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实践

【作者】 王建峰

【机构】 (浙江省余姚市黄家埠镇初级中学)


【正文】摘 要:情境教学作为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能够生动、直观地呈现知识,不仅备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推崇,还深受学生的青睐,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依托情境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围绕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实践研究展开探讨,以期为教师提供有效教学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情境教学
  初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达成的,对于这一点,教师与学生必须有明确的认识与了解.初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时要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钻研问题,鼓舞学生以多种方式去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全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保证学生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1、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现状
  1.1情境教学盲目去情境化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为调动学生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的主动性,会搭建同他们实际生活有关的问题情境,为其后续复杂、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做铺垫,但是一些教师注重情境教学创设这一环节,其他的非情境化环节易遭忽视,这无疑将教学前期的情境铺垫同后期的问题探究割裂开来。尤其当教师将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进行情境创设时,过度的情境化教学会严重影响预期教学效果,与情境教学的初衷相悖,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1.2情境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时,一些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往往只局限于信息技术手段。这样虽然能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画面,把抽象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但这样的数学情境显得单调,没有突出情境教学的多元化。如果长期不变,学生会对情境产生一定的疲倦感与审美疲劳。
  1.3对情境教学缺乏正确认知
  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也意识到情境教学的优势,积极踊跃地运用情境教学法,但是对情境教学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情境教学就是讲故事,这样显得过于主观化,没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体验度与参与度,无法使情境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有的教师在情境教学上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不足,没能紧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实施有效的情境教学,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2、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情境教学优化
  2.1基于教材设计情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
  教学情境强调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不仅能够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设计符合的教学情境,同时也要充分地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用于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情境,构建教学情境的主线框架,引导学生对情境产生情感反应,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要以数学教科书作为立足点,将教学内容合理设置在情境当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象化,学生也能够更加快速地掌握数学知识的重难点,以及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加灵活的运用,进而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上变得更加积极,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以便于学生完成实践印证理论的过程。
  2.2培养提问意识,提升核心素养
  有人说:“学习起始于思考,思考起始于疑问.”要想让学生真正通过数学课堂学习获得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教师就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一些教师用严肃、刻板的语言讲解知识,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感.尽管学生内心有疑问,却不敢提出疑问.因此,在新时代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改变自己的态度及形象,以和蔼、亲切的态度引导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减少学生内心的恐惧感,让学生敢于主动提出问题.同时,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互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做学生的榜样.在讲解重点知识时,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鼓励学生在遇到无法理解的知识点时主动提出疑问或与其他学生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3创设指向数学对象本质的情境
  结合初中教学目标和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有助于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情境,进而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体现数学对象本质的情境有助于学生获取数学对象的直观表象,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发展核心素养。一个研究对象的本质往往是指能够确定这个对象并区别于其他对象的属性,在一定的范围或情境下继续保持不变的性质,反过来其可变的属性或特点则是“非本质属性”。因此,我们创设情境时应该考查情境是否体现数学对象的本质。
  2.4基于分层设计情境,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由于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个人差异,使得其学习水平和数学基础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且对于同一问题的理解也不同.层次化教学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核心,强调教学的全面性,即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有效教学,而层次化的教学情境设计,既能够促进教学活动质量的有效提升,同时还能够有效地保障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若想要更好地开展情境教学,便必须要重视学生个体差异,通过开展层次化教学的方式全方位地落实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层次化教学情境的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教师需要对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地了解,并以学生学习状态、数学知识基础、作业完成质量、思维灵活程度等方面内容作为依据,将学生分为基础组、提升组与拓展组;第二个阶段,教师在设计情境时,需要根据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选择教学内容以及知识点,如要求基础组学生掌握必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知识应用能力,要求提升组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基础知识,并培养自身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要求拓展组学生注重自身创新性思维与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第三个阶段,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时,需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层次化,对于基础组学生以巩固数学知识为主,对于提升组学生以解决问题为主,对于拓展组学生以思维提升为主,从而确保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对于课堂教学实践的影响愈发深远。初中数学课堂中的问题情境创设也在质量和深度上得到不断提升,更加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从而更加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的高效构建。
  参考文献:
  [1]王宁.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新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19(05):54-55.
  [2]梁才.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06):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