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基于生活化视角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
【作者】 卓丽娜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吴仲良第三初级中学)
【正文】摘 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可以说,生活是孕育新知的沃土,所有理论知识均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更好地服务于生活。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赋予数学知识更多的生活色彩,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化的知识无处不在。这样才能完成高效学习,不断地提升个人学科素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方法分析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味地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至于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吸收,则重视不足。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忽视了学生的内心体验。本文基于生活化视角,就如何引导学生学好数学进行分析。
一、营造出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生活化教学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和谐的氛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能激发出学生的动力。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知识,只要仔细观察发现就能撷取很多。初中生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如果合理引导就能将知识与生活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环境中。这样不仅能改善课堂氛围,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该创设出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进入到熟悉的环境当中。这将有助于学生突破思维障碍。由于学生能够不断获得新知识,就能产生自我效能,比如:在学习“坐标”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事物的关联性。学生们可以分组讨论,从而得出不同的答案,比如:某个单位/社区的门牌号,电影院(火车)对号入座,学生的学号等等。一个符号均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和内容,这种司空见惯的生活细节与“坐标”基本相仿。借助生活情境,我们可以引出数学理论,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率。一旦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课堂就会变得异常活跃,学生的思维也更加跳动。比如,我们将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加以整合,设计出如下问题,某商场搞促销活动,某种商品的进价为1000元,日常售价为1500元,每个月仅销售3件。因此,商场决定对该商品进行降价销售,调查发现,该商品每降低50元,销量就增加10件。问:如何定价才能达到收益最大化。该问题是较为常见的生活问题,此时借助函数思想就能快速解决。
二、模拟出生活化的情境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有教学内容都要围绕学生这一“核心”展开,帮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根据学情开展教学活动,将生活元素引入课堂,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下开展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从而提升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学生可以轻松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培养,就能够构建出完美的数学知识框架。
学好数学知识离不开学生的自主探究,即便教师讲解得再全面,也无法让学生理解每一个定义和知识点,也无法做到举一反三,比如,在教授“二元一次方程组”相关内容时,我们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方法,为学生们设计出有意思的教学情境:某学校开展足球比赛,每场都必须决出胜负,计分规则:胜利得2分,失败得1分。A队参加完全部22场循环赛后得到40分,那么A队胜利了多少场?借助这种有意思的情境,学生们经过推理和计算即可获得最终答案。上述生活情境与学生较为贴近,学生们能够快速解答。
三、将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能够提升知识的应用价值。学生们也愿意主动地去学习,进而提升了学习效率。事实上,学生学习时并非一无所知,每个学生都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与经验。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拥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感受到熟悉的生活知识,从而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讲解“垂线”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息息相关的生活常识,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垂线”,学生们能列举出墙面与地面,桌子与地面,操场旗杆与地面等等。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个图片:农民想将河水引至稻田,问:如何挖渠道保证距离最近。此时,学生们会快速指出,两点之间取直线,渠道与稻田呈直角关系,距离就是最近的。但是,实际施工要考虑到众多地形因素,比如:山丘、树林等等。这类问题看似简单,实际解决则需要考虑众多影响因素。通常,此类问题可以安排学生开展小组学习,通过交流获得准确答案。在讨论中,学生可以发现并改正自己认识方面的不足,并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四、借助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接纳数学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从而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心理学研究认为,每个学生都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些好奇心就会慢慢形成求知欲,这就是学生学习理解知识与生活应用中的推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增加生活事例后,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实践证明,知识与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探索时有实际生活作为依托,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蜕变成生活的智者。在引用生活元素时,要做到与时俱进,让学生能够接触更多新鲜事物,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引入很多生活化素材,借助这些熟悉的生活元素,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尽量寻找有效的方法,让数学课堂生动起来,借助生活化教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水平。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方法分析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味地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至于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吸收,则重视不足。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忽视了学生的内心体验。本文基于生活化视角,就如何引导学生学好数学进行分析。
一、营造出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生活化教学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和谐的氛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能激发出学生的动力。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知识,只要仔细观察发现就能撷取很多。初中生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如果合理引导就能将知识与生活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环境中。这样不仅能改善课堂氛围,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该创设出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进入到熟悉的环境当中。这将有助于学生突破思维障碍。由于学生能够不断获得新知识,就能产生自我效能,比如:在学习“坐标”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事物的关联性。学生们可以分组讨论,从而得出不同的答案,比如:某个单位/社区的门牌号,电影院(火车)对号入座,学生的学号等等。一个符号均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和内容,这种司空见惯的生活细节与“坐标”基本相仿。借助生活情境,我们可以引出数学理论,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率。一旦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课堂就会变得异常活跃,学生的思维也更加跳动。比如,我们将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加以整合,设计出如下问题,某商场搞促销活动,某种商品的进价为1000元,日常售价为1500元,每个月仅销售3件。因此,商场决定对该商品进行降价销售,调查发现,该商品每降低50元,销量就增加10件。问:如何定价才能达到收益最大化。该问题是较为常见的生活问题,此时借助函数思想就能快速解决。
二、模拟出生活化的情境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有教学内容都要围绕学生这一“核心”展开,帮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根据学情开展教学活动,将生活元素引入课堂,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下开展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从而提升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学生可以轻松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培养,就能够构建出完美的数学知识框架。
学好数学知识离不开学生的自主探究,即便教师讲解得再全面,也无法让学生理解每一个定义和知识点,也无法做到举一反三,比如,在教授“二元一次方程组”相关内容时,我们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方法,为学生们设计出有意思的教学情境:某学校开展足球比赛,每场都必须决出胜负,计分规则:胜利得2分,失败得1分。A队参加完全部22场循环赛后得到40分,那么A队胜利了多少场?借助这种有意思的情境,学生们经过推理和计算即可获得最终答案。上述生活情境与学生较为贴近,学生们能够快速解答。
三、将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能够提升知识的应用价值。学生们也愿意主动地去学习,进而提升了学习效率。事实上,学生学习时并非一无所知,每个学生都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与经验。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拥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感受到熟悉的生活知识,从而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讲解“垂线”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息息相关的生活常识,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垂线”,学生们能列举出墙面与地面,桌子与地面,操场旗杆与地面等等。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个图片:农民想将河水引至稻田,问:如何挖渠道保证距离最近。此时,学生们会快速指出,两点之间取直线,渠道与稻田呈直角关系,距离就是最近的。但是,实际施工要考虑到众多地形因素,比如:山丘、树林等等。这类问题看似简单,实际解决则需要考虑众多影响因素。通常,此类问题可以安排学生开展小组学习,通过交流获得准确答案。在讨论中,学生可以发现并改正自己认识方面的不足,并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四、借助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接纳数学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从而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心理学研究认为,每个学生都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些好奇心就会慢慢形成求知欲,这就是学生学习理解知识与生活应用中的推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增加生活事例后,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实践证明,知识与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探索时有实际生活作为依托,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蜕变成生活的智者。在引用生活元素时,要做到与时俱进,让学生能够接触更多新鲜事物,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引入很多生活化素材,借助这些熟悉的生活元素,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尽量寻找有效的方法,让数学课堂生动起来,借助生活化教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