师素养和党史教育能力。
新形势下,党史教育面临着更多的挑战。繁杂信息的充斥、西方思想的影响,都对青少年党史教育产生不良影响。加之,长久以来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学习重在基本史实的记忆,党史的教育功能并未真正达到。一线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和情感的培养,不少教师为教而教,教师党史教育能力堪忧。因此,在当前党史教育的新情况下,教师要立足课堂,讲授史实也要传递情感,在讲授中既要精进授课能力也要提高自身的党史素养,增强党史教育的生动性。
3.创新党史教育的方法和路径
2010年,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指出,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历史、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教育”。历史课堂本身在党史教育中占据天然优势,我们可以通过探索历史课堂中党史教育的方法和路径,开展行之有效的党史教育。
(1)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发挥党史教育功能。历史教师在党史教育的场地上和时间上有着天然的优越性,具备了长期教育的课堂主阵地和三年的教育时长。初中历史教师就可以立足课堂,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展开党史教育。以党史基础知识为主线,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信息优势,形象直观的开展党史教育,确保党史教育落到实效,党史的教育功能得以发挥。
(2)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以喜闻乐见方式展开党史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的普遍年龄在12-15岁,学生的学习优先感性的认知,其次才是逻辑的分析。历史课堂可以采取活泼的形式、沉浸式的体验,积极促进不同教育资源在历史课堂碰撞,多角度、全方面的让学生感知党的历史,在感知的基础上对党和国家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教师通过影片、图片、时事、热点话题等引入党史,深化党史讲解和学生理解,让学生自主靠近、自主感知、自主理解,深化学生对党史的认识和理解实现学生的良性向上发展。
四、结语
长期以来,大众教育的内容难以跟上时代的变化,教育者就要尽量从时代的需要展开教育。新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的党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天然党史教育优势的历史学科就要在日常教学中做出改变和探索、在实践中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期达成历史的德育功能和党史的教育意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社会主义建设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读党史[N].人民日报.2016—06—30.
[3]高大帅.强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党史教育探讨[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4).
[4]郝鹏,李琛.新时期加强青少年党史教育的几点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2).
[5]黄艳.新时期加强青少年党史教育的几点启示[J].党史文苑.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