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落实“立德树人,进行有效教学”的途径及策略

【作者】 王家歆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滨海附属小学)


【正文】摘 要: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落实“立德树人,进行有效教学”问题的提出是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是需要教师深入的探究,如何实施课堂教学中把这一目标确实落实好,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组织课程内容时首先要把握好几个关系:一是课程内容的规范性和个性化的关系。二是统一性和生活化的关系;三是标准性和开放化的关系。我们要明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所在,在教学中不断彰显其国家意志和育人价值,整体把握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个要素,真正实现对课程的理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有效教学;途径及策略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明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作出部署、提出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我们要深入思考孩子们经过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有效获得到底是什么,不断追问“为何而教”,明晰每个教学行为背后蕴含的价值导向,从而不断实现这门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
  在日常教学中,如何组织常规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落实“立德树人,进行有效教学”呢?我认为,我们在组织课程内容时首先要把握好几个关系:一是课程内容的规范性和个性化的关系。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在设置活动内容时,我们也许会按照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设计,但是一定要尊重教材,在规范中突出个性特点。二是统一性和生活化的关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法治教育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合理确定教学重点和方法。三是标准性和开放化的关系。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不能把学生的视野仅仅局限于校园、限制于课堂空间,而应积极挖掘真实生活案例的育人价值,要突破“书本知识是学生全部世界”的认识局限,让整个世界都成为学生成长的教科书。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的设置过程中,我们可以遵循一定的课堂范式。例如,在课前,我们要做好导学准备,如可以设置一些小调查活动。课中,我们主要可以设置四大部分活动,分为基础活动、提高部分、辨析巩固和拓展行动。基础活动主要是依据教材设置的相关活动,目的是把握教学目标和教材文本;提高部分主要是根据课标和教材创设一个基础上的提升,儿童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情绪的唤醒和有一定兴奋状态的唤起。因此,我们不要拘泥于课标和教材的文本内容而没有个性化拓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有意识的把校园之外家庭、社会都纳入到课程资源的视野中来,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效补充。在辨析巩固活动设计部分,由于现在社会上一些不和谐的音调很多,他们对学生的思想有着不积极的导向,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出示一些辨析活动,帮助学生巩固积极的认知,在强调道德与法治课程政治属性的同时,进一步发挥课程的育人属性。最后的拓展行动部分,我们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所学,做到知行统一,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从根本上说,“适合的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是对“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化和更加精准的表达。“适合的教育”在两个维度上超越了传统的学生观。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进行“适合的教育”,是需要关注每个孩子个体的成长,与每个孩子进行积极对话,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能够多关注学生的个性,以好朋友的身份运用谈话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在具体活动实施时,每个孩子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应该互相尊重和彼此欣赏中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一种良性的发展,“适合的教育”是能够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普惠性教育思想。所谓的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不是无原则的迎合孩子,而是一种微笑的有计划的引导,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是一种倡导教育的理想模式。
  基于以上的教学思考,我设计了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框宪法是根本法的第二学时《感受宪法日》一课。首先,在课前我准备了调查表,让学生调查“近些年宪法日的活动主题”,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宪法日。其次,在教学设计方面,我一共设置了六个活动,分为两个基础活动,两个提高部分的活动,一个辨析巩固活动和一个拓展提升活动。
  第一,在基础活动部分,我设置了两个活动:一是“看微课、谈感受”,在平时,学生们总会问我:“宪法是怎么来的?”之类的问题,对于“宪法的由来”,学生在理解上难度较大,所以我结合教材第12页和15页的内容,制作了一个小微课,利用动画和手影的形式制作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小视频,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推荐软件为优芽互动电影和万彩手影大师。二是“读宪法、谈发现”,我提前准备了宪法小册子,两人一本,让学生在课堂上读读宪法,看看从宪法的内容中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阅读宪法,了解宪法的内容,知道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二,在提高部分,我同样设置了两个活动:一是“走进宪法日”,我结合教材设置了“宪法日的活动”、“宪法日的主题”、“设立宪法日的意义”和“一些国家的宪法日”四个子活动,学生通过情境及探讨可以了解宪法日的宣传活动,明白宪法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二是“宪法宣誓”活动,学生通过宣誓,感受宪法的庄严,树立宪法意识。
  第三,在辨析巩固方面,我设置了“设立宪法日的意义”的子活动,在活动中我提到:有人认为,设立国家宪法日完全没有必要,大多数的宪法日活动都是没有实际作用的。通过对宪法日的感受,你觉得设立宪法日有必要吗?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呢?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们通过讨论谈一谈为什么要设置宪法日,辩证的了解宪法日的意义,从而达到尊重宪法、维护宪法的目标。
  第四,在拓展提升方面,我结合六年五班的学情和现在青少年犯罪越来越低龄化的社会现状,让学生结合身边的情况举例谈一谈,让学生了解只有学好法律才能遵守法律,维护法律。
  总之,教师在设计《感受宪法日》一课时,通过活动的设置,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宪法知识的了解,从而更好的了解宪法日。无论是“课程目标”还是“核心素养”,都最终指向学科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新平.何谓“适合的教育”[J].中国教育报,2007.
  [2]曹晓丹.以儿童视角构建课堂[J].文存阅刊期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