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探讨
【作者】 冉华琼
【机构】 (重庆市万州区望江小学)
【正文】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小学阶段进行群文阅读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最好方法,它不但打破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时,要充分认识群文阅读的重要价值,正确设置群文阅读议题、合理设计文本组织、不断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深刻感知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使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效果全面彰显出来。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语文群文阅读,需要教师及时改变教学观念,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读书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提高,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树立良好的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读书过程,加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建立一种高效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1、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1.1增加阅读数量
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路上的必然项。量变引发质变,唯有前期进行大量阅读,后期才能实现能力提升。但部分语文教师将阅读教学局限于教材,并未对文本展开扩展与延伸,使其阅读教学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相符,致使小学生的视野受限、知识积累受限。群文阅读的实施需要将多篇文本引入阅读,小学生需对多篇文本对比阅读,一则小学生的阅读数量不断增加,视野不断开阔,二则对比阅读可对小学生的文本分析与理解能力有效锻炼,让其知识积累日益丰富,知识面得以拓展。
1.2提升阅读速度
阅读速度是衡量阅读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小学生阅读速度的提升需建立在大量的阅读训练基础之上。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为让小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会放慢阅读速度与授课速度,缺乏对小学生阅读速度的训练。群文阅读的实施,小学生需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多篇文章且需在阅读每篇文本后,能够对文本内容有大致了解,将其内容刻在脑中。因此,群文阅读可对小学生的阅读速度进行有效锻炼,也能帮助小学生提升思维活跃性。
2、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分析
2.1优化群文的阅读组织和合理的阅读结构
教师在进行专题论文的组合时,各论文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一个合理的框架,学生们可以从这些文章中得到更多的信息,从中提炼出更多的信息,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目前大量的群体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文本组织方面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首先,在进行群文选题时,教师并未以相关性为评判标准,因此,文章与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不明显,甚至没有太多的关联,从而导致了学生在阅读时难以掌握其主旨,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阅读效果;其次,教师在组合论文时存在着一定的异质性,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相对单一,从而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使他们没有充分的探究空间。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既要科学地优化语篇的组织,又要合理地安排文章的结构,既要突出它的开放性、延展性,又要确保其结构的正确性、科学性,从而使读者在阅读中受益。
2.2围绕主题,让群文阅读富有灵魂
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围绕单元主题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教师则可以选择单元的人文主体也可以选择语文要素,将课文组织在一起进行阅读教学。这样学生则可以围绕一个主体进行深度的阅读学习,以此将文章的限制性得以突破,让阅读教学得以高效化。实际群文阅读课程教学中教师将文章为切入点,实现重点阅读接着将文章为核心内容,扩展延伸,进行“辐射式”阅读,以此让学生深度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人间真情《古诗两首》《搭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给予是快乐的》几篇文章,教师在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感受古代与现代的人间的真实的情感的美好。在教学中教师将单元的主题人间真为关键语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章中表述的情感内容接着整合语文文章实现群文阅读,提高课程教学实效。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阅读,接着在相互交流自己阅读的文章分析其中的情感并讲述自己的体会,以此初步实现单元课程的目标,在这一基础之下引导学生阅读其余文章,以此让学生体会不同文本当中蕴含的不同的美好的情感,在引领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单元的教学目标,让群文之间得以形成阅读学习互补与促进,提高群文阅读的效果。
2.3巧借手段,推动开展
在小学语文的群文阅读课中,群文阅读的教学既要有趣易懂,又要简洁大方,要注重学习的关键和难点,同时要让孩子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学习空间。举例来说,在进行“爱国教育”主题的群文阅读时,群文阅读内容的选取来自教材中一些关于小学生爱国教育的内容,教师给学生确定的议题是——体会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且要从中得到自己的感悟,这一组文章篇章都体现了爱国深情,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很容易就读出作者的思想,并且能够在其中教会学生怎样做一个无愧自己、无愧祖国的人,例如《欢庆》,寥寥几句就展示了欢庆国庆的气氛,体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热情;再如《北京》,在了解北京的变化中热爱首都,热爱祖国;还有《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也体现了民族节日风俗。这些爱国主义内容势必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结语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的、可行的教学模式,该理念与模式的提出受益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完全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能够助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实施的优势、作用充分认知,将群文阅读模式落实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并探寻该模式落实的多种方法与路径,为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支持。因此,本文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进行重点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桂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J].名师在线,2020(10):64-65.
