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初中语文微课教学实践
【作者】 张燕辉
【机构】 (四川省遂宁市第六中学)
【正文】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地更新,近年来微课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应用,微课因其短小精悍,信息量大,对于展示教学重点,让学生更加容易学习教学的重要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各科目教学中广泛应用,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和欢迎。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可以让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被学生熟知并迅速识记,微课被广泛应用于语文阅读和语文写作以及语文修辞教学等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应用,主要涉及微课应用意义和微课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语文;微课;课堂应用;实践
当前我国大多数学校已经具备了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硬件条件,当前我国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基本方向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微课这一教学模式作为开创新的课堂教学手段,已被广大教师广为接受,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和实践,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微课等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反复地应用,并不断地总结经验,反复的实践和总结中不断地完善这些教学方式。以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一、 微课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 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过于沉闷,学生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不够,由于学生其他科目学习任务繁重,加上升学目标导向,家长教育观念甚至部分学校老师教育观念影响。学生的课阅读量严重不足,导致本来应该是学生能够非常感兴趣并能主动学习的初中语文科目,长期紧紧依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和课堂训练,使得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受限,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学习的欲望,语文课堂教学参与度较低,语文学习的效率低下,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没法有效实现。
(二) 培养学生的语文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学活动也是围绕知识进行教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如何帮助学生记住语文课本上的相关语文知识,语文文学常识为主要目的,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考到更高的分数,这样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是破坏性的。虽然短期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创造性思维没有积极意义。微课的出现使语文教学以更加有创造性的方式出现,微课往往比较短小,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微课的讲授方式比较新颖多样,微课的实施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教学的良好示范,因此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措施,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三) 微课可以突出语文讲解的重点
传统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堂教学只是各类知识的堆砌和反复的重复,学生在机械记忆中提高语文知识积累,就连最具创造性的语文写作活动也是教师布置大量的范文,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样的过程虽然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扼杀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创造性和语文学习兴趣。传统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活动突出重点不足,一节课学生昏昏欲睡,难以抓到讲解的重点,更难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微课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微课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用时简短,信息丰富,可以在短时间内给学生突出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有效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效果。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微课应用实施策略
(一) 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语文学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任何科目的学习中,兴趣都是第一位的,有了良好的兴趣,学生便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学习,取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传统教学往往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有着严重的抑制作用。改进语文课堂教学就需要改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微课在语文课堂中应用有效实现了这一目标。微课可以通过精炼的讲解和精彩的画面给学生展示和讲解语文阅读中的相关场景。让学生将画面和文字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语文阅读中所描述的场景,另一方面也有效促进了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所遇到的情景或者画面的感受和描述和表达能力,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参与课堂活动,以更加积极的热情参与课堂讨论,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表达的能力。因为微课展示的画面与文字解说让学生建立起来的文字与画面,或者文字与场景之间的联系更加深刻,给学生留下更加清晰的印象,能够更加深刻地影响学生语言的学习认知和应用,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和描述美的能力,产生学生语文学习和应用的兴趣。
(二) 突出某一重点,内容简短清晰
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更加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其原因除了运用了新的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之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微课比较简短清晰,重点突出,因此微课能够更加清晰地给学生展示讲课主要讲述的重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因此微课的设计一定要突出微课的这一独有特点,重点突出、短小精悍。因此在微课的设计中,切忌出现过多的知识堆砌和重点不明的现象,导致学生对微课产生认识疲劳,影响微课的授课效果。微课的设计受限于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因此要实现良好的微课设计,必须要动员全组老师参与教学设计,要注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了做好教师教育教学活动,还要做好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全体教师具备设计良好的微课的信息技术能力,更加有效地开展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活动,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发展的目的。
(三) 注重形式多样性,拓展微课应用范围
