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锤炼内功提能力,星光不负筑梦人
【作者】 贺小龄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第二中学)
【正文】清末著名实业家张骞曾说:“兴学之本,惟有师范。”老师作为“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但除了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管理者,也是学生的益友,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在学生漫长的求学之路中,除了父母,与之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所以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首要作用是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的整理和运用,选出最有效最实用的片段,并组合成为科学的知识体系,并高效地传授给下一代。由此让年轻一代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人类几千年文化中的精华和丰富知识经验,让他们能够在时代大发展的社会背景中更快的接受知识、内化知识、运用知识、并能够在社会构成中明确自身定位,承担起发展、延续人类文明的重大任务。
教师通过传授知识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给学生何为真善美,让学生能在万千世界中保持初心,这些对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都起着重大意义。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不断丰富自己,需要承接着过去与未来的发展,需要成为社会变革、创新的重要支柱。社会的进步对老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需要老师不断突破自己,积累足够的经验。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大教育”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师积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只是固守原有观念,不仅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还有可能固守错误观念,被社会抛弃。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的经验证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是发展的应有之义。因此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才能真正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才能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跟进时代潮流,才能坚持创新精神,培养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育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适应性人才,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修改和更新版本,我们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1、以人为本,把课堂交给学生
近几年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潮流席卷全世界,新课程目标改革为顺应时代大潮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学生是独立发展的个体,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承认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教师要给学生独立发展的空间,而不是一味的填鸭灌输。
“以人为本学生观”要求教师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教师需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转变为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的探究。在这种学生观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具备较强的自主探索精神,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2、承认差异,发现学生闪光点
教师在从教过程中会遇到形形色色、性格迥异的学生,我们要认清学生之间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不以“成绩”当作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同时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特有的闪光点,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其发展特长,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每个教师对学生的方式都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必须尽量做到的,就是用心去对待学生,以心去换取真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要通过爱的情感去开启学生心扉,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因为学生对教师的好感反应极为灵敏,爱学生是赢得学生信任与爱戴的前提条件。
3、创新学习,焕发语文课堂活力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课堂是基于实践体验的课堂。从入职培训时,我认真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
教育要创新,这是时代的要求,它冲击着传统教育思想,日以显示出语文学科的科学性和生命力,教师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要坚持创新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发表的几种见解与教师的思路完全相反,这时,课堂上可能会出现暂时的僵持阶段,教师不能全盘否定,以免压抑学生的思维兴奋,要视情况灵活应对,如果学生的见解指出了教师或者题目的谬误,教师应该乘势调整教学思路,与学生思维合拍,肯定学生所想,并继续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顺势提出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取舍选择并说出各自的理由。如果学生们对此次讨论热情很高,可以布置为课后探讨问题,让学生们搜集资料,教师也提供不同方向的材料补充学生知识盲区,误区,欠区,再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敢于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新问题,坚持怀疑精神和否定意识,不把教材当作绝对权威,才能促进教师队伍永葆活力。
二、提高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不能死守以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学习去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需要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需要通过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来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更加新颖富有创意。
1、革新教学方法,创设高效课堂
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疏导就是循循善诱,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帮助,善于与学生沟通,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有道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只要耐心加以疏导,他就能成为一块“璞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一个需要完全耐心的职业,只要你付出真心,肯定会因此收获。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现如今的课堂大多都是教师一个人的狂欢,老师在讲台上恣情讲说,而学生在下面听的昏昏欲睡。由此看来,创设能让学生参与进来的高效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创新型教学方式已经能够常见于课堂,使课堂教学逐渐有了生机活力。除此之外,教师也要设计更多更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目光的教学活动,另外需要有教学智慧和自己的教学故事。让学生们从感兴趣到去尝试,从弄懂知识到弄通知识,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知识,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2、玩转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
随着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教师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之外,也应该多多学习外部的硬件设施,用以辅助教学,呈现更加多彩缤纷的课堂。掌握多媒体技术,熟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已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这样才能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除了从课本,教材,杂志,百度各类文库专业网站去检索语文资料之外,我们还有其他新的渠道搜集资源。如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网、万方、人大复印、知网等等。学会从网上等多种途径视频、图片等资源,以及截取网页和视频等,并将它们整合到课件中等技术操作,从而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资源整合的能力,善于把教材资源拓展运用,由某“一个”资源,勾连到“一类”资源。由某一个作家的特定资源拓展到某一类作家的资源,整本书阅读资源应“整体规划”与“局部精研”相结合。
3、结对谋求发展,学科合作育人
合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注重构建与学生之间的和谐融洽的关系。新课改下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平等对话的乐园,所以教师要积极把握师生关系,做学生的导师、朋友、心理医生。二是教师还要注重与同事之间的合作关系。湟中二中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给我们新教师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成长的平台。期间,我很有幸成为了牛春莲老师的徒弟。我珍惜每一次听课的机会,在学习中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学习中充实自我,坚持教学相长,获得自我发展。勤听课,通过课堂听课,与师父进行交流与沟通;勤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共同探讨中达到共同进步,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
