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双减让师生双赢
【作者】 张 静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五中)
——浅谈中学语文教研的新做法
摘 要:教研活动若能从集体备课、周练的出题、课外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三个方面认真落实,可提升语文学科教研的执行力,让组内教师能在这三个方面群策群力、扎实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学习减量不减质,能更有效地夯实基础、学以致用,最后实现师生双赢。
关键词:双减;集体备课;周练
“双减”之前,组里每周二的教研活动常流于形式、应付差事,我们常做的就是“三部曲”:每月听听考核课、每周聊聊教学进度、每次说说教务通知……这样的教研内容并没有真正发挥教研组集体的力量,大家在教科研上大多各搞各的,布置的作业、练习落实的质量良莠不齐,大家曾想改变但是无从下手。2021年7月国家颁布双减政策后,我和教研组的老师决议借此机会对组里的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我们仔细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决定从集体备课、周练的出题、课外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三个方面来提升语文学科教研的执行力,让组内教师能在这三方面群策群力,让学生不盲目刷题,取而代之的是行之有效地夯实基础、学以致用。
(一)集体备课,让组里老师人人有话讲,老中青教师携手并进抓落实。
1.以单元为单位,根据教学重难点选择本单元的重点篇目作为集体备课的中心内容。
例如学习部编本教材九上第一单元时,因为本单元是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单元主题是学习欣赏诗歌作品,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活动、诗歌写作,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魅力,获得审美的熏陶。因此我们选择将《艾青诗选》和现代诗如何读诗作为第一次集体备课的核心内容,将第三课《我爱这土地》作为示例,中心发言人申晨老师从教学的导入、教学的主问题设置、如何借助注释和旁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角度展开组内讨论,大家边讨论边修改手头的课件,最后形成一个组内可用的共享课件《如何读好现代诗》。这样的流程走下来,一来组里老教师可以引导组内年轻教师如何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二来可以集中组内集体的智慧,省时且高效。
2.单元作业设计形式多样,让学生享受其中,不为作业所苦。
今年学完九上第一单元后因为疫情大家只能在家上网课,教辅资料《点睛》未到,如何落实现代诗学习的成果成了一个难题,于是全组老师在腾讯会议集体教研时纷纷献计献策,最终我们决定新旧结合(小组诗朗诵变成与家人的合诵):每个学生课后录制一个视频,内容为《艾青诗选》中的任意一首诗;朗读方式可以独诵、与家人合诵等;朗读完结合诗歌内容和赏析谈谈自己的理解。此举一出学生在班级优化大师上传了形式多样的朗读视频,有学生留言“很喜欢这样的活动作业,就是希望能更灵活一些,这样出路多一点”“我与双胞胎弟弟们一起朗诵艾青的《晨歌》,让10后也认识认识艾青的诗歌”……那天的语文作业大家上交的速度最快,老师们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二)周练设计,让组里老师人人有题出,老中青教师“头脑风暴”抓质量。
我们一周两练,取代周测和综合听写,组内九位老师轮流出题,老教师负责出文言文升级卷和单元检测卷;年轻教师工作不足三年,负责出文言文基础卷和古诗文默写卷,这样大家都能参与,各取所长、各尽其能。在周练内容的设置上,我们充分考虑双减政策的要求,以文言文的周练为例,我们的周练分为基础卷和升级卷。
1.基础卷——夯实基础
基础卷主要是加强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题型以填空题为主。出题范围包括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古今异义词和文学文化常识,加上课文重点句子的翻译。测试时间在20分钟以内。
2.升级版——学以致用
升级版侧重于对课文所学文言知识的推展延伸,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和课文内容解析两类。升级版常用题型,如找出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加点词语解释意思相同的一项、加点词语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察学生,更能检测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出题时可以不局限于本课所学内容,也可以涉及之前学过的课文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整本书的文言知识。
这样,经过三遍文言文内容的复习,就能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学生对每一篇文言文知识的掌握也渐渐由浅入深、由零散到集中,基础知识自然就巩固到位了。
(三)作文教学,让组里老师人人有优课,老中青教师群策群力抓素材。
2017年市级课题《以班级活动带作文教学,以作文写作促班风建设》成功立项后,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从而在不同的情感体验中获得作文素材,为此我们利用节假日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关注日常活动,在寻常中找寻亮点。周末时,我们会让学生亲历“学会烧一道菜,家长来写饭后感”、“收拾自己的小屋、“刷刷我的田径鞋”等活动,有家长在《饭后感》中感言:“每一次木棉花开,每一次破茧成蝶,都是在尝试中焕发生命的光彩。得知孩子有实践作业——做一盘父母爱吃的菜,我们心中不禁窃喜。看着孩子独立完成择、洗、切、炒的过程,让我们一家体味着历炼的忐忑,让我们都在尝试中成长,也只有在尝试中成长,才能看到自己的人生”。
以上三个方面就是我们语文组从“双减”之后坚持开展的教研活动内容,我们的初衷就是利用集体的力量,把教师从“低效课堂”、繁重的备课负担中解放出来,从提高课堂效率、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方面为学生真正做到减负,当“双减”不是一句口号时,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可让师生双赢!
参考文献:
[1]丁素芬.活动,让习作素材丰富起来.学生作文辅导,2011(8)
[2]林玉琴.积极体验生活 挖掘作文素材.海峡科学,2010(8)
[3]贾凤宝.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积累写作素材.学科教学
[4]万慧芹.浅谈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文理导航.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