[2]王雯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J].高考,2019(36):157.
[3]石程玲.试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00(023):1-1.
[4]刘春波.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2(4):24-25.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语文群文阅读,需要教师及时改变教学观念,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读书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提高,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树立良好的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读书过程,加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建立一种高效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1、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1.1增加阅读数量
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路上的必然项。量变引发质变,唯有前期进行大量阅读,后期才能实现能力提升。但部分语文教师将阅读教学局限于教材,并未对文本展开扩展与延伸,使其阅读教学与新课标的要求不相符,致使小学生的视野受限、知识积累受限。群文阅读的实施需要将多篇文本引入阅读,小学生需对多篇文本对比阅读,一则小学生的阅读数量不断增加,视野不断开阔,二则对比阅读可对小学生的文本分析与理解能力有效锻炼,让其知识积累日益丰富,知识面得以拓展。
1.2提升阅读速度
阅读速度是衡量阅读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小学生阅读速度的提升需建立在大量的阅读训练基础之上。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为让小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会放慢阅读速度与授课速度,缺乏对小学生阅读速度的训练。群文阅读的实施,小学生需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多篇文章且需在阅读每篇文本后,能够对文本内容有大致了解,将其内容刻在脑中。因此,群文阅读可对小学生的阅读速度进行有效锻炼,也能帮助小学生提升思维活跃性。
2、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分析
2.1优化群文的阅读组织和合理的阅读结构
教师在进行专题论文的组合时,各论文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一个合理的框架,学生们可以从这些文章中得到更多的信息,从中提炼出更多的信息,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目前大量的群体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文本组织方面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首先,在进行群文选题时,教师并未以相关性为评判标准,因此,文章与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不明显,甚至没有太多的关联,从而导致了学生在阅读时难以掌握其主旨,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阅读效果;其次,教师在组合论文时存在着一定的异质性,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相对单一,从而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使他们没有充分的探究空间。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既要科学地优化语篇的组织,又要合理地安排文章的结构,既要突出它的开放性、延展性,又要确保其结构的正确性、科学性,从而使读者在阅读中受益。
2.2围绕主题,让群文阅读富有灵魂
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围绕单元主题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教师则可以选择单元的人文主体也可以选择语文要素,将课文组织在一起进行阅读教学。这样学生则可以围绕一个主体进行深度的阅读学习,以此将文章的限制性得以突破,让阅读教学得以高效化。实际群文阅读课程教学中教师将文章为切入点,实现重点阅读接着将文章为核心内容,扩展延伸,进行“辐射式”阅读,以此让学生深度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人间真情《古诗两首》《搭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给予是快乐的》几篇文章,教师在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感受古代与现代的人间的真实的情感的美好。在教学中教师将单元的主题人间真为关键语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章中表述的情感内容接着整合语文文章实现群文阅读,提高课程教学实效。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先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阅读,接着在相互交流自己阅读的文章分析其中的情感并讲述自己的体会,以此初步实现单元课程的目标,在这一基础之下引导学生阅读其余文章,以此让学生体会不同文本当中蕴含的不同的美好的情感,在引领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单元的教学目标,让群文之间得以形成阅读学习互补与促进,提高群文阅读的效果。
2.3巧借手段,推动开展
在小学语文的群文阅读课中,群文阅读的教学既要有趣易懂,又要简洁大方,要注重学习的关键和难点,同时要让孩子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学习空间。举例来说,在进行“爱国教育”主题的群文阅读时,群文阅读内容的选取来自教材中一些关于小学生爱国教育的内容,教师给学生确定的议题是——体会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且要从中得到自己的感悟,这一组文章篇章都体现了爱国深情,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很容易就读出作者的思想,并且能够在其中教会学生怎样做一个无愧自己、无愧祖国的人,例如《欢庆》,寥寥几句就展示了欢庆国庆的气氛,体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热情;再如《北京》,在了解北京的变化中热爱首都,热爱祖国;还有《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展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也体现了民族节日风俗。这些爱国主义内容势必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结语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的、可行的教学模式,该理念与模式的提出受益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完全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能够助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实施的优势、作用充分认知,将群文阅读模式落实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并探寻该模式落实的多种方法与路径,为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支持。因此,本文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进行重点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桂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J].名师在线,2020(10):64-65.
[2]王雯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J].高考,2019(36):157.
[3]石程玲.试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00(023):1-1.
[4]刘春波.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2(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