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 裘天跃
【机构】 (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中心小学)
【正文】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将学科知识讲授给学生,还要培养他们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在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同时提高数学核心素养,进而实现高效教学目的。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不断推进,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探究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接受基础知识同时提高综合能力。小学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使其不仅能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还能够灵活运用学习技巧和方法,进而提高数学综合素质和思维水平。
一、建立乘法模型,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建模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同样也能够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重要时期,对探索未知世界充满着无限樂趣,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他们通过探索、钻研数学问题,并且学会使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建模思想不仅仅涉及到数学知识,更多涉及到的是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在发现数学规律和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教会他们建立数学模型,并且学会使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思维水平。
例如,教师在讲授“乘法口诀”时,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出几张家庭成员吃饭时照片,问道:“同学们在家都会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吗?比如摆摆碗筷、打扫地面等。”学生齐声道:“会!”教师道:“那大家在摆筷子时有没有发现什么数学知识吗?”有学生道:“一双筷子有两支,应该给每个人分两支筷子!”教师问道:“如果有两个人吃饭,需要几支筷子?”学生说道:“四支!”教师又问道:“如果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吃饭需要几支筷子呢?”学生展开激烈讨论,回答道:“6、8、10支筷子!”教师道:“同学们都很聪明,我们可以由此得出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大家能够使用这些口诀快速计算出‘每人可分2个桃子,共有8人,需要准备几个桃子’吗?”学生脱口而出:“16个!”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建立乘法模型,既能够使其掌握乘法口诀,又能够利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他们思维能力。
二、理清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播,忽略思维和能力培养。随着新课改实施和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广大数学教师逐渐认识到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既要将基础知识讲授给学生,又要提高其综合能力,使之能够理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且运用数量关系去认识、分析事物,进而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梳理和分析数量关系时,不仅对能够巩固所学公式,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够在解题中学会创新,进而提高数学思维和学习效率。
例如,数学教师在讲授习题“小红骑车出去郊游,2小时走了40千米,如果骑100千米需要花费几个小时?”时,先引导学生思考,问道:“大家先想一下一小时能够骑行路程是多少,100千米是40千米的多少倍?”学生立即想出两种较为正常的解题方法,列出方程“100÷(40÷2)=5”。教师继续问道:“大家能够尝试根据习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不带括号的式子吗?”学生随之陷入沉思,个别学生提出“2÷40×100=5”和“2×100÷40=5”,教师道:“非常正确,你是怎样得出的呢?”学生道:“先计算出1千米需要消耗几个小时,然后乘以行进千米数即可求得所需时间。”教师通过将引导学生梳理习题中的数量关系,能够有效激发其学习热情,并且积极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能力。
三、综合式练习,提高学生逻辑思维
小学数学离不开计算,教师不仅要将四则运算顺序、简便运算方法等讲授给学生,使其掌握计算规律和法则,还要使其在练习综合式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和逻辑思维。四则运算包含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四种,难度较大的四则运算会结合小数和分数,部分学生接到四则运算时常常出现意想不到的错误,因此数学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讲授四则运算方法外,还要通过习题加强训练,使其能够熟能生巧,养成良好解题习惯,进而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完“四则运算”计算方法后,将“6+2×5、32-(4+5)、(35-17)÷2”等简单式子提供给学生,使其通过口算快速计算出结果,然后提出“5×8=40、100÷4=25、40+25=65”三个式子合成综合式子,使之学会逆向思维,最后将较难的几道题目“365-245÷7、(560+34)÷54、38÷(310-11×28)”展示给他们,供其练习与巩固。数学教师通过三个阶段将三种不同难度综合式练习题展示给学生供其练习,能够使他们在循序渐进练习中掌握计算技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一言以蔽之,基于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广和普及,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还要在讲授和练习环节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品质,使其爱上数学课堂同时能够养成归纳、逻辑、创新思维,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展望,2017(9).
[2]韩淑娟,臧瑞功.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2014(4).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不断推进,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探究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接受基础知识同时提高综合能力。小学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使其不仅能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还能够灵活运用学习技巧和方法,进而提高数学综合素质和思维水平。
一、建立乘法模型,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建模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同样也能够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重要时期,对探索未知世界充满着无限樂趣,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他们通过探索、钻研数学问题,并且学会使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建模思想不仅仅涉及到数学知识,更多涉及到的是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在发现数学规律和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教会他们建立数学模型,并且学会使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思维水平。
例如,教师在讲授“乘法口诀”时,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出几张家庭成员吃饭时照片,问道:“同学们在家都会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吗?比如摆摆碗筷、打扫地面等。”学生齐声道:“会!”教师道:“那大家在摆筷子时有没有发现什么数学知识吗?”有学生道:“一双筷子有两支,应该给每个人分两支筷子!”教师问道:“如果有两个人吃饭,需要几支筷子?”学生说道:“四支!”教师又问道:“如果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吃饭需要几支筷子呢?”学生展开激烈讨论,回答道:“6、8、10支筷子!”教师道:“同学们都很聪明,我们可以由此得出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大家能够使用这些口诀快速计算出‘每人可分2个桃子,共有8人,需要准备几个桃子’吗?”学生脱口而出:“16个!”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建立乘法模型,既能够使其掌握乘法口诀,又能够利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他们思维能力。
二、理清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传统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播,忽略思维和能力培养。随着新课改实施和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广大数学教师逐渐认识到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既要将基础知识讲授给学生,又要提高其综合能力,使之能够理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且运用数量关系去认识、分析事物,进而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梳理和分析数量关系时,不仅对能够巩固所学公式,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够在解题中学会创新,进而提高数学思维和学习效率。
例如,数学教师在讲授习题“小红骑车出去郊游,2小时走了40千米,如果骑100千米需要花费几个小时?”时,先引导学生思考,问道:“大家先想一下一小时能够骑行路程是多少,100千米是40千米的多少倍?”学生立即想出两种较为正常的解题方法,列出方程“100÷(40÷2)=5”。教师继续问道:“大家能够尝试根据习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不带括号的式子吗?”学生随之陷入沉思,个别学生提出“2÷40×100=5”和“2×100÷40=5”,教师道:“非常正确,你是怎样得出的呢?”学生道:“先计算出1千米需要消耗几个小时,然后乘以行进千米数即可求得所需时间。”教师通过将引导学生梳理习题中的数量关系,能够有效激发其学习热情,并且积极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能力。
三、综合式练习,提高学生逻辑思维
小学数学离不开计算,教师不仅要将四则运算顺序、简便运算方法等讲授给学生,使其掌握计算规律和法则,还要使其在练习综合式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和逻辑思维。四则运算包含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四种,难度较大的四则运算会结合小数和分数,部分学生接到四则运算时常常出现意想不到的错误,因此数学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讲授四则运算方法外,还要通过习题加强训练,使其能够熟能生巧,养成良好解题习惯,进而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完“四则运算”计算方法后,将“6+2×5、32-(4+5)、(35-17)÷2”等简单式子提供给学生,使其通过口算快速计算出结果,然后提出“5×8=40、100÷4=25、40+25=65”三个式子合成综合式子,使之学会逆向思维,最后将较难的几道题目“365-245÷7、(560+34)÷54、38÷(310-11×28)”展示给他们,供其练习与巩固。数学教师通过三个阶段将三种不同难度综合式练习题展示给学生供其练习,能够使他们在循序渐进练习中掌握计算技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一言以蔽之,基于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广和普及,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还要在讲授和练习环节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品质,使其爱上数学课堂同时能够养成归纳、逻辑、创新思维,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展望,2017(9).
[2]韩淑娟,臧瑞功.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