众所周知,无论是什么学科的学习都要以语文学科为基础,语文学科也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教师要积极与其他学科的老师进行合作,创设更多更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巩固学科知识,使学生在跨学科合作中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三、坚持不断学习,提高学科功底。
不断进行理论学习,时刻以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朴素大方、健康向上、充满自信和朝气的教师形象。
1、终生学习,阅读教育专著
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珍惜各种培训机会,从而开阔视野,不断充实自己,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养成天天阅读的好习惯。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要阅读众多教育名家的教育教学专著、专业报刊杂志,还要阅读国内名家的散文以及国外的名著,以在不断地阅读中提升自己的品味,让自己成为一名有语文素养的教师。因此,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做好读书笔记,使知识不断积累,思想与时俱进。
2、练就本领,扎实教学基本功
细心批改每一本作业,探索趣味性、创新性作业,每天批语的书写要认真、规范,要及时做好批改记录。坚持练习钢笔字、粉笔字,因为漂亮的字,不仅看起来赏心悦目,更能影响可塑性强的学生,课堂上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3、立足根本,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教学中深入研究教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认真分析课堂出现的问题,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学科特点,教的最优化要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坚持反思可以总结实践、升华经验,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并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
四、育人先育己,锤炼品德修养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学校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和老师在一起的,而且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正是喜欢模仿别人行为的时期。教师作为一个类似于“权威”的存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意无意的去观察、学习教师的行为。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具备良好的品德和修养,对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1、不忘初心,热爱祖国教育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是成为一名好老师的首要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在教育岗位上积极工作,才能教书育人成为新时代的好老师。作为教师,爱岗敬业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言传身教是一位教师教育学生的必备素质。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祖国,并把这些态度渗透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把这些美好品质传递给学生,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2、言传身教,树立良好师德形象
教师是以人育人,所以教师不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语谈吐、生活方式和举止风范等方面“以身立教”,打造高尚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的人格向健康、全面、和谐的方向发展。一要举止优雅;二要仪表端庄;三要语言文明。
习近平总主席在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到,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教师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以及人格的养成。子曰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让学生不仅仅是信其道,更要乐其道。教师的人格是师德的有形表现,高尚而富有魅力的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知识是无价的,对教师的劳动也很难去估量,教师的付出往往比其他职业要多很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说明国家层面也越来越重视教育行业。今年出现的“毒教材”“教材插画”“河南高考”“双减五管理”“课后延时”等事件也告诉我们社会民众也十分关注教育。因为教育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关系民族的未来。唯有教育的进步才能促进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在建设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的伟大进程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始终怀着激情地去实践和反思,才能尽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只“梦之队”的筑梦人。教师需时刻谨记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在新时代的潮流之中不断学习丰富自己,做好年青一代的筑梦人。
在学生漫长的求学之路中,除了父母,与之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所以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首要作用是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的整理和运用,选出最有效最实用的片段,并组合成为科学的知识体系,并高效地传授给下一代。由此让年轻一代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人类几千年文化中的精华和丰富知识经验,让他们能够在时代大发展的社会背景中更快的接受知识、内化知识、运用知识、并能够在社会构成中明确自身定位,承担起发展、延续人类文明的重大任务。
教师通过传授知识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给学生何为真善美,让学生能在万千世界中保持初心,这些对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都起着重大意义。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不断丰富自己,需要承接着过去与未来的发展,需要成为社会变革、创新的重要支柱。社会的进步对老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需要老师不断突破自己,积累足够的经验。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大教育”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师积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只是固守原有观念,不仅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还有可能固守错误观念,被社会抛弃。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的经验证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是发展的应有之义。因此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才能真正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才能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跟进时代潮流,才能坚持创新精神,培养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育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适应性人才,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修改和更新版本,我们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1、以人为本,把课堂交给学生
近几年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潮流席卷全世界,新课程目标改革为顺应时代大潮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学生是独立发展的个体,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承认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教师要给学生独立发展的空间,而不是一味的填鸭灌输。
“以人为本学生观”要求教师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教师需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转变为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的探究。在这种学生观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具备较强的自主探索精神,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2、承认差异,发现学生闪光点
教师在从教过程中会遇到形形色色、性格迥异的学生,我们要认清学生之间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不以“成绩”当作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同时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特有的闪光点,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其发展特长,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每个教师对学生的方式都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必须尽量做到的,就是用心去对待学生,以心去换取真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要通过爱的情感去开启学生心扉,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因为学生对教师的好感反应极为灵敏,爱学生是赢得学生信任与爱戴的前提条件。
3、创新学习,焕发语文课堂活力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课堂是基于实践体验的课堂。从入职培训时,我认真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
