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王晓晴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小学)


【正文】摘 要:随着习近平主席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全国各地掀起一场学习古诗词的热潮。中央电视台的《诗词大会》更是将这一热潮推向高峰。古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一朵朵跳跃的浪花。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思想教育的重要时期,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因此,小学教师要重视诗词教学,运用有效策略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策略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教师以强化学生的记忆背诵为主,忽略对教学方法的探讨。诚然,学生只有在大量的记忆背诵中才能丰富诗词储备,提高文化内涵。但脱离理解的背诵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他们对诗词意境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感悟,诗词的教育价值也就很难发挥出来。因此,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结合诗词的学习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不断提高诗词的教学质量。结合教学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运用多媒体,帮助理解
  古诗词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的语言、意境,深刻的思想常常让人读罢仍感到意犹未尽,余音缭绕。然而由于古诗词语言短小精悍,概括抽象,并且时间、地域跨度较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使得他们对学习古诗词不感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多感官集中于一件事物,会增强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增强认知效果。多媒体正好可以通过图画、音频等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因此,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快速融入诗词的意境中,加强对诗词的理解。
  例如,学习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望庐山瀑布》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教师提前从网上搜索出符合诗词意境的各种瀑布图画,并做成课件,有一泻千里的、有气势磅薄的、还有飞珠溅玉的。看着画面上从山上飞流而下的瀑布,他们真切地体会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意境。不仅如此,二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很多学生没见过香炉,对于“日常香炉升紫烟”这句诗词内容不能够很好理解,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出示香炉的图画,并且还引导他们与山雾缭绕的图画对比观察,山顶升腾的紫烟不正像是香炉里升起的烟雾吗?此时,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理解诗词的意思。
  古诗词有很多内容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比较久远,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障碍。多媒体具有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独特优势,为学生提供古诗词学习的图画、音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優化诗词教学。由此可见,多媒体是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的得力助手,能够在学生和诗词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拉进学生与诗词的距离,让他们能够与古代先哲进行超时空的知识、情感交流,深化诗词教学效果。教师要重视多媒体在诗词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还原诗词意境,让学生入境入情,充分理解诗词内容,丰富文学素养,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审美情趣。
  2.借助背景,提高理解
  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作者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只有深入了解这些时代背景,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诗词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经验的教师在诗词教学中都会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做深入的研究。借助诗词背景,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与作者产生情感共振。
  例如,教学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登鹳雀楼》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词中蕴含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及诗人王之涣壮志凌云的胸怀,教学时,教师为学生补充王之涣的生平背景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王之涣是唐朝的一名诗人,当时国家昌运、百业兴旺,作者意气风发,渴望建功立业。通过对高山、大海、黄河的巧妙组合,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雄伟壮丽的画面,成为人们抒发理想、抱负的名篇佳作。若没有对这一诗词背景的介绍,学生怎能有效的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3.加强朗读,加深理解
  朗读是学生学习诗词一种基本的方式。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正是记忆的最佳时期。因此,朗读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并且古诗词朗朗上口,很适合朗读,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以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敕勒歌》一课为例,这是一首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和家乡的热爱。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语言通俗,为此,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朗读教学加速学生与文本的融合,培养学生通过文字体会内涵的能力,更好的感悟诗中的情境,加深理解。具体在教学中,教师是这样安排的:首先为学生播放示范朗读的动画,让学生能够按照范读的语调、节奏自主朗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从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等方面对学生做出指导。接着,让学生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低声吟唱,把诗读懂、读顺。能够初步感受诗词描写的主要景象。其次跟读,让学生跟着示范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把控诗歌的感情基调。最后,小组对读,及时指导评价。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如在“自由朗读”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学生有的看到了天空,天空是苍茫的;有的看到了草地,它是一望无垠的;还有的看到牛羊,它们是肥壮的……。学生在边读边思中,不仅捕捉到诗中的元素,还培养他们的个性,提升了想象力。
  总之,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学习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提升文化底蕴。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多媒体、想象、背景等手段,不断优化古诗词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词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从而带动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