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强调语文教学的新颖性和生动性,以生动有趣和幽默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语文教学的内容繁多,涉及面极其广泛,语文教学中微课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但是由于语文涉及面繁杂,并不能以某一固定形式来开展语文微课的设计。语文微课的设计要注重形式多样性,已实现微课应用涵盖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语文微课设计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文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創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实现微课教学的良好效果。
(四) 运用微课实施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具有工具性也具有人文性,语文教学即使一种工具的教学也是文化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和整合互联网资源,挖掘语文教学中有关人文性的内容,通过微课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在微课中教师可以及画面录像与声音资料,更加清晰地感受语文人文性的一面。《巍巍中山陵》是一篇说明文。文中对于中山陵的描写非常具体,有效突出了中山陵的巍峨和肃穆,但由于初中生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有限,加上初中生思维方式比较简单,要理解和记住文中所描述的内容和所使用的词句还比较困难。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上的有关中山陵的录像资料,配上语文阅读的声音资料。让学生通过多方位多感官的感受和认知中山陵的美丽景色,和孙中山先生的精神。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指导学生搜索其他古代帝王陵的录像资料,对照其与中山陵之间的区别和相同之处,并运用自己的语言对其中的区别或者相同之处进行表达,实现学生语文学效果提升的目的。
(五) 引导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的课外拓展
微课不仅可以引导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和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初中语文教学单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需要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作为补充才能有效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有效利用微课正好可以实现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客户阅读的目的,初中课本上朱自清的《背影》蕴含了浓浓的父子情,在微课设计时可以深入分析文中对于父子亲情的描述,在此基础上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同样描写或表达亲情的文章,也可以推荐一些使用了同样表达方法的文章,让学生在范文认知的基础上学习亲情的描述与表达,提高学习效果,提升表达能力,感受人文精神,提高自己感受美好情感和表达美好情感的能力,利用微课进行课外拓展,比教师布置作业更加具有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实现语文教学效果最大化。
三、 结语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改变了生活各个方面,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必须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和新技术条件精心改变,以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要求,适应互联网条件下学生高效学习的要求,微课只是新技术条件下课堂教学方式改变的有效措施之一,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之余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将最新的技术和最新教学理念尽快融合起来,运用现代技术提供最佳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微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理解,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教师在实践中要不断尝试新的手段,精心设计微课,运用微课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彭丽珍.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2019:42-43.
[2]邰金文,徐秀萍.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33):131.
[3]李霞.浅议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9(28):78-79.
[4]刘瑞生,徐润萍.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39.
[5]倪云鹏.浅谈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9(9):90-91.
[6]王琳.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9(26):89-90.
[7]谢廷勤.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157+159.
关键词:语文;微课;课堂应用;实践
当前我国大多数学校已经具备了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硬件条件,当前我国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基本方向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微课这一教学模式作为开创新的课堂教学手段,已被广大教师广为接受,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和实践,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微课等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反复地应用,并不断地总结经验,反复的实践和总结中不断地完善这些教学方式。以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一、 微课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 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过于沉闷,学生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不够,由于学生其他科目学习任务繁重,加上升学目标导向,家长教育观念甚至部分学校老师教育观念影响。学生的课阅读量严重不足,导致本来应该是学生能够非常感兴趣并能主动学习的初中语文科目,长期紧紧依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和课堂训练,使得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受限,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学习的欲望,语文课堂教学参与度较低,语文学习的效率低下,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没法有效实现。
(二) 培养学生的语文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学活动也是围绕知识进行教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如何帮助学生记住语文课本上的相关语文知识,语文文学常识为主要目的,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考到更高的分数,这样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是破坏性的。虽然短期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创造性思维没有积极意义。微课的出现使语文教学以更加有创造性的方式出现,微课往往比较短小,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微课的讲授方式比较新颖多样,微课的实施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教学的良好示范,因此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措施,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三) 微课可以突出语文讲解的重点
传统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堂教学只是各类知识的堆砌和反复的重复,学生在机械记忆中提高语文知识积累,就连最具创造性的语文写作活动也是教师布置大量的范文,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样的过程虽然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扼杀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创造性和语文学习兴趣。传统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活动突出重点不足,一节课学生昏昏欲睡,难以抓到讲解的重点,更难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微课可以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微课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用时简短,信息丰富,可以在短时间内给学生突出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有效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效果。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微课应用实施策略