教育要创新,这是时代的要求,它冲击着传统教育思想,日以显示出语文学科的科学性和生命力,教师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要坚持创新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发表的几种见解与教师的思路完全相反,这时,课堂上可能会出现暂时的僵持阶段,教师不能全盘否定,以免压抑学生的思维兴奋,要视情况灵活应对,如果学生的见解指出了教师或者题目的谬误,教师应该乘势调整教学思路,与学生思维合拍,肯定学生所想,并继续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顺势提出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取舍选择并说出各自的理由。如果学生们对此次讨论热情很高,可以布置为课后探讨问题,让学生们搜集资料,教师也提供不同方向的材料补充学生知识盲区,误区,欠区,再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敢于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新问题,坚持怀疑精神和否定意识,不把教材当作绝对权威,才能促进教师队伍永葆活力。
二、提高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不能死守以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学习去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需要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需要通过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来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更加新颖富有创意。
1、革新教学方法,创设高效课堂
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疏导就是循循善诱,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帮助,善于与学生沟通,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有道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只要耐心加以疏导,他就能成为一块“璞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一个需要完全耐心的职业,只要你付出真心,肯定会因此收获。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现如今的课堂大多都是教师一个人的狂欢,老师在讲台上恣情讲说,而学生在下面听的昏昏欲睡。由此看来,创设能让学生参与进来的高效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创新型教学方式已经能够常见于课堂,使课堂教学逐渐有了生机活力。除此之外,教师也要设计更多更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目光的教学活动,另外需要有教学智慧和自己的教学故事。让学生们从感兴趣到去尝试,从弄懂知识到弄通知识,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知识,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2、玩转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
随着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教师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之外,也应该多多学习外部的硬件设施,用以辅助教学,呈现更加多彩缤纷的课堂。掌握多媒体技术,熟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已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这样才能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除了从课本,教材,杂志,百度各类文库专业网站去检索语文资料之外,我们还有其他新的渠道搜集资源。如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网、万方、人大复印、知网等等。学会从网上等多种途径视频、图片等资源,以及截取网页和视频等,并将它们整合到课件中等技术操作,从而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资源整合的能力,善于把教材资源拓展运用,由某“一个”资源,勾连到“一类”资源。由某一个作家的特定资源拓展到某一类作家的资源,整本书阅读资源应“整体规划”与“局部精研”相结合。
3、结对谋求发展,学科合作育人
合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注重构建与学生之间的和谐融洽的关系。新课改下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平等对话的乐园,所以教师要积极把握师生关系,做学生的导师、朋友、心理医生。二是教师还要注重与同事之间的合作关系。湟中二中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给我们新教师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成长的平台。期间,我很有幸成为了牛春莲老师的徒弟。我珍惜每一次听课的机会,在学习中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学习中充实自我,坚持教学相长,获得自我发展。勤听课,通过课堂听课,与师父进行交流与沟通;勤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共同探讨中达到共同进步,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
众所周知,无论是什么学科的学习都要以语文学科为基础,语文学科也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教师要积极与其他学科的老师进行合作,创设更多更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巩固学科知识,使学生在跨学科合作中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三、坚持不断学习,提高学科功底。
不断进行理论学习,时刻以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朴素大方、健康向上、充满自信和朝气的教师形象。
1、终生学习,阅读教育专著
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珍惜各种培训机会,从而开阔视野,不断充实自己,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养成天天阅读的好习惯。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要阅读众多教育名家的教育教学专著、专业报刊杂志,还要阅读国内名家的散文以及国外的名著,以在不断地阅读中提升自己的品味,让自己成为一名有语文素养的教师。因此,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做好读书笔记,使知识不断积累,思想与时俱进。
2、练就本领,扎实教学基本功
细心批改每一本作业,探索趣味性、创新性作业,每天批语的书写要认真、规范,要及时做好批改记录。坚持练习钢笔字、粉笔字,因为漂亮的字,不仅看起来赏心悦目,更能影响可塑性强的学生,课堂上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3、立足根本,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教学中深入研究教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认真分析课堂出现的问题,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学科特点,教的最优化要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坚持反思可以总结实践、升华经验,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并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
四、育人先育己,锤炼品德修养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学校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和老师在一起的,而且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正是喜欢模仿别人行为的时期。教师作为一个类似于“权威”的存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意无意的去观察、学习教师的行为。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具备良好的品德和修养,对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1、不忘初心,热爱祖国教育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是成为一名好老师的首要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在教育岗位上积极工作,才能教书育人成为新时代的好老师。作为教师,爱岗敬业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言传身教是一位教师教育学生的必备素质。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祖国,并把这些态度渗透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把这些美好品质传递给学生,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2、言传身教,树立良好师德形象
教师是以人育人,所以教师不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语谈吐、生活方式和举止风范等方面“以身立教”,打造高尚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的人格向健康、全面、和谐的方向发展。一要举止优雅;二要仪表端庄;三要语言文明。
习近平总主席在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到,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教师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以及人格的养成。子曰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让学生不仅仅是信其道,更要乐其道。教师的人格是师德的有形表现,高尚而富有魅力的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知识是无价的,对教师的劳动也很难去估量,教师的付出往往比其他职业要多很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说明国家层面也越来越重视教育行业。今年出现的“毒教材”“教材插画”“河南高考”“双减五管理”“课后延时”等事件也告诉我们社会民众也十分关注教育。因为教育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关系民族的未来。唯有教育的进步才能促进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在建设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的伟大进程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始终怀着激情地去实践和反思,才能尽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只“梦之队”的筑梦人。教师需时刻谨记教师的职责和任务,在新时代的潮流之中不断学习丰富自己,做好年青一代的筑梦人。