(一) 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语文学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任何科目的学习中,兴趣都是第一位的,有了良好的兴趣,学生便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学习,取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传统教学往往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有着严重的抑制作用。改进语文课堂教学就需要改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微课在语文课堂中应用有效实现了这一目标。微课可以通过精炼的讲解和精彩的画面给学生展示和讲解语文阅读中的相关场景。让学生将画面和文字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语文阅读中所描述的场景,另一方面也有效促进了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所遇到的情景或者画面的感受和描述和表达能力,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参与课堂活动,以更加积极的热情参与课堂讨论,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表达的能力。因为微课展示的画面与文字解说让学生建立起来的文字与画面,或者文字与场景之间的联系更加深刻,给学生留下更加清晰的印象,能够更加深刻地影响学生语言的学习认知和应用,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和描述美的能力,产生学生语文学习和应用的兴趣。
(二) 突出某一重点,内容简短清晰
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更加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其原因除了运用了新的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之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微课比较简短清晰,重点突出,因此微课能够更加清晰地给学生展示讲课主要讲述的重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因此微课的设计一定要突出微课的这一独有特点,重点突出、短小精悍。因此在微课的设计中,切忌出现过多的知识堆砌和重点不明的现象,导致学生对微课产生认识疲劳,影响微课的授课效果。微课的设计受限于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因此要实现良好的微课设计,必须要动员全组老师参与教学设计,要注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了做好教师教育教学活动,还要做好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全体教师具备设计良好的微课的信息技术能力,更加有效地开展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活动,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发展的目的。
(三) 注重形式多样性,拓展微课应用范围
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强调语文教学的新颖性和生动性,以生动有趣和幽默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语文教学的内容繁多,涉及面极其广泛,语文教学中微课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但是由于语文涉及面繁杂,并不能以某一固定形式来开展语文微课的设计。语文微课的设计要注重形式多样性,已实现微课应用涵盖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从而实现语文微课设计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文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創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实现微课教学的良好效果。
(四) 运用微课实施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具有工具性也具有人文性,语文教学即使一种工具的教学也是文化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和整合互联网资源,挖掘语文教学中有关人文性的内容,通过微课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在微课中教师可以及画面录像与声音资料,更加清晰地感受语文人文性的一面。《巍巍中山陵》是一篇说明文。文中对于中山陵的描写非常具体,有效突出了中山陵的巍峨和肃穆,但由于初中生对于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有限,加上初中生思维方式比较简单,要理解和记住文中所描述的内容和所使用的词句还比较困难。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上的有关中山陵的录像资料,配上语文阅读的声音资料。让学生通过多方位多感官的感受和认知中山陵的美丽景色,和孙中山先生的精神。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指导学生搜索其他古代帝王陵的录像资料,对照其与中山陵之间的区别和相同之处,并运用自己的语言对其中的区别或者相同之处进行表达,实现学生语文学效果提升的目的。
(五) 引导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的课外拓展
微课不仅可以引导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和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初中语文教学单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需要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作为补充才能有效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有效利用微课正好可以实现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客户阅读的目的,初中课本上朱自清的《背影》蕴含了浓浓的父子情,在微课设计时可以深入分析文中对于父子亲情的描述,在此基础上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同样描写或表达亲情的文章,也可以推荐一些使用了同样表达方法的文章,让学生在范文认知的基础上学习亲情的描述与表达,提高学习效果,提升表达能力,感受人文精神,提高自己感受美好情感和表达美好情感的能力,利用微课进行课外拓展,比教师布置作业更加具有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实现语文教学效果最大化。
三、 结语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改变了生活各个方面,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必须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和新技术条件精心改变,以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要求,适应互联网条件下学生高效学习的要求,微课只是新技术条件下课堂教学方式改变的有效措施之一,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之余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将最新的技术和最新教学理念尽快融合起来,运用现代技术提供最佳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微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理解,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教师在实践中要不断尝试新的手段,精心设计微课,运用微课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彭丽珍.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2019:42-43.
[2]邰金文,徐秀萍.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33):131.
[3]李霞.浅议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9(28):78-79.
[4]刘瑞生,徐润萍.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39.
[5]倪云鹏.浅谈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9(9):90-91.
[6]王琳.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9(26):89-90.
[7]谢廷勤.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